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小储

<p class="ql-block">  以前,曾在百家讲坛栏目听过战略问题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讲座,讲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党主要领导人,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局开展巾帼阅读分享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教授著的《苦难辉煌》一书。</p><p class="ql-block"> 《苦难辉煌》共十六章,洋洋洒洒五十万余言,是金一南教授阅读了500余本参考书目,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5年时间完成的。《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p> <p class="ql-block">  该书钩沉稽古,朴实公允,以其独特的视角、新中求实的史料、晓畅传神的语言、深刻精辟的分析,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讲述了20世纪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深刻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策略转换空前迅速的历史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演绎出了一部部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清晰地再现了一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前,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没有多少人能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夺取政权,赢得中国的未来。也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远征的疲弱之师,能背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正是因为有了血与火的洗礼,有了破茧成蝶的艰辛,有了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才有了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狮。正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是在黯淡之时,共产党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如初。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时,敌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竟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薄衣服。在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让敌人无可奈何。试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天上数十架飞机狂轰滥炸,地面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还有多变的气候,崇山湍流的阻拦,在这种险境之下,牺牲的,掉队的,开小差的,甚至叛变的占了多数,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就是这几千人,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坚韧不倒的信念,他们靠什么去完成如此重要的历史使命呢?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宁折不屈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不可阻挡之力,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p> <p class="ql-block">  《苦难辉煌》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尽可能地还原出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而明,这些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来,从对当时国情、民情深入细致的研判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苦难辉煌》里叙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者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真理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更多的时候,它可能只是黑夜中一道电闪,甚至是遥远的前方一缕若明若暗的微光。发现真理,需要智慧。跟随真理,则需要勇气。” 书中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让我读懂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真谛,更让我深深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这一精辟的论断。历史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发展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该书在描写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伟大革命家之时,以反围剿、万里长征等一些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塑造伟人们钢铁般意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叙述了伟人的平凡,非常客观地表达了伟人其实也是凡人的情愫。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在长征中用兵的得意之着,《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就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是,毛泽东一生亲自指挥的大大小小战役,也有一些是失败的,他曾经在公开的场合坦承过自己的指挥失误,如高兴圩、南雄、土城和茅台等战役(战斗)。“伟大的长征”在刚开始时根本不知未来的方向,曾经遭遇四面楚歌;红军的指挥部(包含毛泽东、朱德等开国领袖),差一点被“包了饺子”。伟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人。金一南教授在书中说道:“遵义会议请回来的不是一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伟人的与众不同,不是在于能够发出神一般的预言,而是在于能否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p> <p class="ql-block">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以76岁的高龄跋涉两万里,完成了对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寻访,出版了译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在序言里他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金一南教授则在书中写到:“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形成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长征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红军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在多股力量的夹缝中,依靠自己强烈的使命感和绝地求生的意志,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闯出了一条艰苦卓绝的“中国之路”,铸造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续,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长征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有西方读者把长征与《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远徙相对比,称之为20世纪最叩人心扉的东方远征,而读过《苦难辉煌》的网友留言,“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阴谋与阳谋共存,冷血与热血、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交织,波澜壮阔,伟哉中华!”</p><p class="ql-block"> 从《苦难辉煌》的追寻品读中,可以得到许多现实启迪。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其根本就是要通过对每一位党员思想、精神、品格、行为的教育,使崇高的信仰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牢记党的革命历史,进而不断吸取让党的事业永葆辉煌的精神力量,不折不扣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坚信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以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勇于牺牲、谋求民族解放、人民利益的精神,使思想、灵魂得到升华,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敢为人先、勇当重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本职岗位上迸发一往无前的激情,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