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胡姓乃全国第十三位大姓。胡氏可追溯到帝舜第三十三世后裔妫满。</p> <p class="ql-block">吾属安定胡,学公系祁南清源胡氏始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江西婺源清华镇彩虹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吾家祖居祁南清源胡村(老胡村)。</p> <p class="ql-block">父亲自述:1927年10月23日生于一个很有名望的家庭。祖父胡子铎是个秀才,他与康达是好友。康达在江西景德镇经营一家瓷器公司,祖父在他手下任总经理。我外公章宏杆在国民党区公所任职。学识渊博的花子先生也是祖父的至交。在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我一出生就是被大家宠着的富家少爷。但好景不长,2岁母亲去世,3岁祖父去世,8岁父亲去世,只留下年迈的祖母、后母及其女儿。叔母想霸占我的家财,逼走后母和女儿,且百般折磨我,欲磨死我以达到霸占之目的。加上1936年村里一场人为的大火,全村几乎变成废墟,我家房产损失殆尽。不久祖母又去世,留下不足十岁的我,孤独无助的我在姑父和族人的帮助下,被伯祖母收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祖父</p><p class="ql-block">曾祖父萃鑫公,字子铎,号金舌,邑庠生(“邑”为州县,“庠生”为秀才),与礼屋祁门名人康达(又名康特璋,1877~1946)是知心好友。上世纪初至二十年代末在景德镇康达经营的某瓷器店任总经理。听村里老人说过,辛亥革命期间(上世纪二十年代),我曾祖父全权经营打理瓷器店,后来因战时混乱瓷器店关闭,我曾祖父不爱钱但爱瓷器,用船装了很多花盆花钵等景德镇瓷器运回家。</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祁门名士胡光钊(字樵碧,1893-1985年)主持纂修祁门县志《祁阊志》,胡子铎担任祁门十三都(指我们现在的祁红乡一带)调查员。</p><p class="ql-block">1969年老胡村大队登记表中记载:曾祖父“文化程度:大学;民国22年管清路粒房茶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祖父</span></p><p class="ql-block">祖父敦义,字龙旺,过继给曾堂叔公萃茂公,祖母是平里人,其父亲章宏杆在国民党区公所当差。因宗谱断载且祖父母均去世早,家父无印象无讲叙无记述,也未听得村里长辈谈及,故而祖父母的各种信息无法考证。</p><p class="ql-block">1969年老胡村大队登记表上记载:祖父“文化程度;初中,1935年任伪保长3个月”。据老胡村长辈说:你祖父不愿任伪保长且胆小怕事,任职不久就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69年老胡村大队在世的与多年前去世的族人登记表(祁红公社革命委员会造表)</span></p><p class="ql-block">(其时正值“清理阶级队伍”,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一一刘少奇的孝子贤孙,被批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合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胡光汉(1927年10月-2010年1月),新中国成立前曾任老胡村农委民兵大队长,后当兵服役在徽州军分区侦察连。曾任姚村乡副乡长、代乡长,团结高级社会计、副社长,平里中学校长,祁红公社公安员等职。1962年下放回乡,担任老胡村大队大队长、支部书记二十余年,1986年始在昌头开店经商。2010年1月4日因跌倒脑部受伤不治于6日逝世,享年84岁。</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昌头乡团结高级社任副社长时抽调搞工业的迁移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母亲邱翠英,本乡邱村人氏,其父中医悬壶但早年去世。母亲弟妹三人属老大,早早分担外婆家事。母亲性格刚强,做事风风火火,“巾帼不让须眉”,在生产队里做事,每年可挣三千多工分,几乎天天出工,很多男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母亲勤劳是出了名的,养猪养鸡、缝补浆洗、挑粪种菜、砍柴做饭,样样亲历亲为,天天起早贪黑。母亲一生节俭,没有下过馆子没有穿过绸缎,一件衣服补丁连补丁,以至于单衣形成了夹袄,不见了原来衣服的底料。由于过于辛劳节俭,落下了一身病痛,于1999年7月6日仙逝,享年75岁。</p> <p class="ql-block">我们兄弟三人,没有姐妹,我为老大。大弟日术,与弟媳承父业,在家乡昌头经营商店兼跑运输。育有彪、迪二子,彪携妻女在浙江金华一袜厂电机电脑维修;迪本科毕业在南京一高等教育机构任职。</p><p class="ql-block">二弟日芳,在祁门县司法局任基层科科长、党组成员,首创司法帮教“祁门经验”在全国推广,2008年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中央综治委、中央组织部嘉奖,2010年被评为“黄山市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11年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信息化应用能手”,2020年荣获司法部通报表扬。</p><p class="ql-block">荣获县级以上嘉奖、表彰30次。</p><p class="ql-block">育有一子宁,2018年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博士毕业,现就职于深圳平安科技,2019年有一科技成果转化荣获奖励。</p> <p class="ql-block">吾妻孙氏名和,生于屯溪,祖籍江西婺源,黄山市政协退休,曾任市委办正科秘书,市政协秘书处正处长,市政协文史委、文教医卫体委副主任(正县级)。</p> <p class="ql-block">其父孙祖伟乃徽州著名茶商、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省民建主委孙友樵之堂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岳父孙祖伟遗像</span></p> <p class="ql-block">岳父十五六岁就随其叔父孙友樵在屯溪怡新祥茶厂帮工。因其父去世较早,不得不将其母和三个弟(妹)从婺源上坦带到屯溪。上世纪五十年代入职屯溪胡开文墨厂,在制墨点烟室负责炼取烟炱,因吸入大量烟尘,患有严重气管炎。岳父的毛笔字隽秀飘洒,墨厂发货标签全是岳父毛笔手写,洒脱的书法自然也是墨厂重要的文化标签。岳父退休后受尽了严重气管炎的折磨,后因心肺气肿于1986年2月28日逝世,享年69岁。