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周前为觅古驿道“青山一条街”,和绿影及老师们一道到过青山垦殖场,那天细雨霏霏。今日天气晴好,但预报午后会有一场雨。应那片纯净山水的召唤,再次踏上这条路,开始一个人的旅途。</p><p class="ql-block">赶最早一班车:6:30。可到了始发站,发现车子竟提前发动了,已过五丰宾馆。老公用摩托车🏍载我过公园转火车站上长虹大道,一路风驰电掣,终于在新五中追上了10路车🚌✌</p><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次且是独自一人坐10路车,我要去的目的地是“青山垦殖场”。车过水泥厂时报下一站:青山垦殖场。结果到海螺路口它转了个弯便停下开了车门,我以为到站了,赶紧下车。车子一溜烟跑了。</p><p class="ql-block">深深浅浅的绿树田地间纵横交错着道道黄土路,远处青山连绵起伏,鸟儿于枝头愉悦地欢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微风拂来,心旌摇荡。</p><p class="ql-block">走了一段路,察觉和上次的不一样,迎面过来两个大妈,赶紧问路。结果知道下错了站,此地离青山垦殖场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步行路程。傻眼了🙀原来10路车经过海螺路口要分别去方向不同的两个地方,所以转了个弯,其中一个就是我要去的目的地——青山垦殖场。开弓没有回头箭,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好在路边开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一路走来一路赏,看着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绿水,心情也大好😄。</p> <p class="ql-block">打碗花——打不破的碗,摘不完的花</p> <p class="ql-block">薊ji——薊的花朵是小小的紫色花,一抓就有一大把。山野日中开,美人丛中笑</p> <p class="ql-block">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p><p class="ql-block">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p><p class="ql-block">转了一道又一道弯,问了一个又一个路人,走着走着,看到路边一幢黄色的两层楼,上书“驴友之家”,禁不住眼前一亮,哈😄终于到了。</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铁架上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照进我眼👁里,心情顿时美丽多了。</p><p class="ql-block">早上出发时匆忙间忘了带数据线,这样包里随身带的充电宝就派不上用场了。因为一路走来一路查看高德地图拍照等,现在手机电量仅剩80%了。见路口一幢三层的居民楼房柜台里摆放了酒水等副食百货,便走进去向皮肤白皙细腻的好看大姐询问有没有数据线卖,她说没有,然后进里间房拿了根手机充电线和插座借与我用。于是我坐下与老板娘家长里短地聊了起来。我说现在倒了个儿,城里人羡慕农村人,青山环境美。她讲乡下确实比城里舒服多了,除了教学质量赶不上城里,其他都比城里好。她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为小孩读书方便,在城里买了房。她说自己住不惯街上的楼房,像鸽子楼一样码得高高的不沾地气,空气不好,没有晒场,门对门互不相识,关起门来各自为政。住久了高楼的人少了些灵气。现在乡下人除了自家吃的菜外几乎不种田,土地都给了合作社机械耕种。还说自己开的店赚不了几个钱,因为年轻人都到街上安家了,所以生意不景气,月收入一千五上下,不过小店也不用缴税……聊着聊着我手机电也充足了。临走时我买了瓶一元的纯净水并加付了五毛💰,她说不用,我还是扫码付了。谢谢大姐,告别后上路了。我喜欢乡下淳朴的民风,喜欢与他们聊我不知道的事☺️</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青山生态农场的鱼塘。我看到一位大哥开着突突作响的电动三轮车过来给鱼撒料投食。投料机一开动,鱼食就像雨点一样纷纷扬扬抛向水中。鸟儿张开翅膀在水上盘旋,时而低翔时而跃起。这里翻过山就是鄱阳湖,鸟品繁多,鸟鸣声声,尤其是鹤叫声凄清,声声入心。</p> <p class="ql-block">黄鹌菜——黄色的野菊花,不经意间开开落落,瘦长的枝干随风摇曳</p> <p class="ql-block">百里香——一香漫百里,采拾入菜去</p> <p class="ql-block">上青山。这是一条缓缓上升的蜿蜒小路,古人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就。两边茂林修竹,杂木丛生,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各具其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脚下的山路,曾是古人从鄱阳湖到九江的简易快捷通道,水路由此转陆路。