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26日,毛主席批准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7月11日,中央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br>1952年12月18日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成立。<br>1953年4月25日建设破土动工,举行工程开工典礼,陈赓院长铲了第一锹土。首先建的是八一楼。<br>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div>1958年3月26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div> 我们在军工大院学习、工作、生活了几年或几十年,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天天宿舍、教室、食堂,或上班下班,对周围的一切存在似乎是理所当然,甚至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但是当我们离开军工大院几年或几十年后,这里的一切就成了我们的历史。特别是当有些建筑被拆除后我们更是怅然若失,后悔当初没有仔细观察,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来,追悔莫及。<br>关于军工大院的主要建筑,介绍的文章已经很多,本篇按军工大院内建筑的编号来展开介绍,因此就包括大院里一些边边角角的建筑,有些可能还是很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但这些建筑也是很多人难以忘怀,有珍贵回忆的地方。 哈军工的正门,俗称一道门,<font color="#167efb">是军工大院的标志</font>。正是这座大门把老百姓挡在外面,使得军工大院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 <p class="ql-block">一道门见证了军工大院的历史。哈军工时期,文革时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军区,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挂过哈尔滨警备区,黑龙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牌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道门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图1为1957年哈军工正门。图2为1966年军工脱军装前刘居英院长在一道门前留影。</p> <font color="#167efb">一道门,扼守文庙街,进门左手边是87号楼,右手为老红楼区,可见55号楼和二道门,远处望及11号楼与21号楼。</font> 这是陈列于哈尔滨工程大学<font color="#167efb">哈军工纪念馆的哈军工建筑全景沙盘</font>。主要建筑都有军工时期的编号。本美篇的建筑编号就是根据这个沙盘。<div>哈军工文庙街主营区共有190座楼房,建筑面积521454平方米,使用面积330899平方米。<br><div><br></div><div>本篇以军工主要建筑楼号顺序介绍,与主要建筑相近的或附属配套的建筑也随之附带介绍。</div></div> 为便于对照,这里也给出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建筑地图。 <font color="#167efb">1号楼 1(甲) 学院机关行政办公楼</font>。现省军区司令部。一号楼是权力的象征。文革期间发生的著名的六九事件,就是为了争夺一号楼及其广播台的控制权。 1969年5月16日一号楼前。 <font color="#167efb">1(乙)哈军工军人俱乐部</font>,位于一号楼后身。 <div><font color="#167efb">1(丙) 军工体育馆</font><br></div>哈军工体育馆承载着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几代人的辉煌。几百位将军、几万名共和国科技精英在这里锻炼本领,强健体魄,留下了欢乐的汗水和青春美好的回忆。 <font color="#167efb">体育馆、俱乐部与一号楼。</font> <font color="#167efb">2016年6月,拆除前夕</font>。现在这个具有光荣历史的老体育馆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要被拆除重建,不禁让我们心潮难平。 新体育馆修建于原址,总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其设计风格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新体育馆保留老体育馆外形特征,外立面设计与我校哈军工时期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哈军工建筑元素。<font color="#167efb">2019年9月新馆建成</font>。 <div><font color="#167efb">2号楼 知致前楼 哈军工物理教研室。<br>3号楼 知致后楼 哈军工化学教研室。</font><br></div>哈军工院内的致知楼分前楼和后楼(上图中第一、二张图片是前楼,第三张为后楼),是在哈医大首任校长、我国着名检验、防疫事业先驱<font color="#167efb">伍连德博士</font>的主持下,于<font color="#167efb">1925年建成</font>。1938年哈医大在致知楼成立全国首个生物免疫研究室,对生物免疫展开初步研究。<br>从第二张图可以看到,在致知楼前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平房建筑,军工时期,左边的曾经是<font color="#167efb">回民食堂(编号521)</font>,右边的是<font color="#167efb">书店(编号520)</font>。