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与犬子稍稍谈心,想起了一些事,他幼小时的,我年少时的。他们说“爱到三岁恨到老”,也许有些道理。</p><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的生长,都会疼。想起小儿两三岁时,脸上常常都会带着笑,仰起头,露出小虎牙,让我怜爱不已。那时住部队大院公寓房,每下班回家,儿子都会在楼下玩耍着,迎着我。有时,他会像小大人似的,关切的问我“爸爸,你咋个了”?回到家,会主动说“爸爸,小宝给你踩踩背吧”,让我趴着,两只小脚在背上一顫一颤,使得我的内心也颤动起来,幸福得不要不要的。随着成长,许是压力随之而来,那样的天真笑脸渐行渐远,我该如何去找寻?</p><p class="ql-block"> 想起少时和父亲、妹妹挤在一间民国警察局时期就盖的破败房子里,在昏暗的白炽灯下学习,生活。夜晚,父亲和我一床,妹妹一床,我时常在父亲平缓的语调里,听他那娓娓道来的故事,想他走过的路、遇到的风景和人事,总是不经意地入眠。周末的空闲,父亲会带我在局里的闲地里刨土,开挖菜园,教我种菜、浇水、施肥;也会领着我上山去采摘野菜,捡油茶果子回来炼油;或是带我去河里摸鱼,给的是野趣,为的是改善生活。父亲也有极其严厉的一面,甚至用钢筋条子对付过执拗顽劣的我,我也曾经恨过他。我在那样的光景中慢慢长大,也渐渐地感受、体会、明白,爸爸的疼爱如溪流,是那么多、那么绵绵不绝,源头在他的心血……</p><p class="ql-block"> 人心,犹如浩瀚星空,这世上,不可能有人真正读懂另一个人的内心,能做到的,只能是大体或尽量。成年人面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有ta的快乐、悲伤、委屈、顺畅、张扬、压抑、憧憬、挫折、失意、成就等等等等,孩子也一样,会有各样的体验。但是,心灵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环境变了,不可比拟,饥寒交迫之于衣食无忧,昏暗惨淡之于明窗净几,都是时过境迁。有时想想,我们不让孩子装在自己的固套里,还是得试图接近和适应他们。当然,原则、传统和经验不可丢。</p><p class="ql-block"> 我们成年人是很顽固的,因此才有“成见”一说。有限的自由很宝贵,于我而言,体会很深。像我们一样的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曾经奋斗努力过,受过冷眼委屈,也因当过小吏而呵斥责罚过人,自以为成功地享受着官僚习气,霸道作风,有的人因为一己而有过献谗求攀附的言行,所以就惯性施展表现在了日常中,就如一个球体,有一面受打击而凹了,却在另一面凸显出来,这是扭曲。人是生而自由的,在有限制的同时,尊重ta的个性、独立、区别,我想,是应当的,对老的大的少的幼的都如此。</p><p class="ql-block"> 由儿子想到很多零零杂杂的事,我确实是一个善于“想多了”的人,“铁肩担道义”的人很多,不如适当包容,顺势而为,尊崇自由,各自担当,分别负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