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进全市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展示阅读教学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全市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工程观摩研讨会在潍城区潍州麓台学校召开。</p><p class="ql-block"> 寿光市小学语文教学团队在周金春主任带领下抵达会议现场,开启一场盛大的阅读能力提升盛宴。大家认真学习认真记录,纷纷感慨收获颇丰,不虚此行。</p> 观摩课上习真章 <p class="ql-block">首先潍州麓台学校的徐娟娟老师执教《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推荐课,徐老师以猜图片看真假引出科普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接着看封面,认识作者米·伊林,再以“科学大求真之真假游戏”这一新颖有趣的环节展开三个片段的阅读,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兴趣有了,这本书的巨大的影响力更是吸引着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去读。但徐老师并没有立刻放手去读,而是和学生共同探讨出三个阅读小贴士,将阅读方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阅读中。徐老师的推荐课环节完整,并能及时跟进星星评价,让学生不仅喜欢上读,而且也学会了怎么读。</p> <p class="ql-block">接着寒亭区实验小学姜亚文老师带来《一波三折显人物》的写作课,姜老师采取组文阅读教学策略,选取了三篇具有典型事例的文章《刷子李》《两茎灯草》《顶碗少年》,通过发现三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总结出描写人物特点的三种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一波三折,又以折线图方式重点探究一波三折,最后学以致用,以运动会或家中小宝宝两个情境,运用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完成写作折线图。姜老师以深厚的课堂把控能力,将学生头疼的写作课上的充满趣味。找对了方法,写起来自然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诗人”,在顾佳琪老师的班里,我相信了这句话。顾佳琪老师执教的《童诗里的问号》通过一问一答、趣味问答、关联问答,一次问答之旅就将老师们无从下手的诗教课上得饶有生趣,孩子们化身一只只小蝴蝶,对着柿子树问答,对着夏天问答,将诗意童年诠释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展示课后,顾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诗教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做法——“五步创作”教学法,写诗并不是深不可测,并不是高在云端,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一切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慢慢累积,给孩子一个充满诗意的童年。</p> 经验介绍得真经 <p class="ql-block">潍州麓台学校的颜洁老师、峡山二七一双语小学的郑语涵主任、潍城区实验小学的张进兰校长分别做了学校在阅读推进中的经验介绍。潍坊教育学科研究院王志全主任做总结发言,三所学校在阅读推进中各有亮点,扎实有效地推进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p> 专家报告获成长 <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作家肖复兴老先生就小学阅读与写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指导。在小学初级阶段,教学主要内容是识字、阅读、写作。老师在指导写作中,主要从说、看、读、改四个方面逐层递进,符合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从而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说:每次写作先别着急写,先让孩子练习说,要说得明白、生动、不啰嗦。</p><p class="ql-block">看:帮助孩子看世界,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是范范的看。从一朵花、一棵树、一只虫子开始,比如到公园里观察叶子,练习说话,什么叶子像什么。再例如在生活中体会寒冷的写法,用生活中的细节去写,而不是罗列四字词语。</p><p class="ql-block">读:老师指导阅读,推荐阅读贾平凹的《盐汤面》进行模仿性阅读,先学会模仿,再进行创作。还要有针对性阅读,比如季羡林的《夹竹桃》,帮助孩子将摸不到的东西抓在手中,学会想象的写法。还有汪曾祺的《黄油烙饼》,体会感情的写法,不是单纯写情感,而是通过细节自然流露情感,这才是高级写法。</p><p class="ql-block">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老师教学生改作文的方法,多次互改、自改,文章才能成形。</p><p class="ql-block">肖老师的报告,真是醍醐灌顶,为写作指导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先是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三年级语文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1.找出最奇妙的一处景象。2.学会将这些景象组织起来的方法。3.从平常事物中发现奇妙的景象。在第一个环节,边朗读边体会,完全将课堂还给学生,第三个环节以生活中常见的叶子为观察点,启发学生去发现它的奇妙。李老师的整堂课轻松自然,潜移默化,学生参与度很高,最终课堂的达成自然取得很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课后,李老师做了《把握课程年段特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报告。“心中有课程,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教师要有课程意识,系统把握课程内容,李老师分别以一到六年级的课例详细解读了如何讲好每堂语文课。李老师立足于全国语文教学,旨在均衡基础教学质量,这样的教育情怀让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学习很快结束了,但阅读教学路的思考研究仍在继续!前路虽漫漫,这两天的学习让路途越见明朗,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领每一个孩子在阅读中找到闪光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