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哲科思维——听薛校长课有感

阳光天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5月14日,在热烈的掌声中,薛校长家庭教育中的哲科思维课正式开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薛校长围绕“我们为什么焦虑?”“如何做好家长?”“怎样提升孩子成绩”三个问题,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结合案例地娓娓道来,家长们听得频频点头、恍然大悟,还不时报以热烈掌声。</span></p> <p class="ql-block">  薛校长首先以提问的方式,摸排了家长们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普遍心态,结果发现焦虑问题普遍存在。</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焦虑?</p><p class="ql-block"> 薛校长给出的答案是:不能达到达到目标的期待和不可实现的紧张情绪。</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工作和生活都会给我们带来焦虑。“总想要比别人更好。”许多中国孩子从小被培养了竞位意识。进入社会之前,孩子们需要经历无数考试、筛选、分流,最终进入高等教育金字塔里的不同高度。孩子们早早学会的,是通过排名确认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为什么焦虑?这个问题让家长陷入沉思。</p><p class="ql-block"> 在薛校长看来,主要有五个原因:</p><p class="ql-block"> 一是独生子女输不起。独生子女意味着他(她)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整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因此被不可避免地寄托所有期望。</p><p class="ql-block"> 二是网络的误导。随着网络传播的加快,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方式贩卖焦虑、各种炫耀攀比,使家长每天都处于极度焦虑之中,生怕孩子落后,生怕输在任何方面。</p><p class="ql-block"> 三是不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个问题主要来源于家长,给孩子施压过大,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你已经左右不了孩子了,你说的话他们开始不听了,尤其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接受的知识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时,家长的教育理念可能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p><p class="ql-block"> 四是不切实际的高要求。现在孩子的兴趣班和课外辅导班非常多,压力非常大。有的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家长偏要他去学钢琴,最后孩子有抵触情绪,失眠甚至厌学。孩子没有适当的情感发泄渠道,以至于抑郁、自残等惨痛的教训发生。</p><p class="ql-block"> 五是来源于同事、亲戚、朋友间的攀比心。别人家的孩子学霸,自己家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考不好?</p> <p class="ql-block">  从哲科思维来看这个问题,如何才能缓解家长们的焦虑?</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薛校长认为应该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和获得幸福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薛校长看来,我们培养孩子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普通的幸福人!一次考试的失利,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其实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体魄与人格、审美的雅量与情趣、思辨的头脑与远见、豁达的心胸与态度,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也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所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p><p class="ql-block"> 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悦纳自己、悦纳孩子,不攀比、不抱怨,懂得抱怨是幸福的天敌。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问题的时候,多改变自己,从家长自身改变入手,进而影响孩子,学会与问题和平相处。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 第三,培养亲社会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助人为乐,从帮助别人中收获幸福。</p><p class="ql-block"> 第四,要多运动,培养运动能力和爱好。</p><p class="ql-block"> 第五,是最简单但或许也是最难的事情——常笑。这样可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让一切变得阳光和积极向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而对于如何做好家长?薛校长给出的建议是“好家长应该学会用心陪伴、平等交流、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并施加影响”,最终的目标则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用心陪伴、平等交流、尊重孩子、影响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洞察力,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去,注重细节,让孩子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中捕捉、激励、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发展过程中,孩子这种投入、执着、拼搏、进取的精神,一定会迁移到学习中来,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孩子有什么兴趣,我们是否及时的捕捉到,是否给予了关心、关怀和激励,是否呵护好了这种向上的力量,是否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span></p> <p class="ql-block"> 薛校长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培养起阅读的习惯,给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父母带头读,二是不经意中交流、让孩子逐渐品尝到阅读乐趣,三是通过每年家庭读书公示表等进行制度约束。</p><p class="ql-block"> 至于怎样提升孩子成绩?薛校长给出了九条建议:</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要学会客观评价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能力、基础、方法、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指定客观目标,避免目标过高,孩子努力后达不到,导致在不断的否定中成长;同样也要避免目标过低,这样不足以激励孩子不断挑战自我从而得到进步。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来客观指定目标,以保护好、呵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提升成绩从小处着想,抓细节。例如,平常心、不奢望、不攀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第三、正确看待课外培训机构,杜绝不良习惯的滋生,以效果为导向。第四、允许孩子犯错,不呵斥、不转嫁,要存敬畏之心。第五、学会睡前反思,从而激励孩子不断提升自己。第六、学会课堂做笔记,自己做的笔记永远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第七、坚持问题不过夜,学会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求助老师、同学、家长等,避免养成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全盘崩溃。第八、善于捕捉学习、生活上的一点一滴的小进步。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无趣,孩子们正处在身体迅速发育、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还要面临中考巨大的压力。作为家长,我们要做有智慧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善于发现、捕捉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进行鼓励、分享。第九、家长要与老师达成共识。家长与学校老师高度统一,充分相信老师,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养成善德敏慧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教育这场漫长的修行,不只孩子要学习,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薛校长在哲科思维课的最后再次给家长们分享了育儿中的辩证思维,建议家长们在实践以上经验的同时,同样要多学习,并推荐了电视剧《小舍得》,以及王东岳的讲座,把握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度”。</p><p class="ql-block"> 家长面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就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有时候需要学习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教育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太多了。孩子们就是一张白纸,他们阳光向上、听话懂事,同时也很敏感。长大能成为什么人,和家庭的教育培养息息相关。正确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管教和放手之间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走向自己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听了薛校长的家庭教育讲座之后,我想引用鲁迅于1919年发表于《新青年》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所以我们和孩子要接受一个事实: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人一生要做到三次妥协:第一次,发现父母是普通人;第二次,发现自己也是普通人;第三次,发现自己的孩子其实也是普通人。终有一天,我们带着年少时不普通的梦想归于凡人。</p><p class="ql-block"> 薛校长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竟然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作为家长,真是醍醐灌顶,学到了很多,也正如薛校长最后所说,希望今天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用平常心代替焦虑、学会发现孩子的小进步,用陪伴、鼓励、欣赏代替高高在上、一味批评,相信孩子就会越来越优秀,家庭、社会也会越来越幸福。</p> <p class="ql-block">文案:黄烁妈妈</p><p class="ql-block">图片:陈芦天奇妈妈</p><p class="ql-block">编辑:陈志轩妈妈</p>

孩子

家长

校长

培养

焦虑

学习

教育

幸福

学会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