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说的就是诸葛亮。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差别。</p> <p class="ql-block"> 书中的诸葛亮:《三国演义》在“隆中决策”这一篇里写道:“孔明曰:‘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万古之人不及也!</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诸葛亮: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我只能用8个字形容:政治天才,军事庸材。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去世的十五年里,诸葛亮并非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始终身处前线,整天研究排兵布阵的军事家,实际情况是在蜀汉政权的建立时期,诸葛亮主要从事外交和政务方面的活动,充当政治家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他出使江东,成功与东吴结为友好盟约,消除了刘备政权东部的隐患,为政局的稳定以及蜀汉政权的建立谋求到了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在征战中,诸葛亮常常承担着巩固后方的重任,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政务处理方面过人的能力。然而从三国历史的大局来看,蜀汉是一个战败之国,许多战略上的失误与战术上的败笔,也都与诸葛亮有关。如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拒谏失街亭,大意失荆州不是关羽的错,而是诸葛亮不作为的结果;拒谏失街亭也不是马谡的错,而是诸葛亮用人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不管诸葛亮是个天才还是个庸才,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不被我们所忘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