千余年来青山古码头帆樯如林,一直是货物集散之地。有《赵嘏发青山诗》为证:“凫鸥声暖野塘春,鞍马嘶风驿路尘。一宿青山又前去,古来难得是闲人。” 从文字看来,青山在当时有驿路通过,有住宿的地方,应该是非常繁华的。</p> <p class="ql-block">从半山腰远望山下的民居,白墙红顶,座拥于层层叠叠的青山环抱间,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鼠曲草——菊科。丛草中微花,无暇玉中扎</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山顶,一棵香樟华盖如伞,亭亭立于山头,迎来送往。山下的茶园漫山遍野,如梯田层层叠叠, 满满的绿啊令人心旷神怡。<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远眺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绵延的青山飘渺如仙……张开手臂,拥抱自然。深深吸一口饱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span>,然后继续顺着中间一条小路直插山下。</p> <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春山湖</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处废弃的土砖房,徒剩四壁,屋内杂木丛生,屋外依附树木攀升交互缠绕的藤条密密地垂落在没了屋顶的房梁上,几根粗壮的竹子倔犟地生长,穿过重重藤蔓和枝叶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墙角的柴火灶经年没有烟火气,染上了青苔</p> <p class="ql-block">泥胡菜——开着淡紫色的小花蕾,一根根直直挺着个脖子,风来我不倒,风去我飘摇,大风越吹,它们越开心!</p> <p class="ql-block">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它们或白或粉或红,一丛丛如花瀑,点缀于旷野、路旁或林缘,到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近了,能望见鄱阳湖上停泊的采砂船</p> <p class="ql-block">又见茶田。穿红罩褂的小儿👶童稚可爱,自在地一人爬上爬下玩耍,不远处的外婆戴着草帽采茶忙。我和她打招呼。清明已过去一个月了,她说现在的茶远不值钱了。得知我是一个人过来耍,直说我胆子太大了。我笑笑说,大白天应该安全得很,再说前段时间和朋友走过一趟。告别她们我继续上路。路两旁都是蓊翁郁郁的翠竹,不时可见东一棵西一棵破土而出的笋宝宝,尖尖的细细的,裹着棕色的外衣。我用脚从根部轻轻一踢再斜踩,竹笋便倒下了,断开处露出白白嫩嫩的笋肉,拾起扔进塑料袋中。</p> <p class="ql-block">山矾花——细而白,密被绒毛,鹅黄色的花蕊和纯净的洁白相得益彰。花语:记得我。</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路没了。一左一右两棵树枝干折断了,树皮仍连着主干,露出央部新鲜的白色,茂密的枝叶倒伏在唯一的通道上,刚好把路给阻挡住了。或许是被大风吹折的,今春的雨水忒多打雷闪电⚡️也多,这里靠近鄱阳湖。怎么办?原路返回,心有不甘。于是大着胆子,用手分开小路左边丛生的毛竹,猫腰钻进蓬草乱生的竹林,见缝插针,顺着雨季冲刷而成的道道沟壑往前进,好不容易绕过倒下的树木钻出丛林又回到小路上,此时头发乱蓬蓬的,手背也不知什么时候让藤条上的刺划了两厘米来长的口子。好在平安回归正路😊,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临近湖滩,又见一幢灰色的老砖房,据说是曾经的青山渔业分场场部,铺着黑瓦的屋顶大部分还算完整,只是人去屋空,若干房梁倾颓。屋内破败不堪,散发股霉味。灶台冷冷清清,再无袅袅炊烟升起。院外荒草萋萋,树木葱郁茂盛,除了鸟儿清脆的鸣啭,四野寂静无声。</p> <p class="ql-block">在渔业分场场部左侧的山坎上,有一根斜躺的长约四米石柱,上刻有十三个大字:“有欺心试问这样风波如何过去”,据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原定江王庙的上联,由此</span>可知该庙原先门头多么高大,庙宇多么气派,殿堂多么崔巍,香火多么旺盛。在这石柱下方还有一根倒伏的石柱,只可惜已断为两截,估计是门头的下联,如果有人能合力将它翻个身,便可揭晓了。现在只能抱好奇心去猜测那下联该如何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渔业分场场部右侧是</span>现在的“定江王”庙,<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浙江台州市临海涌泉镇四位先生于2013年出资复建,外观毫不起眼,但由前面的石联可判断其原先的规模该是多么宏大,气势有多么雄伟!如今大门深锁🔒。