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王洛宾

黄大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38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从此与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致力于民歌的改编与传播,被誉为“西部歌王”。本文要介绍的上海知青叶磊,因为挽救了一个极少数民族鄂伦春族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大兴安岭的王洛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9年11月,叶磊带着六九届的妹妹来到了和苏联一江之隔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下乡。叶磊从小喜欢音乐,会吹笛子、口琴。他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到一手漂亮的二胡。到林场半年后,叶磊就被选到学校当了一名音乐教师。1971年暑假,他到县城购买教材,因为没有当天返回林场的车,就在县招待所住下了。此时正好有几个住宿的知青在拉二胡,他闻声小试牛刀,拉了一曲《山村变了样》,弦动音飞,欢快明亮,一派人欢马嘶的场景展现在大伙面前。招待所的客人都过来凑热闹。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小县城弹丸之地,听说招待所里有佳音,县文化局长也跑来了,他一听,真是天赐人材呀!立刻对叶磊说,你不要回林场了,明天就到县文化馆报到,其他的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办。此时地区要搞知青汇演,县里正在为没什么节目而犯愁,没想到人才和节目送到眼前了。就这样不经意间,叶磊调到了县文化馆,从此开始步入艺术颠峰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县文化局副局长佟正海对叶磊是有恩的,不仅给他介绍了对象,在叶磊步向成功的途中,每一个脚印都有佟正海的心血。在文化馆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让他去进修、上电大、观摩、参加笔会和学术研讨会,细算起来也得超万元。为了充实他的创作,有目的地让他下乡搞民歌搜集整理,并把呼玛三套集成的任务交给他,使之对鄂伦春族的歌谣、民谚、民间故事有所掌握,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1972年开始,叶磊几乎年年都在鄂伦春人中间生活一段日子,哪怕是去地区开会路过时,也要下车和他们唠一阵子,他和鄂伦春人建立了鱼水关系。这张照片是1986年10月叶磊在白银纳鄂伦春族乡葛福才家收集萨满歌舞的录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9年中国音协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各民族民歌。他接到通知后即带领馆内另一名同志到十八站民族乡采风。当时没有便携式录音机,他找到当地驻军,由他们出车带上发电机,前往圪达干创业生产队猎民区搜集民歌,在戈淑贤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了《心心相印的人》、《嘱咐歌》、《你快说愿意》等民歌精品,这些民歌被收入黑龙江省文化厅主编的《黑龙江民歌少数民族部分》一书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1983年搞民歌集成那阵,叶磊几乎成了编外鄂伦春人。他带着录音机走遍了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有的村屯没有大路,他只能顺着羊肠小道行走。大兴安岭的三月仍然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弯曲的山路被行人踩成冰路,他就这样一脚高一脚低的来到白银纳乡,棉衣都被汗水湿透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鄂伦春人在全国56个民族中是最小的民族之一,也是最好客的民族。叶磊在整理民歌的工作中曾相识了这里的乡长、党委书记,还有歌手孟玉花、孟锁柱、孟玉林等,老友相聚,怎么会不开怀畅饮?以前叶磊曾滴酒不沾,下乡不遵照这里的民族习俗就无法开展工作。比如不喝酒不是好朋友,只有喝到高兴之处,他们才肯边唱边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次到乌鲁布铁村,鄂伦春人把新打到的犴悬在半空的铁钩上,下面架起桦木柈子,犴油淌入火里,火苗燎黑犴肉。这时鄂伦春人用刀子割下一块半生不熟的犴肉送向叶磊嘴边,这个是鄂族按贵宾接待的最好方式。他闭着眼睛咽下了这块肉,还得强装笑脸,不能将愁眉苦脸对着最真诚的朋友。后来他已适应了这种生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6年,为了挖掘整理鄂伦春族的萨满歌舞,叶磊和省艺术研究所陈巅所长及舞蹈专家一起,在白银纳录制了萨满歌舞的全部表演过程。他在翻译孟玉花的帮助下,逐句记录下萨满歌舞的乐谱,并把唱词用国际音标标注,成为一份有价值的研究萨满文化的珍贵资料。叶磊到鄂乡不但挖掘到许多原始音乐素材,还帮鄂族群众举办学习班,排演了不少文艺节目,使鄂伦春民歌更艺术化、现代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叶磊在《呼玛文艺》上发表第一首歌曲《学习于艳华》至今,他已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在音乐的民族化方面,他下了很大功夫。1980年为举办首届《呼玛之夏》,他写了一首《呼玛河的夏天多秀美》,他曾三易其稿:初稿用女声独唱的形式写的,虽然曲子注重了旋律的悠扬流畅,但缺少气势力度。后来又几次到呼玛河边观察美好的大自然,受到河流山川松涛的启发,揉进了鄂伦春民歌素材,运用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时所学的曲式、复调和声理论,采用四部合唱和再现性单三部,中部用和声性和对性复合形式合成。修改之后既体现了大兴安岭松涛的回声,山谷的气势,饱含了粗犷、激昂、雄壮、浑厚的特点,又使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支歌传唱以后,受到全国不少专家的好评,前来参加音乐会的空政文工团、《北京颂歌》的名作曲家傅晶同志大加赞赏;全国一些音乐刊物开始介绍他的作品。他写的《呼玛河渔歌》、《姑娘和小鹿》被《上海歌声》刋用;他写的《美丽的呼玛尔》、《春风吹密林》等歌曲被《今日呼玛》电视系列片作为主题歌;他写的《伐木哥哥回来了》被省电视台选播。叶磊的名字在音乐界占了一席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许因为有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叶磊,一个边远县城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带出了一支队伍,培养了一批人才,还创作了一批歌颂家乡的作品。他让一个缺少文化的地方养成了文化习惯,形成了文化风尚。一个万把人的小县城,竞能组织起一台千人大合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迄今为止,叶磊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大兴安岭分卷》、《呼玛县民间故事三套集成》、《呼玛县文艺志》、总共已发表150万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叶磊踏上呼玛的土地开始,到成长为县政协常委、县科技拔尖人材、县文化馆业务馆长、作曲家、理论家、省文化先进工作者,不难看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有所作为,关键是选好位置。叶磊本身就是一首很好的人生之歌,他的身上饱含了鄂伦春族的呐喊,塞北边垂的风光、北国生活的画卷,大兴安岭森林的旋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叶磊的论文和作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叶磊的奖状和证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