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阅读是“根”

(书书老师)

<p class="ql-block">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过程中首先要找对方法。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但成绩却并不那么理想,学习能力也难以提高,问题多多。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学好语文的“根”。那么,何为“根”?又该如何寻“根”呢?&nbsp;</p><p class="ql-block">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语文学习,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p><p class="ql-block"><b>1.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p><p class="ql-block"> 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p><p class="ql-block"><b>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b></p><p class="ql-block"> 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2. “教科书”是不是“书”?</b></p><p class="ql-block"> 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b></p><p class="ql-block"> 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p><p class="ql-block"><b> 3. 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 下面谈谈我们对“文学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把握。</p><p class="ql-block"> 首先,关于“文学”。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我们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p><p class="ql-block"><b> 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等,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b></p><p class="ql-block"> 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左宗棠》等。</p><p class="ql-block"> 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我们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在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次,关于“经典名著”。<b>以“经典”为主,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还要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b></p><p class="ql-block">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有时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p><p class="ql-block">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读,轻轻松松地去读。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地提高。</p><p class="ql-block"> 我们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b> 4. 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b></p><p class="ql-block"> 读写结合是我们的一贯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老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说说教师因素。</p><p class="ql-block"> 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老师是关键,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p><p class="ql-block"> 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曾经有人大附中的老师去引领孩子开展名著阅读。孰料几个月后,家长的告状信铺天盖地飞到校长手里,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使中考受到影响,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风波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可见,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会举步维艰。尤其在现有中考方向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老师、学生到学校、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p><p class="ql-block"><b>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b></p>

语文

读书

阅读

学生

孩子

名著

教育

推荐

兴趣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