这二个房子现在还存在。在521回民食堂西边有<font color="#167efb">522、523</font>二个平房,原是<font color="#167efb">卫兵队</font>士兵宿舍。<br>1948年,随着东三省的解放,中央对东北解放区的各项事业投入建设。由于生活、饮食、战乱等因素,肝病在东北大地快速弥漫,为了控制疾病发展,致知楼为广大的东北百姓提供医疗支持,中央军委特令第四野战军成立专门性肝病医院,定名为黑龙江省军工医院。<br> 如今,致知前楼是黑龙江省军区医院门诊部,致知后楼西部是医院肝病治疗中心。 这是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font color="#167efb">孔庙与陆军警备队。</font>右侧为文庙,左侧为知致楼前楼。可见当年知致楼被日本陆军警备队所占用。时间大概在1938年至1945年之间。 <div><font color="#167efb">致知楼曾经是滨江警备队驻在地</font><font color="#333333">,作为哈尔滨东兵营,</font><br></div>致知楼曾经是哈尔滨日本陆军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第三十连队本部。 <font color="#167efb">4号楼 俗称工字楼 军人服务社</font>,二楼曾经有洗澡堂、理发室,一楼曾经是预科食堂。<div>背后的烟囱为<font color="#333333">十号锅炉房(服务社锅炉房,编号526)</font></div> <font color="#167efb">5号楼 王字楼</font><font color="#333333"> 军工教务部机关与基础课部教研室 </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是195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文庙校区图</span>。当年建筑包括文庙、王字楼、马蹄楼、工字楼、致知前后楼、呼吸系楼。致知楼作为学校主楼,文庙大成殿用作图书馆。1952年10月哈医大将这些4.7万平方米校舍移交给刚刚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p><p class="ql-block">我在马蹄楼学习、生活了四年多,70年代初,马蹄楼被一场大火烧毁了,80年代拆除了呼吸楼和工字楼,2006年又拆除了王字楼,现在只剩下致知楼了。</p> <font color="#167efb">5号楼 王字楼<br>6号楼 马蹄楼 </font>数理班、研究生班学员宿舍,教务处教材科等。<br><font color="#167efb">7号楼</font> 基础课部数学、外语教研室等。王字楼第二横的东翼。<br><font color="#167efb">8号楼</font> 基础课部数学、外语教研室等。王字楼第三横的东翼。<br><font color="#167efb">9号楼 哈军工院长办公楼</font>,1号楼前,文庙街路南。<br><font color="#167efb">10号楼 军工印刷厂</font>,上图中右下角。<br><br>图中L型的楼为<font color="#167efb">55号楼</font>。 <div>533 五号锅炉房 在印刷厂南面,1954年军工自建。 <br>534 六号锅炉房 在王字楼西南角,1949年前建成,政府拨给。<br></div><div>535 二食堂 位于王字楼后部,曾经是数理班学员食堂。1949年前建成,政府拨给。</div><div>536 实验室 位于王字楼后部,东南角。1949年前建成,政府拨给。</div><div>537号楼 在院长办公楼9号楼之南 曾经用作441B计算机机房。1951年建成,政府拨给。因为它挨着9号楼,所以也有人称他为10号楼。<br></div><div>538 仓库 是王字楼的附属建筑,在王字楼东侧,1949年前建成,政府拨给。<br>539-540 电话站仓库 是王字楼的附属建筑,在王字楼北边,临文庙街,1949年前建成,政府拨给。<br></div><div><br></div>上图:<font color="#167efb">5号楼 王字楼 哈医大时期的王字楼</font> 在哈医大使用之前,<font color="#167efb">王字楼为日本陆军病院,也称为卫戍病院</font>。上图是1932年左右由日本第十飞行大队在哈尔滨上空拍摄的王字楼空中俯瞰图。 王字楼的位置现在是黑龙江省军区军事用地。 <font color="#167efb">11号楼 (1966年) 空军工程系教学大楼</font> 11号楼是军工最大的教学楼,呈日字型。1954年建成,建筑面积47914平方米。1958年导弹工程系也在此成立。 <font color="#167efb">11号楼地区</font> <font color="#167efb">12号楼 学员宿舍</font>,原为四层。现哈尔滨工程大学第2学生公寓。 <font color="#167efb">13号楼 学员宿舍</font>,现3公寓. <font color="#167efb">13号楼与南体育场</font>。 <font color="#167efb">14号楼 学员宿舍</font>,现4公寓。 <font color="#167efb">15号楼 原空军工程系一甲实验室,俗称飞机库。现哈工程大学启航中心位置。</font><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font color="#167efb">17号楼 军工实习工厂二分厂</font><font color="#333333">。</font> 位于13号楼背后(东侧),建筑面积很大的日字型建筑。<br></div></div> <div><font color="#167efb">627研究所地区。</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空军工程系的103空气动力研究所建设了风洞群。军工分建后103独立成立627研究所,归航空工业部管。</font></div> <font color="#167efb">16号楼</font> 军工103研究室风洞。12号楼东南,在哈工程第五学生公寓背后,马路对面,现627所位置。