</span></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近中午,见<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爷庙前有一石桌围绕四条石凳。累了,我索性坐下来歇一会儿。打开塑料袋倒出路上随手拔的竹笋,开始层层剥去棕色的外衣,露出洁白细嫩的笋肉,好为重新上路减负,回去可将它们和上腊肉姜蒜美美地炒上一盘了😊</span></p> <p class="ql-block">枫杨——冠盖峨峨耸碧霄,频传啼鸟颤声娇。繁枝茂叶类宫殿,栖息百禽乐富饶。</p> <p class="ql-block">王爷庙右侧有一造型简陋的土地庙,里面供着金装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早上出门前知天气预报今天晴转雨,而且是在午后两点多。此时已接近那时点了。我双手合十,恭敬地再三祷告,求🙏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两位大仙保佑我此行一路平安。然后拍了照,以做纪念。并怀着敬畏心祈祷他们毋怪。🙏</p> <p class="ql-block">背对定江王庙,高过肩头的茂草间有一条小路直通湖滩,采砂船近在眼前,已是清晰可见了。蜂蝶飞舞采蜜忙,尤其是那穿梭飞来飞去的大黑蜂令我害怕极了,生恐😨撞上大马蜂,那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此时此地前无游人,后无来者。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麻着胆子往前走,但求先前的祷告灵验,土地神保佑了。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益母草——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一束束益母草像是一个古时的窈窕女子,身着淡紫色纱衣,摇摆纤瘦的玉臂,向你款款迎来。</p> <p class="ql-block">终于踏上了湖滩,回望“定江王”庙。据邰绍周老师记载,其门前约100米处的湖滩上,大概一米五深的地下,当年群众为了挖沙,曾发掘出千年前“青山一条街”街道的路面,全用整齐的麻石条铺成,沿着山麓的南北走向。也许这就是《赵嘏发青山诗》中所提到的“鞍马嘶风驿路尘”的驿路?遥想当年的古码头帆樯如林,房屋栉次鳞比,商业繁华,历经沧海桑田演变,如今竟都湮没在我们足下,遍地榛莽,不禁徒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湖面开阔,湖风劲爽,吹皱一湖春水,一波波涌向岸上的乱石,退去再冲,再退再卷水重来,激起浪花片片。蓝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铺满整个湖滩,杏黄、金黄、浅紫、粉白、娇红的野花竞相生长,蓬蓬勃勃,开得热热闹闹。</p> <p class="ql-block">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标志着今年的鄱阳湖已经进入丰水期,昔日湖中茵茵绿草已淹没大半,宛如茫茫大草原的景象已不复再现。</p> <p class="ql-block">此行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鄱阳湖边特有的“葡萄石”。可一直不知道它究竟长啥样。上次来时老师边走边和我讲解:葡萄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通常它们出现在火成岩的空洞中,有时在钟乳石上也可以见到它们。葡萄石的颜色从浅绿到灰色之间,还有白、黄、红等色调的,鄱阳湖边多赭色。葡萄石是经热液蚀变后所形成的一种次生矿物,在大石头上可见密集的气泡犹如串串葡萄,所以由此得名。可当时遍寻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一人独行,闲着没事,有幸靠近鄱阳湖边拣到了几小块葡萄石,其中一块状若假山,欢喜得很,带回了家,概是被潮水冲刷带上岸的吧😄</p> <p class="ql-block">瞧,石上满缀密密麻麻的小蚌壳。贝类、鱼虾还有水草等植物是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动植物对于水质的净化还有污染的降解等都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同时,螺蛳还是鸟类和一些鱼类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海边月见草——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又称海芙蓉,因为生于海滨,且黄花娇嫩绚丽而得名。它原产美国大西洋海岸与墨西哥湾海岸,为野化的外来入侵物种。可用于园林绿化海岸固沙。</p> <p class="ql-block">沉积岩——由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在地壳的表层。湖滩上多见这样的岩石。