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登太白山是我心中一个存在久远的梦。<br></div><div> 七十年代的一个夏天,我还在工厂当技术员。有一天在办公室里和几个小年轻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登太白山。其中一个其他部门的技术员,可能对登太白山也期许已久,所以那次不经意的聊天,就在我俩中间埋下了太白山的种子。以后经常在工作之余,一起谈及翻越太白山的事情。</div> 古时的关中八景中,就有 “太白积雪六月天”一说。指的是陕西地区最热的时候,山顶的积雪仍然不化,高海拔造成的低温和缺氧,一直是普通人登上太白山的主要障碍。随着我们对相关资料的积累,后来知道了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太白山也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 登太白山一共有两条路,分别从南坡和北坡上去。南坡比较平缓,从秦岭中部的一条国道进去,穿过大片的原始森林,沿着山民采药的小道蜿蜒而上,全部生活用品都要靠自己背着。做饭和住宿只能在沿途仅有的几个破庙或休息点,不雇当地的山民经常有找不着休息点或者迷路走失而饿死冻死的。即使如此,如同华山经常有人失足或者轻生一样,每年仍然有大批游客蜂拥而至。但是听说偶尔也有许多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从南坡上山,她们步行上去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这些香客们晃晃悠悠也走上去了。 九十年代我开车到了南坡的起点,当地的农民就告诉我:带路上山的向导越来越难找了。尽管每天的工资已经涨到了八十元,还得包人家的吃喝,当然人家也会为你背东西,但是给钱许多人还不愿意去。一般南坡上去需要三、四天,从北坡下来也需要一、两天。如果人太少雇向导都不合算,因为当时一般人月工资也不过才几百块钱。随着出门打工的机会增多,愿意挣这种钱的山民越来越少,那时候想找一个可靠的向导已经很难了。 我和那个技术员当时年轻气盛,都把登太白山作为一生中一定要实现的愿望之一。那个年代没有现在户外驴友们的帐篷、睡袋、燃气炉、JPS等装备,甚至五一节也不过一天假,但是我们准备泡病假也要登上太白山,完成自己心中的夙愿。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工厂,也与那个技术员失去了联系。这个事情就搁下来了。但是如同年轻时候的梦中情人一样,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 后来听说北坡登山的路修好了,我就张罗着约人一起去,可惜没有人愿意一起走。再后来听说北坡通缆车了,再约人还是没有人愿意一起去。有时候我就想再找找那个技术员,可是原来的工厂连大门都找不着了,还能到哪里找人呢! 今年五一节前,小儿子打电话说他要回来休假,并且提出要陪我登太白山。听闻此语我心中顿时暖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让他知道的这件事,竟然还一直操心着。说实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件事都不想了,小儿子还坚持要为我圆梦,就凭他的这片孝心我也要去走一趟。 临行前叫上了他表哥—我妹妹的儿子,他也是一个登山爱好者。幸亏叫了他,要不然此行又泡汤了。出行前一天小儿子喝醉了,从白天吐到晚上。第二天早上我问他怎么样?他痛苦地说:我下次回来再陪你吧!票都订好了,我也准备了好几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这次不去可能就永远不去了。临时打电话叫上我妹妹,我们三人就这样成行了。 现在的登山的确轻松,出了停车场就上景区交通车。沿途在浅山的景点停车游览。这些在峡谷中的景区全国基本上都一样。