<br><div><br></div><div>上图:16号楼</div> <font color="#167efb">18号楼</font> 在125号楼南侧,并与之相接。(125号楼 在现在校医院门前,路南,现627所)<br><font color="#167efb">19号楼</font> 军工103研究室风洞。一丙实验室,在16号楼以南,现627所位置。<br><font color="#167efb">20 号楼</font> 军工103研究室风洞。一乙实验室,在16号楼以南,现627所位置。<div><br></div><div>上图:18号楼</div> <div><font color="#167efb">21号楼 炮兵工程系教学大楼</font><font color="#333333">,后为原子工程系教学大楼。</font></div>21号教学楼面积为29585平方米,整体高5层,加正中顶楼为7层,呈“山字形”布局,垂脊上装饰着由一个骑兵为前导的一溜儿四门大炮雕塑。是军工教学楼中最高的楼。 <font color="#167efb">22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学员宿舍</font>。现学生六公寓。 <font color="#167efb">23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学员宿舍</font>。现学生九公寓。陈赓路与南海路交口处。<div><br></div> <div><font color="#167efb">24号楼 湖南队(越南留学生楼</font><font color="#333333">) 一号楼与21号楼之间,现在黑龙江省军区后勤招待所位置。</font><br><font color="#167efb">25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21号楼西翼背后北面。曾经是哈船院招待所(?)<br>24、25号楼1951年建成,可能是原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旧址。<br><br>224号楼 11#锅炉房,</font>在湖南队北面,23号楼南面。<br></div><div><br></div>上图:24号楼 1950年12月-1954年9月哈尔滨传染病医院在此地(文庙街,现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新建二栋楼,然后又搬迁到大有坊。<div><br></div><div>上图: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变迁图。</div> <font color="#167efb">26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炮兵工程系二甲实验室。</font>现国际合作学院。 26号楼 一部分现作为<font color="#167efb">海洋文化博物馆。</font> <div><font color="#167efb">27 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炮兵工程二乙实验室。大约在现在12公寓位置。</font><br><font color="#167efb">28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炮兵工程二丁实验室 。21号楼东翼背后北面。曾经是哈船院招待所(?)</font><br><font color="#167efb">29 号楼</font><font color="#333333"> 炮兵工程二丙实验室。</font>27号楼北面,未标名称。大约在现在的11公寓位置。<br></div><div><br></div>上图:27号楼 <font color="#167efb">31号楼 海军工程系教学大楼</font><div>31号楼在哈军工五座教学大楼中长度最长、最漂亮的一座大楼。建筑面积为28003平方米。1954年建成。</div><div>是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发端地,我1970年刚到哈船院时就在这座楼的三楼上班。<br><div><br><div><br></div></div></div> 由于哈船院、哈工程大学是在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俗称老三系)的基础之上扩充新建起来的,所以我们对她感情最深。也由于她离我们生活区最近,附近既有大操场,又有小花园,因此也是我们休闲散步,最喜欢的地方。 31号楼夜景。 <font color="#167efb">32号楼 三甲 海军系实验室</font><font color="#333333">,在31号楼身后</font><font color="#167efb">。</font> <font color="#167efb">33号楼 三乙</font><font color="#333333"> 海军系实验室(上图) 在31号楼东侧。</font><div><font color="#167efb">34号楼 三丙</font>实验室 在33号楼东侧,约现新33栋位置。已经拆除<br><font color="#167efb">35 号楼 </font>实验室 三甲实验室后身。<br><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font color="#167efb">36号楼 3号锅炉房</font>。在新24栋北侧,烟囱已经拆除,这是原3号锅炉房的遗留部分。 <font color="#167efb">37号楼十一食堂、工兵工程系工程机械仓库 </font>俗称裤裆食堂。<div><br></div><div>位于51号楼西北角。在57号楼东侧,现在的新13栋之南侧。</div> <font color="#167efb">38-40号楼 小红楼(也俗称将军楼)</font>,在楼区的东侧,由北向南数。 <font color="#167efb">41号楼 装甲兵工程系</font> <font color="#167efb">41号楼的坦克库</font>。 <font color="#167efb">42号楼 四甲实验室</font> 军工物资仓库,现惯性导航实验室 <font color="#167efb">北体育场</font>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原址重建。 <font color="#167efb">43号楼 四乙实验室</font> 现已拆除。<font color="#167efb">现在第四生活小区的位置</font>。<div>上图右侧为27栋,左侧是41号楼。</div><div>44号楼 实验室 哈船院时期曾经用作青年教师宿舍、煤气罐站,紧靠43号楼北面,现已拆除。<br></div> <font color="#167efb">48-50号楼 小红楼</font>,在楼区的西侧,由北向南数。48栋3号,唐铎、赵本源曾在此居住。<div><br></div><div>530 花窖工作房,531 花窖。在幼儿园及小红楼区的南面,靠近马家沟河。<br></div> <font color="#167efb">51号楼 工兵工程系教学大楼</font>。现被哈尔滨飞行学院(016)占用。 1956年,哈军工刚刚竣工的51号楼、31号楼等建筑。<div><font color="#167efb">52号楼 五甲实验室</font> 在十三食堂北边,58号楼东面。<br><font color="#167efb">53号楼 十二食堂 </font>水塔马路对面<br><font color="#167efb">54号楼 十三食堂</font> 小平房马路对面<br></div><div>516号楼 12号锅炉房工人宿舍,在12号锅炉房东面</div><div>517号楼 12号锅炉房 在12食堂北面,五甲实验室东边。<br></div> <font color="#167efb">军工大操场</font>,由41、31、51号楼及体育馆合围而成。 左为51号楼,中为31号楼,右为41号楼,合围军工大操场。 <font color="#167efb">56号楼</font> 哈军工(3系)学员宿舍,一层为学员食堂。哈船院时期为教职工宿舍和食堂。我们住新7栋时常去食堂打饭。 <div><font color="#167efb">57、58号楼</font> 哈军工(4、6系)学员宿舍,一层为学员食堂。这二个楼现已被改造,由其他单位使用。<br></div><div><br></div>上图右:56号楼,中:57号楼,左:新13栋。 <font color="#167efb">59 号楼 哈军工政治部食堂</font>(一食堂)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60号楼 将军楼</font>,共计三个单元西侧一号居住谢有法政委,中间二号居住刘居英院长,东侧三号为临时招待所,朱德、彭德怀元帅等中央领导居住过。</p> <div><font color="#167efb">61-66号楼 老红楼 教授住宅区</font>,所以也称教授楼,六个楼围成一圈,最靠近一道门的是66号楼,顺时针方向数,分别是61-65号楼。<br></div>在上图中还可以看到老红楼区南面的新红楼区。 老红楼 老红楼在被拆除 <font color="#167efb">67-71号楼 新红楼 教师住宅区</font>,类似老红楼,这五个楼也围成一圈,但西北角缺口,东南角为71号楼。<div>上图引自欧阳介的图片。</div> <font color="#167efb">72号楼</font>(也编为130号楼) 军工时期为实验室,哈船院时期为海建厂电子车间、幼儿园。哈船院计算机系(六系)在这里成立。哈工程大学时期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幼儿园。<div>1980年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718工程的277计算机系统就是在这72号楼里研制成功的。<br></div><div>现在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附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分校。工程大学幼儿园仍然在楼的东侧。<br></div><div><br></div> <font color="#167efb">74-76号楼</font> 教职工宿舍,在新红楼区南侧,育红小学门前左侧。75号楼正对育红小学,其东侧是74号楼,其西侧是76号楼,76号楼也是马蹄形,缺口向东。<div>这几个楼已经拆除,盖起了高层住宅。</div> <font color="#167efb">77-79号楼 军工幼儿园</font>,育红小学门前右侧。现在改为黑龙江省军区幼儿园。 <font color="#167efb">80号楼 育红小学</font>。曾经名为建军小学、文庙小学。<div>在育红小学南面有528、529号楼,用作仓库,称为二号仓库。</div> 1954年,由教育部拨款,学校盖起了小学新的校舍,当时命名为80号楼。<div>另外,也将王字楼南面的煤气站编为80号楼。其西边的527号楼是煤气罐仓库。</div><div><br>上图是1958年的建军小学,左边是75号楼。</div> <font color="#167efb">81号楼 一般称其为八一楼</font>,在主院区正门对面,是哈军工开始建筑的第一座大楼,是哈军工在一曼街上的标志性建筑,是灰楼区的领军建筑。曾经是军工行政办公楼、校医院门诊部。现归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9所。 <font color="#167efb">82-86号楼区</font><div>814 十食堂、815 九食堂,在85与86号楼之间。<br><div>上图为灰楼区的82、83号楼,原来是四层楼。</div><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87号楼 进军工一道门左手第一个楼,曾经为哈军工邮局、银行、招待所</font>。1964年8月,我到军工报到后的第一、二天就住在这里。 <font color="#167efb">88-98号楼</font> 哈军工教职工宿舍,一般称其为黄楼区。军工三系及哈船院的教职工大部分居住这里,我曾经在97号楼住了9年。该楼区现在已经拆除,建为文化家园生活小区。其中91号楼曾经是哈船院医院。<div><br></div><div>816号楼 4#锅炉房, 91号楼东侧<br></div><div>817-830 工程队用房,在95、97与98号楼后身。