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文庙科举展

沧耳

<p class="ql-block">沧州文庙,棂星门。 </p> <p class="ql-block">免费,但需要扫码,帮着扫码的正是解说人员。解说,从欞星門开始:乾隆皇帝认为孔子一生敬鬼神而远之,题写时去掉了欞字右下方的巫,写作櫺。 </p> 汉白玉泮池,泮桥又叫登云桥,青云桥,状元桥,上面的青云图案,寓意平步青云。秀才由此过桥去祭拜孔子。 大成门又叫戟门,戟是礼仪身份的象征,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举两把戟搭成门的形状。戟门殿内有一钟一鼓,敲钟时,一击福喜临门,二击高官厚禄,三击延年益寿。 大成殿,绿琉璃瓦,歇山顶,五踩斗拱,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殿内正中供至圣先师孔子及四配,颜回德行好,先孔子而逝,曾子是子思的老师,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学生。 大成至圣文宣王,戴头冠,着十二章衣。 祭器是928祭孔专用。 柷相传是夏启所做,距今已经四千多年的历史。柷起敔收,说明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两侧为72贤木制画像。 <div><strong>入彀英雄岂直三甲 出人头地不负十年</strong></div><div>古代科举展览,主要讲述沧州的八位文状元、八位武状元、两位榜眼、两位探花、三位主考官的相关信息。 </div> 考神,魁星。 科举考试分级考试图 <div>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县试由知县主持,由4名村庄里的人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一般在二月举行,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庆云文庙为县学。</div> 府试由知府主持,一般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考试内容、报名程序等与县试略同。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以参加。府试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 院试,是童生试的最高一级,是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资格的考试。由各省学政主持,三年两试,院考两场,考试内容与府、县考大致相同。参加者为府试录取的童生。因学政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院试录取者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官学为生员,俗称“秀才”“茂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沧州文庙为州学。 纪昀,崔尔庄人,曾两次为乡试当主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主考官。在士林影响颇大,门下士甚众。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他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谥集》。 <p class="ql-block">纪昀24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31岁考中进士,二甲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贵州都匀知府。同年,授侍读学士。其为官以主持科举、领导编修为主。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篡修官、三通馆篡修官、功臣馆总篡官、国史馆总篡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篡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篡官、职官表总篡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官历左督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p> 北京贡院,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举行顺天府乡试和会试的场所,位于今北京建国门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1900年,号舍连同贡院被八国联军焚毁。民国初年(1905),科举制度废除。现今,古考场的痕迹已荡然无存, 仅剩下“贡院街”地名。 咸丰帝师——孙葆元 ,数次为殿试阅卷官。 孙葆元(1801-1886),字莲塘,号复之, 清朝直隶盐山(今海兴赵毛陶北二村)人。1828年中举人,1829年中进士,是道光年间翰林院学士,官至兵部尚书、道光己丑翰林,咸丰帝师,他“累司文柄”,曾为乡试正主考、文会试大总裁和武会试正总裁,屡充殿试、朝考阅卷大成,摄官兵部尚书,诰授光禄大夫。 <div>程敏政,出生于河间,后居安徽歙县篁墩(今屯溪)。字克勤,号篁墩。其父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十岁时以“神童”被荐入朝,明英宗诏其读书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士及第(榜眼),授编修,历左谕德,直讲东宫。翰林中,学问该博称敏政,文章古雅称李东阳,性行真纯称陈音,各为一时冠。孝宗嗣位,以官僚恩擢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直经筵。官至礼部右侍郎。弘治十二年(1499),与政敌吏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担任会试主考官,因牵涉徐经、唐寅所谓泄题案,被给事中华昶弹劾鬻题,以致"程敏政、华昶、徐经、唐寅都下狱听勘"。这一明代中期最大的科考案,是因官场斗争而构成的冤案。导致程敏政以不谨,勒令致仕,徐经、唐寅被革除举人资格,不准再参加科举考试。程敏政出狱后因忧愤发痈而卒,后追赠礼部尚书。著有《皇明文衡》《篁墩文集》《咏史诗》《宋遗民录》《程氏统宗谱》《程氏贻范集》《新安文献志》等。