层层分明,状若书籍的侧部,一页一页…</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青山,也是奔着“奇石老人”的故居。站在人为堆砌一米多高的长约数十米鹅卵石墙外,隔着道道沟壑茂林丛丛,远望高处丛林掩映的一幢白色石头房分外别致。那里是曾藏有老人毕生心血的“青山奇石馆”。如今到底怎么样了呢?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好想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通向石墙的阶梯最后一道石板一断两截,形成天堑,跨不过去,只有披荆斩棘迂回前进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越过重重阻碍,终于靠近这幢白楼房,得以见真容。如今人去楼空,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废墟,满园荒芜,杂草丛生。想“青山奇石馆”当日之布局奇巧,见今日之破败,不胜唏嘘。</span></p> <p class="ql-block">在奇石老人的故居的门墩边立着一方巨大的爬满苔藓的石头,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鄱阳湖边特有的典型“葡萄石”?它是经热液蚀变后所形成的一种硅酸盐次生矿物,只见大石头上缀满密集的气泡犹如串串葡萄,栩栩如生。寻寻觅觅觅觅寻寻,突现眼前,惊艳了我的心光。由于它的身形巨大,不便挪移,所以被弃置于此,孤寂地一直立在门墩,只为静静地等候,等候那懂的目光到来温柔地抚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心</span>头浮起一句歌词:梦倒塌的地方,今已爬满青苔……不由叹惜。初时满目绚烂,终归寂寂流光。</p> <p class="ql-block">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有绿植陪衬,有日月星辰光照,也许这是它最好的归宿。向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朋友默默诉说奇石老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丹参——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养血安神活血补血的功效,长于奇石老人的故园。</p> <p class="ql-block">从奇石老人故居出来,又见满目辽阔</p> <p class="ql-block">遍地的野生胡萝卜花,洁白美丽,它是由N多个非常小的白色花朵组成的伞状花朵,且每朵花的中心都有一朵紫色的小花,非常奇特,充满野趣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湖滩上星星点点缀满红色的鸭脚老鹳草,不是鲜花,却与花竞美。在传说中有一种鸟叫做老鹳鸟,它长年累月的在溪水边啄食小鱼小虾,因此风湿入侵,于是它便啄食草药来治病,这种草药就叫老鹳草。</p> <p class="ql-block">风吹渡桥摇晃晃,好奇心作祟,我克服恐惧心,战胜自己,走上去,脚下可见涛涛湖水,眼前是开阔湖面上艘艘或停或驶的巨型采砂船,两岸青山,头顶蓝天白云,吹着湖风不胜惬意。想靠近停泊湖心的船趸,再靠近一些,让视野更辽阔,然后带着兴奋举起手机📷不停地咔嚓咔嚓。</p> <p class="ql-block">要变天了,瞧山头涌来的云团☁️作色</p> <p class="ql-block">鄱阳湖边的湿地草花烂漫,不能涉足,否则会陷进沼泽里困住。鸟鸣啾啾,它们隐藏在水草中,不时有展翅跃起,近距离低飞。</p> <p class="ql-block">酸模——别名土大黄。其古名是“吸吮”的意思,古时候人们常在旅途中吮吸它的叶子来解渴。酸不溜,酸溜溜。</p> <p class="ql-block">顺着湖岸边一条大斜坡上到大路上,来到了谷山湖,它环绕于青山东北角,形成于庐山第四纪冰川时期,是庐山第四纪冰川地质景观之一,原与鄱阳湖相连,后建谷山大堤将湖两岸的下青山和姑塘连通。这里没有巨人般的采砂船,空气更清新,远山净水,波光潋滟。宁静的湖泊引来许多鹤鸟栖息在岸边的树上或呆在水草中。它们警惕性很高。稍闻一丝动静,三五只展翅分头飞向湖中央,引颈发出响亮的“啊——啊——”叫声。双翅张开约摸有半米来长,羽色素洁间有少许黑色,体态轻盈飘逸。</p> <p class="ql-block">草木葱茏,隔着宽阔的湖面,远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鸟儿展翅自在高飞……这是一片多么美丽的景色啊!</p> <p class="ql-block">水清鱼儿肥,湖上渔家笑。这里拉的长长的是渔民的养殖网。</p> <p class="ql-block">站在谷山大堤上,可望见一块又高又大的巨石,孤立于鄱阳湖水中,它的形状活象鼓眼弄肋、势欲跃入湖中的大蛤蟆,这就是著名的"蛤蟆石"。蛤蟆石坐落在庐山脚下、鄱阳湖滨的地盘上,嘴巴向着鄱阳湖对岸的都昌县,屁股正对着白石嘴东北方向的九江县。自古以来,都昌地瘠人穷,财主趁机造谣,说什么都昌穷就穷在对岸的那块蛤蟆精变的石头上。并编造了一套蛊惑人心的迷信土谚,说蛤蟆石"身子坐庐山,嘴巴吃都昌,屁股拉屎肥九江",挑起都昌县与九江县械斗。