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那些令我们心醉的日子

童心依旧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别说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多少个风雨的日子,我们就这样,手牵着手,不经雕饰地走过。我知道所有的记忆终将尘封,而你们微笑的面容也将被风雨洗擦得模糊,只是,梦中也将永远有你们温馨的旧影。知道你们给我的关爱,纵在千世以后,仍是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一&nbsp;&nbsp;&nbsp;陈晓丹</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nbsp; 早就想为我那久别的高107班写点什么了。前些日子,当你们嚷嚷着要搞高中毕业20周年聚会时,我才意识到,我与我的107已阔别20年了。高107班是我高中教学生涯的处女秀,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以最原始的“抓阄”方式“抓”到了高107班,任班主任并教语文课,开始了与你们的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nbsp; 那时的高中生活比现在自由得多,我们107班就更潇洒了,除了读书,还有不少“好玩”的事儿:春天踏青、夏天远足、冬天赏雪。秋天也没闲着,中秋之夜,我们班的文学青年约了同年级的诗友,怀揣着月饼爬到校园后的花果山上,爱玩的爬山吃饼、多情的赏月吟诗。“今宵共拜嫦娥仙,月隐广寒,酒香一心。露夏友评诗论文,品康桥韵,寻离骚影。他年共登报国程,忆一心阁,露夏诗吟。待风骚你我共领,屈原志摩,也觉稍逊。” “从来没有想过/那个迎风独舞的月夜/有一天/会成为一段流泪的回忆/那个月光下温柔含笑的你/会引出一串串尘封的泪滴/就像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一个清秋节/需要我独自面对/会有这样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而身旁没有你”。“夜的深处/清秋的月/高高地/悬在天空/携着一片/永远舍不了的乡愁”。“从古至今/一切凄楚而悲切的声音/一切骚动不安的寂静/一切行云般飘渺而感人的风景/全都/囚禁在月色古林/默默感化/一秋秋叶落/几回回苔青”。怎么样,很有韵味吧。后来,这些诗句都收录入了诗词集《露夏》。</p> <p class="ql-block"> 《露夏》的诗词作者们</p><p class="ql-block"> 尽管20多年过去了,可那溶溶月光下的年少轻狂,浪漫诗情,仍然让人心醉,以至于我在深圳与你们的班长杨吉勇在畅饮美酒之后,还泪光闪闪地回忆着那曾经走过永不再来的满是诗情画意的夜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和在深圳工作的 杨吉勇、</p><p class="ql-block"> 彭斌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可最有味的还在后头呢,我班的文学青年们将他们及诗友的中秋夜所吟之诗收集起来,命名为《露夏》,居然以一元一本的售价在校园销售一空,居然还有“粉丝”来预定加印诗集,这绝对是俺校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举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刚接手你们班时32岁,而立之年,热爱文学,以能在报纸的角角落落发点“豆腐干”为荣。恰好在接你们班之前,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诗歌一首,得奖品若干及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奖金,那叫一个激动,恨不得让你们全变成文学家。于是,你们高107班便成了我的这个文学梦的“实验田”,我利用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职务之便,带你们搞采访搞社会调查搞课外创作,主编校刊《晨光》选编班级优秀作文办手抄报,参加辩论、演讲、诗歌创作、朗诵及各级征文比赛,终使我们高107作文高手云集:7人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6人在全国性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拿过大奖,4人的6篇作品收入《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佳作选》等4部文学作品集,那真叫一个牛啊!&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可若你认为高107班只是一群光会舞文弄墨的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班的体育功夫也十分了得,高一时是年级亚军,高二时便成了冠军。我班的“四朵金花的”4×100米接力,彭斯的100米、200米都是稳夺金牌的项目。此外,罗丽蓉的跳远,张明勇、周小军、陈繁荣的男子中长跑均威风八面,实力不俗。夺冠之日,俺班扬眉吐气,准备鸣炮庆祝,后考虑到大庭广众之下不便张扬,便发扬我文学大班的特长,办了一期《通往冠军之路》的摄影专辑,从入场式到夺牌瞬间,图文并茂夺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 &nbsp;上图左一为罗丽蓉、</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一为彭 斯</p><p class="ql-block"> 高二校运会后,转瞬间进入高三,对文能出书拿大奖,武可校运摘金牌的107高考前景如何,说实话我心里不大有底,因为数学是俺班的软肋。可天助我也,那年的湖南高考改革力度不小,第一科目组(文科)居然不要考数学,于是俺107班如释重负,真可谓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如龙在渊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u>初</u>高考录取难度极大的情况下,共取本科7人,大专23人,录取率仅低于集年级精英于一体的理工尖子班。我班的高考语文也大放异彩:班平分列湘西州第一科目组第一名,成了湘西州文科的状元,我也因了你们,得到记大功浮动工资一级的奖励。不能不说,这里有侥幸的成分,但我们107的努力与才情亦是不可否认的!</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20年前,陪你们一起走过了高中三年,如今能表现我们即将相聚时的心情吧:“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份无怨悔的心情/是因为总相信多年以后/有那么一天/在你经历了太多太复杂的尘世后/会偶然地想起我/总这样希翼着/期盼着/一个平凡的日子/在过尽千帆浪迹天涯之后/你会怅然地回首/看到往日的时光……/或许还有些淡淡的留恋吧/那么/我是不是也该/含泪地骄傲一回?”</p> <p class="ql-block">&nbsp;左二为《多年以后》作者宋莉</p><p class="ql-block"> &nbsp; 你们无疑是深爱着107的,你们留在《同学录》上的数十篇留言,“出镜率”最高的就是“107”。</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07班总是要出些人的!”班长杨吉勇的开场白便有点毛主席语录的味道,事实上,107班舞文的、从政的、经商的、搞科研的均有不错的业绩。接下来,便是“107永存”、“107永恒”、“永远的107”、“写入生命的107”、“所有的感情倾注于107”、“107是50多颗真诚的心串成的”、“愿107在我们心中永存”、“愿107的每位成员能留片107的天空。”&nbsp;“107不仅仅是一个过程,一种经历,107是我们共同的名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是的,“107”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和特定的符号,是一曲扣人心弦的青春恋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也是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你们对“107”充满真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你们的班级活动照片、你们的铅印诗集《露夏》,你们的那本原版的《同学录》,你们写给我的信寄给我的贺年片,记录你们大学录取情况的笔记本我珍藏至今,还会不时地从那些泛黄的照片、信件中拾取107那写满光荣与梦想的如歌岁月。&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nbsp; 30年前的诗集《露夏》</p><p class="ql-block"> 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倒更喜欢“多年的父子成兄弟”这一说,因我始终将自己定位于你们的邻家大哥的角色上,很享受接到你们问候的温暖!&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记得有位老教师曾告诉我,一次半夜他突然接到一个千里之外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学生只是问了一句老师你还好吗,便使这位当时正为烦事扰心的七尺大汉泪流满面。我也曾在半夜一点多钟接到一个电话,只听到电话里有几个人在轮番讲话可又听不清楚,正纳闷间,电话那头有人告诉我,几个107的学生正在长沙街头唱酒叙旧,说着说着就讲到了你,他们有好多年没见你了,很挂牵你呢!放下电话,感动良久,能让几个千里之外的酒醉之人挂牵,那是一种多大的情份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在我们很快就要相聚了,期待看我们早日相聚,微笑握手,共叙往事,为107和彼此深情地祝福吧!</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再聚首</p>

你们

高班

我们

杨吉勇

电话

高考

相聚

多年

作文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