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俩口心血来潮,想着有生之年,趁着腿脚尚行,游遍号称天下第一的神州景点。既然敢称"天下第一",肯定有其独特之处或过人之处,游览之前理应做足功课,了解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以使游览之时能有独特的视角,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p> <p class="ql-block">天下之行始于足下,先从身边的"天下第一"游起。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宜于出门。换乘4辆公交,最后一公里乘坐简易三轮,历时两个半小时,终于来到齐鲁第一古村——章丘朱家峪。</p> <p class="ql-block">朱家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历经几百年之后,她依然保存着古时候的风貌?为什么如今人们仍然趋之若鹜,游人络绎不绝?朱家峪的生命力、魅力何在?读书籍、查资料得知,缘由在于她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于历史文化同现代文化的传承契合!那就从文化的角度去观赏审视吧。</p> <p class="ql-block">一到朱家峪景区,门前右侧三、四十米处并排列着三个碑,分别刻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AAAA级景区"。再往前一看,一个古香古色的礼门映入眼帘,上书"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12个红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子大门,向远方眺望,三面青峰隐隐,文峰、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自然环境幽雅。朱家峪东南西三面青山环抱,北面是广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师椅上,村口在北。朱家峪给人的感觉: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独好,风水极佳。</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石板古道往村里走去,发现自明初至今,朱家峪虽历经六百年沧桑巨变,仍完整的保存了原来的建筑格局,古风古貌。古村为梯形居落,上下盘道,高底参差,错落有致。朱家峪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那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蜒起伏,幽深静谧,扑朔迷离,常常让我这个初来乍到者找不着北,但是却让我感到这座村子的先人懂得顺其自然,没有破坏环境,改变地貌,人与自然是多么地和谐,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再看民居的建筑风格,青砖黛瓦,紧凑小巧,同地理环境混然一色、融为一体。同南方的古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派迥然不同,朱家峪朴素天成,绝无奢华之气,亦少了许多脂粉气。即使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也不追求排场,院井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在质朴中多了些书卷气。祠堂、楼阁、圩门等也都体量不大,巧妙地躲藏在绿树、山石中,给人以一种神秘之感。</p> <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山是骨架,水是血脉,那么朱家峪二者俱佳。据导游介绍,全村共有圣水灵泉、长流泉和半井龙泉等大小泉眼、古井20余处,雨水丰沛时泉涌成溪、成河,顺势而下,向北穿过整个村子,也给这村子带来了灵性。我顺着主古道前行,身边古井不断闪现,耳边泉水叮咚作响,真是赏心悦目。中午农家乐就餐,喝的就是那甘甜清洌的山泉水。</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朱家峪,觉得她的路桥也很有特色。从进村的第一道门开始,便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山石铺就的古道中央,嵌有两溜大块青石,形似铁路,村民们形象地称其为“双轨”古道。早年村里就规定,走路必须靠右行,两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这与今天的交通规则不谋而合。走到村中央,看到在一株古槐树西下侧,有两座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青石拱桥,上下皆可行人走车马,大雨时,桥下亦可行洪。桥身青石垒砌,不用灰浆,虽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依然坚固如初。有专家说这是现代立交桥的雏形。如果说这是经高人指点、体现了“天人合一”人文情怀的话,那么村里的其余30余座大小桥梁,则体现了村民们的审美情趣,特别是村里八大景之一的“坛井七桥”。在村东南山下、井畔小河之上的东南北三面建有七座小桥,而且拱桥、板桥形态各异。水盛时桥畔村妇洗衣、孩子嬉闹,宛若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一座小学横亘眼前,上书"山阴小学",进入门去,《十二条校训》历历在目,教室里课桌摆放整齐。再往前走,见一女子学堂。这是1932年,由开明人士朱连拔、朱连弟创办的,是中国农村地区较早的女子学堂,设一个班,学生廿余人,孙吉祥(女)为先生。古老的朱家峪村,在章丘率先提倡女子教育,难能可贵。清末至民国年间,本村私塾,星罗棋布,达17余处,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如今,在朱家峪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私塾,是一个紧凑的四合院,右边是厨房,左边是书房,正对着主人的居室的则是一座两层的藏书楼,它的主人朱逢寅,因为教出了两个有名的举人,被皇帝赐予了明经进士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私塾、小学、女子学堂,文昌阁、进士故居、赵氏书屋……无一不显示着朱家峪浓郁的教育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农家乐午饭后継续往上游览,左侧上方见一"朱开山旧宅",走进一看原来是电视剧《闯关东》的主人公原型所居老屋,屋内存设同剧中场景基本吻合。《闯关东》热播,形成了闯关东精神、闯关东文化。村里一进门左侧新建了一个《闯关东文化展览馆》,午饭前刚刚参观过。馆中以图片、实物、雕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以朱开山为代表的山东人民闯关东的历史,以及所表现的勇闯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说:山东人自古就有敢闯新路的传统,历史上一些山东人闯关东就闯出了一条活路。</p><p class="ql-block">朱家峪成了影视拍摄基地,除《闯关东》外,还在此拍摄了《老农民》《黑白往事》等,多位文人墨客也来到此地留下墨宝。</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一定要把朱氏家祠介绍给美友们。家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初年,分内外两院,院内现存高大百年桧柏一棵,依然生机勃发。祠门正上方镶嵌"七星图",似北斗七星,据说是文运之标志,又名"文运图腾"。祠堂正屋内有明清至民国期间朱氏家族名人简介、朱子治家格言和家训。家祠是朱氏家族祭祖之地。旧时,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朱氏后人聚祠堂内祭祖,“入堂思敬,肃然致衰”,祈求护佑,“非敢谓光前裕后,实不忘报本追远”。</p> <p class="ql-block">据《章丘地名志》,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后改称富山峪。明洪武初年,朱氏家族自河北枣强迁到该村。因“朱”为国姓,据考该村朱氏确与朱元璋同一脉系,便攀上高枝改村名为朱家峪,遂认朱良盛为本村朱氏一世开基祖。算起来,距今有60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章丘朱家峪,犹如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书,一本丰富的民俗文化书。从远处的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儒家文化,风水文化至后来的建筑文化,交通文化,教育文化,家教文化,生态文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朱家峪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走近朱家峪,回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归真、访古、探幽,一饱眼福,感悟人生。</p><p class="ql-block">朱家峪不愧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不愧是"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p> <p class="ql-block">一个只有600多年历史的小小朱家峪就让人自豪自尊,文化自信;那么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怎么能不使人更加充满文化自信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