</div><div>其曾祖程杜寿和祖父程晟,于明洪武末“諦戍北方”“植家河间”。其曾祖和祖父墓均安葬于河间城东金沙岭之原。程信、程敏政父子都出生于河间。敏政常自称“仆徽人也,而寓于瀛”。程敏政曾过河间,扫先人墓,撰文《赐假还河间扫墓告文》《过河间告祭先茔文》。并在其撰写的《瀛洲行乐图记》中说“予家有别业在瀛城东之青陵乡,皆先世所遗者……”对瀛洲(今河间)的故居风景进行了描述。他的《篁墩文集》也收录了《河间府志后序》《孝友河间徐君墓志铭》《瀛洲行乐图记》。</div> <p class="ql-block">沧州文举人2680名,文进士666人,状元8名:贾季邻(唐代)、贾稜(唐代)、王彦潜(金代)、赵承元(金代)、徐韪(金代)、魏元礼(元代)、张之万(清代)、刘春霖(清代)。</p><p class="ql-block">南皮张氏,民国《南皮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张氏获得科举功名者,有进士24人,举人88名,入仕为官者以百数计。其中,张之万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状元,张之洞少年时期曾以南皮县试第一、顺天府乡试第一的身份先后两次应会试,因其堂兄张之万时任会试问考官,循例回避,直至27岁才得以探花及第。</p> <span style="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枢衡介祉”匾,是慈禧太后赐给时任东阁大学士的张之万的寿匾,</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上</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中</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6.25pt; font-size: 12pt;">部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篆书印文,</span> 张之万<span style="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span>1811</span>~<span>1897</span>年),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九年出任湖北乡试副主考官,咸丰元年(1851)出任河南乡试正考官,咸丰二年充河南学政,咸丰十一年为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效力有功,任兵部左侍郎兼工部左侍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历任兵部、刑部、吏部尚书,入值军机处,后为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老致仕,赏食全俸。次年卒,年八十七岁,赠太保,谥“文达”,入祀贤良祠。张之万工书法,善画山水,能诗文,编有《道光己酉科明经通谱》。后人辑其部分遗稿成《张文达公遗集》行世。著有《治河刍言》<span style="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 </span></span> <div>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无竞居士,抱冰,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明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四川乡试副考官。</div><div>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div> <div>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清直隶河间府肃宁人。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奉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大总统府内史,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民国十七年(1928)退隐北平,以诗书自慰。日本侵略中国后,让其出任“满洲国教育部长”“北平市市长”等伪职,刘春霖能保持晚节,坚辞不就。1944年卒,时年72岁。</div><div>刘春霖博学多才,在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擅长书法,尤以小楷著名,时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的说法。曾出版小楷字帖《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兰亭序》《灵飞经》等多种,传世甚广。美国弗利而美术馆中有其多件作品。</div> <p class="ql-block">清朝末科进士题名碑,划线处为状元刘春霖</p> 刘春霖的状元卷 <p class="ql-block">八位武状元,田畯(清代)、李琰(清代)、哈攀龙(清代)、哈廷梁(清代)、白成龙(清代)、张元联(清代)、郝光甲(清代)、徐德麟(清代)</p> 明伦堂本是储书藏书的地方,后来作为讲堂。主梁疑似松木。 <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时大明万历丙辰九月吉旦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张云翼分司李时茂李一骥曹汝麟沧州知州李腾蛟判官梁思善吏目万懋元儒学学正张可度训导张鸿猷郝邦祯重建立 </p><p class="ql-block">时大清乾隆六拾年岁次乙卯九月吉旦沧州知州周世晵儒学学正杨翼清训导沈玉魁郡人尹琯尹琅尹克衽重建立 </p><p class="ql-block">时大清道光二十四年岁次甲辰仲春吉旦沧州知州李步瀛儒学学正徐春贵训导张麟台郡人尹邵孟重建立</p> <p class="ql-block">时光绪拾陆年(岁次XXXX 吉旦)沧州知州袁逰儒学学正张鹏展训导元昭 XX 人尹宗元</p> 创建无生母庙碑(碑额)顺治十二年(1655) <p class="ql-block">文庙碑额(明)</p> 夹杆石 石牌坊构件 赑屃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p> <p class="ql-block">沧海文明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