</p> <p class="ql-block">岳母许爱珍休宁五城龙湾人,2018年2月仙逝,享年98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岳母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孙友樵遗像(1903~199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链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友樵(1903~1992),祖籍徽州婺源上坦人,新安孙氏,一代儒商,著名徽商代表人物。1950年~1959年期间连任屯溪市政协副主席;1951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民革屯溪市支部主委;1952年当选为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委、在皖南区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政协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先后任安徽省民建工委副主委、省工商联副主委、省民建主委、省工商联主委、省民建名誉主委、省工商联顾问,民建中央第二届、第三届委员、四届常委会顾问;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全国工商联执委、常委。叔公是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省人大代表,政协安徽省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和第三届政协常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连任政协安徽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是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和有三兄弟,大哥孙承佑(1944年8月20日生于屯溪),荣获首届中国好人、中国民间十大禁毒人士、第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2020年8月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山市委书记到家中慰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之二哥孙承润(1949年8月28日生于屯溪),黄山市职校退休,学生遍播市内三区四县。现常居上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孙承润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润两家欢聚在上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之小弟孙承奇为省、市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研制的中华九龙墨被人民大会堂收藏。</p> <p class="ql-block">和曾获省三八红旗手(老一辈的同事都称她为“小三八”)、省优秀妇干、省优秀档案工作者、省档案一级先进、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等。</p> <p class="ql-block">和是《徽州大姓》、《安徽文史资料全书》编委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和曾有《高风亮节 德披后人——追忆我的叔公孙友樵》和《五十多年前的一张私股领息凭证》分别刊载在《徽州社会科学》杂志和《江淮时报》上。</p> <p class="ql-block">吾女莹,上海财大硕士毕业,通过考试获美国颁发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证书。</p> <p class="ql-block">小链接:</p> <p class="ql-block">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任资产管理副主管。2019年荣获中国工商银行“工银成就个人奖”。</p> <p class="ql-block">莹曾多次受上海东方卫视采访分析金融情况;有《逢低买美元 冷眼观欧元》、《欧银融资效果存疑 避险情绪依然不减》、《市场难改震荡局面》等5篇金融分析文章在《解放日报》上刊载,各大知名网站均有转载。</p> <p class="ql-block">婿陈昱,清华大学毕业后,保送留美在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曾就职于上海美企,任工程师。现任浙江润禾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p> <p class="ql-block">女儿家住南浦大桥-浦东南路-峨山路西头的越富豪庭,上班乘公交经浦电路、商城路、浦东大道三站半小时内,若步行约三刻钟就到上海浦东陆家嘴工行大厦。</p> <p class="ql-block">越富豪庭小区,除两个单元是门面外,小区内住宅只有一幢三个单元的大楼,每单元二十二层,每层两户,双电梯双楼梯,公共过道宽畅。后门出口是张家浜河,河两岸是塑胶步道。过张家浜桥步行约三分钟就到菜市场,沿步道步行上行约一刻钟可到塘桥公园,下行约一刻钟可到滨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南浦大桥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孙女梓一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的学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会背数百首唐诗宋词,会讲很多故事,英语口语精准顺溜;能说会道,具有良好的语言天赋;爱交流喜交际;接受能力强,但精细不足;能识“豆芽菜”学习弹钢琴,五岁就获得了不少奖状。真可谓“雏凤青于老凤声”。</p><p class="ql-block">脾气有点倔,心善但胆怯。喜褒奖,有较强的叛逆意识。健康成长尚需循循善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女儿一家亲</span></p> <p class="ql-block">孙女梓一快乐童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第一高楼上</span>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建筑总高度632米,结构高度565.5米,主楼127层,高度居世界第二,次于阿联酋迪拜828米哈利法塔。地下车库有2000个停车位。与高度为420.5米的金茂大厦(Shanghai Jinmao Tower)和高度为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Financial Center)并称陆家嘴“三剑客”,有人调侃“厨房三件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