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辽宁大学食堂的粥,饼,咸菜

张菱Zhangling (拒聊)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讲坛——傅波</p><p class="ql-block">04月21日 · 抚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历史专业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生活不好,辽宁更差一些,全国就辽宁一省每人每月3两油,一脸菜色的辽宁人像一群饥民一样,一有机会到关内出差,回来肩扛手拎的都是猪肉、花生米什么的。</p><p class="ql-block">我们77届学生是1978年3月入校的,当时在校的还有前几届的同学。到辽宁大学不久,我们就体验和熟悉了辽大食堂颇有名气的“粥、饼、咸”,生活那叫一个苦。但我们比起前几届的同学来 还是幸运的,苦进甜出,到1982年1月我们毕业时,学校食堂已经是全部细粮,多样菜品,还可以单点炒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入学时同学们吃的是真差啊!这一点,从 “粥、饼、咸”套餐就可以看出来。</p> <p class="ql-block">先说这“粥”,就是苞米面粥,一个大铁锅固定在一个车上,一锅热气腾腾的苞米面糊糊,但是不稠,为了节省苞米面,面少水多,打不起糊糊,下面要干些,盛时需要用大铁勺子不停地搅和。再说这“饼”,做法很有特色,把烫好的苞米面填进圆形的模子里放到火上蒸熟,再扣到案板上,称之为”扣饼“,其实就是烫面窝头。刚出锅的“扣饼” 口感筋道,还挺好吃。但是不能放,放到第二天就咬不动了,如果打到头上,那就是一个包。还有,吃“扣饼”,喝苞米面粥必须吃咸菜,不是为了配套,而是身体不适应,“烧心”,吐酸水。这就说到“咸”了,咸菜完全是原生态白茬,一点酱色没有,把用咸盐腌过的玉跟头、青萝卜等捞出来切成丝就成。早饭基本固定这个套餐,价格很便宜,一勺粥、一个”扣饼“加一碟咸菜5分钱还是6分钱(饼、粥要粮票),午饭、晚饭有些变化,但以粗粮、大炖菜为主。</p><p class="ql-block">每周最好的伙食是周四中午的包子,每人四个大包子,白菜或萝卜,馅里有荤油,油梭子,那叫一个香,再加上一碗高汤,男同学也能吃八分饱。如果这一天赶上哪个同学回家把饭票留下,哥几个每人再多吃一个包子,很可以用”美餐一顿“来形容了。那时同学回家大多带回一瓶炸酱或炒咸菜。每顿吃点。</p><p class="ql-block">食堂打粥的是一个微胖的老者,脸型有点像赵本山,勺子挺大,但不打满,那个匀乎劲,所谓”碗大勺子有撇“。同学们拿着大饭缸子排着队,盯着老头的饭勺,看看哪一勺多点。一出食堂门,有的同学就嘀咕”这老头真抠“,现在想想,哪是老头抠,实在是粮食短缺。有的同学嘴更损:”你看打饭的老头,给那个女生打的比男生还多“,食品短缺带来的视觉误差,吃不饱饭怨老头,还给老头带上”色“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现在生活好了,学校食堂每年倒掉的剩饭剩菜难以计数,孩子们不知道他们舍弃的食物如果放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都是人们的奢求。但是,反思一下,我们有权利责怪孩子们吗?我们告诉过他们当年的困苦了吗?我们浪费的东西还少吗?忘本的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吗?对孩子的过分娇惯难道不也是我们自己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