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尽管在网上看到诸多吐槽霞浦摆拍的文章和图片,我仍然对去霞浦拍片十分向往。这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是“国际滩涂摄影基地”,更是拍多了高山大漠的内地人,对海洋的倾慕和崇拜。</p> <p class="ql-block"> 与我怀着同样愿望的一行七人,终于得以相约成行。<span style="font-size: 18px;">霞浦的张辉老师夫妇将我们安排照顧得无微不至,每天的日出日落、潮起潮退都算计得十分的精准,早出晚归总能让大家拍得尽兴,满意而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同团饭桌上的闲聊中,来自广东的“天使”姐姐说到,小时候家中经济不宽裕,想吃猪肉而不得,每天都吃渔民送的龙虾鲍鱼非常痛苦。而我们则笑言,她这忆苦饭将令多少人垂涎三尺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实,摄影又何尝不是如此,经常在川西极高山边转悠的人,这海边的一物一景哪道不是佳肴美馔呢?</span></p> <p class="ql-block"> 滩涂摄影基地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滩涂之美,还真是颇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人机的使用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霞浦之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滩涂的拍摄原本不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但张辉老师得知我们有多人带有无人机,便特意挤出时间安排了这个行程。假如没有临时加演这个节目,那该是多么遗憾之事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至于张老师是不是无人机厂家之托儿,我等无从知晓,但自此我团又增加了两位无人机潜在买家,却是不争的事实。</span></p> <p class="ql-block"> 尽管(对不起,又是尽管)出发前我对霞浦的摆拍有着思想准备,甚至还希望能碰到一些经典场景得以蹭拍,有时还为别人拍到的那些美图我们能否拍到产生过一丝丝的隐忧。</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霞浦的人文照片全部来自摆拍,还是多少都让我感到有点意外。</p> <p class="ql-block"> 转念一想,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是机船出海、拖网捕渔、人工养殖海蛎海带、机械化盖房筑堤。谁家还会舍得让那些细皮嫩肉的妺子,顶着烈日织网、扛着杠棒抬石呢?</p> <p class="ql-block"> 为了满足摄影人对色彩、光影、构图的美感追求,集合了一群人为这种需求服务,似乎也并没什么可指责之处。</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安排的模特十分敬业,那怕一遍遍重复也不厌其烦。即便我们起早贪黑,人家也是全力奉陪早来晚走,表演也是较为精准。只是由于我们可能与其他人的摄影要求不同,希望将摆拍也摆得更自然更生活化一点,而她们往往为了让你把她们拍得更美而注重表现出一种“范儿”来。</p> <p class="ql-block"> 借助现代通讯器材的运用,模特即便离得很远,也可根据拍摄地的视角,现场调度他们的走向,以符合构图的需要。让我感到吃惊的是:看到朋友十年前拍的照片,有些场景的走位、编队甚至道具、行头,都与当前如出一辙。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执着与坚持。</p> <p class="ql-block"> 下面几张照片,抓拍于数百年的老渔村,由于不是摆拍,画面便也没有那么光鲜,也可谓各有各的特色,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由它去了。</p> <p class="ql-block"> 其实,去霞浦拍片,图的是那个过程,起早贪黑过了,激动兴奋过了,拍到了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则感受了收获的愉悦。对绝大多数摄影者来讲,也没有要拿这些照片去弄个大奖的企图,摆拍也好,抓拍也罢,在看了画册上那些好看的图片后,也希望拥有一张属于自己在那里拍的照片。仅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