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话说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长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晨起,细读记录老战友李旭光一月文化生活的《早春二月》,蓦然间“成长”两个字浮上心头。在人们的日常理念中,春天的草木萌发谓成长,孩童的身心发育叫成长,青年人的历练淬火称成长。而老年人似乎和成长无缘。我倒是觉得,老年人养生、健康长寿的前提是: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更新,观念的与时俱进。是生活的充实,精神的愉悦,身心的修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才能心境澄明,安神淡泊,以从容笃定的心态面对老年的岁月。所以老年人同样需要成长,需要把学习作为一生的任务。您觉得是这样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辛丑正月二十于素素朴斋(王长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也说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旭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昨天上午十点,长海兄发文,就我的《早春二月》发表感言,读来不由使我感慨万端!《早春二月》,晓艳妹妹帮助我辑合的日常所思、所悟、所书、所言。也包括期间的阅读生活,和手机随拍。刚开始时,还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辑成,主要是我自己的东西。后来,网络上交流多了,频率、丰富性不断增加,附文(图)、附件也随之增多,也就不完全属于我个人。当然,需要我把推文抄送(文件用语)给妹妹。由她去编辑、命题,包括配图,配乐,再度向媒体和新媒体推送。自然是占用了妹妹许多本用于文化与休息的时间。日子久了,不惟集腋成裘,重要的,还是长海兄所说的“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说缓慢,尽管少有社会范畴的价值,毕竟在总体判断,还应该肯定。长海兄点评,由春生万物,之于孩童,青年,到老年人三个阶段的学习,又由学以致用,归结到学以修身、学以怡情,学以入时,即触于时代。虽只是寥寥数语,所用殷殷之情,都使我久久无以平复。但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我的《早春二月》,就不只是汗颜、羞赧。妹妹收入其中计有二十条,主要的是读典,攻书,以及散见于与战友们交流中的感言。尤其是与战友们的交流,每每给我心灵以触动,又等于是对我的考试,启发并促成为新一轮学习、研究、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算起来到今年,我实际上退出职业生涯已经十年。十年中,时间等要素,主要分与儿孙,做岭南塞北迴旋。另一方面,则单只是为完成自己未了心愿,用于临帖、读典和辽金断代地方史学习研究上。所幸有各路好心朋友相助,或每每小有进步。其中书法、摄影、历史、写作方面导师,都是国手,且亦师亦友。所差的,只是我个人总是心有旁鹜,用功不苦,加上生性愚钝,天资欠颖,“成长”进步依然有限,不能让那些关心、帮助我的恩师、恩兄、挚友满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年来,我曾经就长海兄所说的“成长”,尤其是老年群体的成长,有过一些随笔。我有一位朋友曾对我说过,北方的葡萄树,仲秋后必须择时“去心”,即俗话说的“掐尖”。其实,许多植物人工栽培时都须“掐尖”。北方葡萄掐掉尖后,主要是将不可能在入冬前完成木质化的枝条切断。而将节省下来的养份,用于枝条变粗,根系扶壮。蒙古族诗人牛汉,曾有一首诗,感叹于西部地区一些树的根。因为总是不停地被砍伐,这些树不得已把本该用于枝叶生长的营养,转而归于根部,从而形成巨大的块根。这都有类于一个人结束职业生涯,走向生命完成。退下来的时光依然需要学习。即便是从生物界“基础代谢”角度,人们也离不开学习,但是,就我个人的经历,特别是过去的早春二月,我所发生的“成长”,既根植于网络社会,特别是战友群沃土,以及亦师、亦兄、亦友的战友。而长海兄关于“成长”的这番话,对我来说,蕴涵在鼓励中的,更是点拨和期待……。(旭光2021.3.5于广州)</span></p> <p class="ql-block">图:张国政、木森</p><p class="ql-block">文:王长海、李旭光</p><p class="ql-block">编辑:张国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