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剪”——后山制剪

fan来了

宣纸、宣笔是泾县由来已久的名片。还有手工制伞也是。而不为熟知的是制剪,后山村的“后山剪刀”被誉为“天下第一剪”,它因为宣纸技艺中的剪纸工序而存世,开始主要以方口沉重的宣纸剪为主,而后才出现了普通剪刀。据记载从宋朝末年并逐渐发展成熟,并在19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如今,手工制剪虽显颓势,但是任然后人坚守着这门古老的传统制剪工艺。 后山村的老工匠俞宋桃,今年54岁了,在村里坚持用古法制剪的艺人里,算是‘后辈’了。少年时俞宋桃进入当地剪刀厂,学习手工制作剪刀。俞宋桃回忆,80年代时是真兴旺啊,这份工作也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然而,可以显而易见的是手工剪刀厂却走“下坡路”。后山剪刀也慢慢被机械化生产的剪刀所替代。  剪刀厂倒闭后,大部分人纷纷转行。俞宋桃回家务农一段时间,但是他觉得放弃自己的手艺可惜。“几天不打剪刀我浑身就不舒服,听不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我耳朵就痒痒。”于是自己在家开起了一个人的剪刀作坊,每天依然叮叮当当敲打着“后山剪”。<br> “后山剪刀”的制作其实不简单,煅坯、雕弯、镶钢、淬火、打磨等多道工序,师傅粗中有细,完全靠经验选钢、凭眼力熟火、以技艺锻造,千锤百炼才能使剪刀硬可断铁、软可剪棉。 <br><br>  由于年老体衰,俞宋桃每天工作次数随之减少。带徒弟成了他工作的重心。目前,有四五个年轻人跟着俞师傅学习剪刀制作。每做完一把剪刀,俞宋桃都不忘在上面打上钢印“后山”二字,表明剪刀的“出身”。“当人们看到这两个字时,就会知道后山剪刀还没有消失,依然有人在制作。”俞宋桃说。  2014年5月,“后山剪刀制作技艺”被安徽省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俞宋桃也被命名为“后山剪刀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