</div> 原88号楼 哈工程大学教职工住宅小区:文化家园,由88-98号楼区拆除重建而来。 <div><font color="#167efb">空军工程系楼区。</font></div>111号楼 一乙实验室<br>112-114 号楼 一系学员食堂(第三、四、五食堂,代号为101、102、103学员食堂)<br>116号楼 1#锅炉房 在三、四、五学员食堂东侧。<br> <font color="#167efb">627所地区。</font><div>119号楼 实验室 军工103研究室风洞。在119号楼之南有一个停机坪。</div><div>120号楼 变电所<br>121号楼 </div><div><br><br></div> <div><font color="#167efb">122、123 号楼</font> 在12号楼路南,16号楼西侧。现627所。<br><font color="#167efb">124 号楼 油库</font><br></div><div><br></div>上图:122 号楼 。 <div><font color="#167efb">125 号楼 </font>实验室 军工103研究室风洞。在现在校医院门前,路南,现627所。<br><font color="#167efb">126 号楼</font> 七号锅炉房 在127号楼北侧。<br><font color="#167efb">127号楼</font> 靠近马家沟,128号楼东侧。<br><font color="#167efb">128号楼</font> 靠近马家沟,警卫连驻地,士兵宿舍。现627所航空公寓。<br></div><div><br></div>上图:125号楼 <font color="#167efb">129号楼 五系导弹库,哈船院海建实习工厂</font>。<br><font color="#167efb">130号楼 (即72号楼)</font><br> 129号楼 现为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font color="#167efb">131号楼 原学生第五食堂</font> 现14公寓位置,已经拆除。<div>132号楼 131号楼外东北角的开水房。</div> <div><font color="#167efb">211 号楼 五系学员食堂</font>(八食堂)。在六食堂和七食堂之间偏东侧。<br><font color="#167efb">212号楼 原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六食堂</font>,代号为501食堂。现在是哈军工纪念馆。<br><font color="#167efb">213 号楼 五系学员食堂(七食堂)</font>,现美食广场位置<br></div><div><br></div>上图:212号楼 原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六食堂,代号为501食堂。现在是哈军工纪念馆。 <div>214号楼 实验专用炉房 在二乙实验室(27号楼)东南角。<br>215号楼 实验室 在二乙实验室(27号楼)东侧。<br>216号楼 仓库 在二乙实验室(27号楼)北侧。<br>217号楼 射击器材室<br>218号楼 水井泵房 22号楼北侧<br><font color="#167efb">219 号楼 2#锅炉房</font>,现在小美食堂位置<br></div><div><br></div>上图:<font color="#167efb">现在的第三食堂(原2号锅炉房位置)</font> 220号楼 运动场器材室 <font color="#167efb">北体育场</font>东南角。1951年建成,政府拨给。<br>221号楼 513食堂,1963年建。北体育场南面偏西。<br>222号楼 25号楼后平房 1951年建成,政府拨给。<br>223号楼 23号楼后平房 1951年建成,政府拨给。<br>224号楼 11#锅炉房,在湖南队北面,23号楼南面。1951年建成,政府拨给。<br><div><br></div><div>上图:<font color="#167efb">北体育场</font></div> <font color="#167efb">原学生第二食堂</font> 哈军工学员食堂 <font color="#167efb">文庙,军工图书馆</font><div>501-512 号楼 图书馆用房。其中502、503号楼为军工自建,其余为政府拨给。<br>513 号楼 实验室仓库<br>514 图书馆厕所<br>515图书馆厕所</div><div><br><div>1926年,哈尔滨文庙破土动工。于1929年11月落成。1946年哈尔滨医专、194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1952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均用作图书馆。现在则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524、525(号楼) 小平房</font> <font color="#167efb">小平房与军工水塔。</font><div>518号楼 水电班工作房 在水塔的东北。</div> 水池。位于31号楼后,现新7栋北边。现已拆除,建为哈工程大学绿化中心。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请记住这里的一草一木,今天的景物将是明天的历史,将会是我们一生的记忆。军工!军工!永在我心中!</fon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哈军工纪念馆的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感谢哈尔滨工程大学老年晨练队的队友们的无私帮助。</p><p class="ql-block">感谢吕树华同志提供宝贵资料和照片。</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感谢原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关注与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