一个要砸,一个要保,斗了一代又一代。</p><p class="ql-block">蛤蟆石是不是蛤蟆精变的?几千年来,它的秘密一直未被人们所揭晓。其实,这块高达16米的巨型怪石,并非神仙的造化之功,而是冰川和流水长期作用的杰作。蛤蟆石的前身,不过是一块普通的黄龙灰岩构成的"湖炷石"。第四纪冰期中,冰川从王家坡U型谷出山后,缓缓地向鄱阳湖方向运动,受到这块湖滨巨山阻碍,决心从它的背上爬过去。这样一来,经过冰川成千上万年的磨擦滑行,石头的背面逐渐成了羊背一样的流线型,冰川学中称之为"羊背石"。令人惊讶的是,石径为11-12米的羊背石背部,还可辨出第四纪冰川在它身上留下的擦痕。这些擦痕,方向均指东南,与冰川流向一致。这种流线型的羊背,颇象蹬屈欲跳的蛤蟆的背脊。冰川为大自然的杰作——蛤蟆石,完成了一半任务。剩下的一半任务,则由间冰期的湖水完成。由于湖浪长期地冲击、淘洗,将向湖的一面,缍凹凸成蛤蟆的胸腹部,远远望去,活象一只大蛤蟆,正张着大嘴巴,朝着湖上鼓噪。</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以来,多少热爱地质的科学工作者,远道跋涉,前来考察蛤蟆石。1934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下青山白石嘴建有万石博物馆,居住于此研究庐山第四纪冰川,并确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五十年代初,李四光先生就曾向江西有关部门提出要予以保护。但在科学没有得到重视和普及的年代里,迷信和愚味,却给蛤蟆石带来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竟打着“破四旧“的旗号,用炸药毁了蛤蟆嘴,给蛤蟆石以致命的一击。历尽世代风云的蛤蟆石,终于在1979年4月30日的这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倒塌了,给科学事业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p><p class="ql-block">当年电影《李四光》曾在下青山白石嘴和蛤蟆石拍过许多珍贵镜头。蛤蟆石水域是鄱阳湖著名的水运码头,青山货运港和青山旅游区已在规划建设之中。</p><p class="ql-block">蛤蟆石是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最著名的景点,周边有青山古镇遗址,姑塘海关,鞋山,鄱阳湖古战场,谷山湖,青山湖及众多第四纪冰川遗迹等景观,是鄱阳湖水上旅游不可不看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当年未遭破坏的完整“蛤蟆石”</p> <p class="ql-block">远望鄱阳湖中心的鞋山影影绰绰。其形状似鞋,前低后高,鞋山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说是仙女落入湖中的绣花鞋,故名鞋山。该山周围碧波滔滔,三面绝壁,仅西北一角,可以泊船。</span></p><p class="ql-block">鞋山位于湖口县,距鄱阳湖入长江口仅几公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长江中小孤山遥遥相对</span> ,鞋山因此又称大孤山。“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洞庭归客船”便是唐代诗人描写鞋山的佳句。是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有“蓬莱仙岛”之称。</p> <p class="ql-block">一年蓬——在城市和农村的路边都很容易见到的小白花黄蕊。哪里有荒地,它们就去哪里开辟、扎根、落地,开花结果!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一年蓬凭借先锋的精神,迅速占领了整个中国。</p> <p class="ql-block">蒲公英——丝丝缠绕的花瓣,静静地迎着阳光,偷偷变成蒲公伞,悄悄生根把家安。我们眼中的蒲公英看似自由,可以飞向远方,但其实它们的命运和方向并不能由自己决定。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随风飘远。</p> <p class="ql-block">告别美丽的鄱阳湖和谷山湖,<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谷山大堤进入九江化纤厂生活区,然后候车。最后坐上65路车回到市区,再转108路车返家。到家楼下,抬头看天,乌云滚滚,劲风疾吹,刚入家门,雨🌧就噼噼啪啪地砸下来,响在雨棚上……真是幸运,所愿皆成,心诚则灵。感谢定江王庙边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保佑我这一天出入平安,累并快乐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微信运动记录:5月3日这天行程20300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