<h3> 老党员讲党课<br> 记一堂别具一格的党课</h3> <h3> 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下午3点半,在兰一中阶梯教室上了一天别开生面,亲切而生动的党课。主持人是兰一中党委书记方爱荣;主讲人是老党员兰一中老校长施鑫水;参加听课的有兰一中在职教师党员和部分退休教师党员,以及学生中的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济济一堂。方爱荣书记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把话筒交给宣讲人施鑫水老师。</h3> <h3>施老师开讲: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百周年了,起初召开“一大”的时候只有13个代表,后来逐渐发展壮大,结果把天下给打下来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真了不得啊!今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讲自己的切身感受。一、我为什么入党;二、兰一中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三、兰一中为当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作出贡献。<br> 先讲第一点,我为什么入党。我于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学四年毕业,于1968年8月被分配到西藏军区驻林芝的52师。当时我们的口号是: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党指到哪就到哪。我当时就想:大学四年吃的是解放军的饭,受到部队的培养,要感恩部队,报效祖国。当时我们一起分配到西藏有6个人,历尽千辛万苦,行程半个多月才到达目的地——西藏日客则。虽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想象不到的困难,高原反应,头痛欲裂,不断地呕吐。在部队里凡有任务,有困难的地方,都是党员干部冲在前面。有危险时连长、营长往往走在前面,振臂一呼:“共产党员先上!”自己很受感动。后来我下基层、下连队当侦察兵,在亚东沟乃堆拦山口中印边境哨卡上与印军对峙。营长器重我,培养我,于是我在1970年3月火线入党,至今有51年党龄了。我们那时入党不是为了名为了利,也不是为了当官。是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起先锋模范作用,是为了报效祖国。</h3> <h3>第二,兰一中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具有苦干实干加巧干精神,具有懂得感恩的人文情怀。<br> 我从部队专业到兰一中,一切从零开始,从普通老师做起,后来提任副校长,我对当官没兴趣,不久辞去副校长职位,到科威特做了两年翻译,回来后又提拔为校长,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只能冲锋陷阵地干下去。<br> 1996年1月18日,金华市教育工作会议在兰一中召开,省一级重点中学申报工作拉开了序幕,教代会通过了学校五年规划(1996—2000),力争跨入省一级重点中学。老兰一中无论是校园面积还是建筑面积等硬件设施,大大不够一级重点中学的要求,所以学校必须整体搬迁。于是我们发动群众,全体教职员工,上下团结一致,发扬苦干实干加巧干精神,展开了一场申报工作硬仗。<br> 首先,取得了市委、市政府五套班子的一致支持,尤其是时任市委书记郑宇民的全力支持与帮助。<br> 其次,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运动。 <br> 先在校内发动师生捐款。1996年5月19日,兰一中举行捐款仪式,领导带头(从功德碑上看到施校长自己捐了1600元),书记张骥捐1200元,方志祥1000元,江霞1000元……这次全校师生共捐款188200元。<br> 1997年2月17日,一位化名甄爱心的市民捐款,掀起了为建新兰一中大捐款的热潮。<br> 从市五大班子领导到普通干部群众纷纷捐款。郑宇民书记在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所得,另加稿费共7200元全部捐出。还有一位热心人(隐名者,至今都不知道是谁)捐款100万元。<br> 各企业单位(200余家)也纷纷解囊,全市上下共捐款14763316元。<br> 其三,1997年兰一中高考成绩硕果累累,6个班上本科分数线的有264人,其中徐溯同学考了669分,理科全省第一;陈聪同学考了615分,文科金华第一。郑宇民书记在8月1日的高考总结会上不请自来,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给全体教师以极大的勉励和鼓舞。<br> 其四,迎验工作实打实。48条标准摆在面前要逐条落实,都是下了苦功夫的。光看看省教委评估组所做的工作就知道了:评估组9人,验收时间共5天,查验材料70袋,查看备课笔记66本,学生作业309本,问卷27份,走访教师51人,抽查学生实验操作8人,师生座谈会24人,听课8堂,看升旗仪式一次,学生出操2次,观看学生文艺演出一场。每个验收环节都能得以通过,有些方面得到了好评,特别是评审组观看了学生文艺演出后,夸赞兰一中学生素质高。<br> 所有取得的成绩,都是全体教职员工用心血换来的。<br> 毛祥庆老师母亲病逝,只请假一天。<br> 童和刚老师新婚,婚假3天,3天依旧到教室巡查学生早读。<br> 章跃明班有个学生生病需吃中药,章老师夫妇为其煎药两个月。<br> 迎验期间,办公室叶福松,团委董锡芳,图书馆华碧如,实验室胡鹤萍、廖永平,摄影徐晓东、许涵秋,打字、文印室胡丽萍、谭笑明,新校园工地监工徐亚平、金万松、陈敏。等等,日以继夜的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没有补贴。他们凭什么呢?凭的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是对学生的爱,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是对学校的热爱,是懂得感恩的人文情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