两面绝壁夹着一条小溪,漫步在仿古的栈道上拍照留影。随着盘山公路逶迤向上,植物从阔叶变成针叶,乔木逐渐被灌木取代,这才感觉到了太白山的意思。下了汽车坐上缆车,望着下面山坡树木,三十多岁的外甥就发感慨:坐十几分钟的缆车可以少走几个钟头的山路,且不说时间和体力的消耗,对于膝盖的保护都是非常值得的。钱能解决的事情还是要靠钱来解决,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年轻时候就是不一样 缆车终点叫天圆地方,海拔三千五百多米,这里的植物已经是地衣植物了。所有的物资只能靠机械运到这里,再往上就要靠骡子驮或者人背,所以一切货物价格到这里就开始逐渐增加,山下两块钱的一瓶水到山上就要二十块,有钱人当然不考虑这些问题。 从这里到自然保护区大门还有一段木板栈道,通常登太白山的领导们走到这里,两边看看拍几张照片,就算是登上太白山了。我妹妹就只到了这里,觉得呼吸困难,就待在缆车站等待我们了。 从照片上看,一片崩塌石块覆盖的山坡上,一条近乎水平的细线,这就是继续登顶的道路。从这里到顶峰拔仙台海拔不过增加了二百多米,可是要走四五个小时。开始路还宽点平点,不知道是人走得多了还是有人专门整修过,越往前路就越差。许多石块斜立着,或者活动着,脚踩在上面很容易摔倒。年轻的时候脚踩歪了下意识的就能扭正,现在可能脚一歪就是骨折。一路上没有看风景,只有专心致志的选择落脚的石头。 五一节后游人很少,越往前走人就越少了。好容易遇到一对往回走的青年人,女的就抱怨登太白山没有一点意思,纯粹是自己找罪受。我想想自己从年轻时候就向往的就是这种自虐吗?许多一直追求而没有实现的事情,可能都是真正达到了反而觉得不如一直争取着更好。 山上风很大,钻进衣服里很冷。太阳光也很强,在冷风中晒太阳很容易灼伤皮肤。脚下的石块路走了好久,看看远处的山好像没什么变化。枯燥,无奈,只能无聊的向前走。偶尔看到地上有几只苍蝇,也觉得苍凉的石头路上有了些许生气。回想起来那个技术员还说太白山里有蛇,我们进山前还要带上蛇药,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想想戈壁滩里的无人区,想想那些地质工作者,整天在那种无人交流的环境中,好人都会憋得发疯的。 本来也觉得我们不可能当天登上顶峰当天返回,只想着达到大爷海看看太白山的高山湖泊。随着心劲的逐渐丧失,我越来越想打退堂鼓。而且膝盖和腿脚越来越无力,好几次都差点摔跤。来之前我还专门恶走了几次,晚上围绕曲江池暴走两圈。到这种乱石路上完全不是那回事。曲江池的步道是松软的人造橡胶,这里是坚硬的风化石块。在城里是脚贴着地皮走路的,在这里脚抬得低一点就可能绊一跤。偏偏人没劲了就腿越来越沉,磕磕绊绊的情况就越来越多。我想着可不能自己摔倒了,那一段连个手机信号都没有,还是自己好自为之吧! 从小文公到大文公这段路要步行两个小时,一路枯燥无味的就是和脚下的石头作斗争。随着体力下降休息越来越频繁,膝盖处的疼痛也在加重。看着前后几十米没有一个人的空旷山路,我就想:红军长征时候如果也是这样一个人暴走,谁也不可能坚持到最后的。这样毫无热点的走,到了最高点又能如何?所看到的还是远处的群山,苍凉的山顶上不过是有一个石碑,在此留个影无非是证明自己来过这里。许多人号称自己征服了什么山什么峰,其实你来没来过,这些山峰一直在这里,人其实仅仅就是一个过客而已。 想到这里我就决定打道回府。人活到这个年纪,许多事情该经的经了,该见的见了,没经没见的也想象得来了。任何事情不必追求完美,可能这就是一般老年人的心态吧。<br> 回来以后小儿子还说下次他要带我再上一次。我告诉他,虽然这次没有登顶,但是我再也不想这件事了。当然一方面是我老了,体力不行了;另一方面是我的心愿已经了了,就像看见年轻时候的情人,我已经没有感觉了。<br> 这次登太白山的圆梦之旅,最后感悟两点:<div> 一、想干事情要趁年轻,年老以后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div><div> 二、想干什么就趁热干,过了这个劲即使干成了也淡然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