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2日上午,邓莹源名师工作室成员南枫小学陈燕副校长、浈江区实验学校谭海珍及黄玉华导师带领青年教师来到黄金村中心小学进行本学期的第五次跟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环节一是陈校上一节《体积单位》的示范课;环节二是课后评课。</p> <p class="ql-block"> 活动首先是由陈校上一节《体积单位》的示范课。课堂在分享学生的学情前测中开始了,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知识,从而慢慢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请学生按照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猜测体积单位有哪些?由此,推理出了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随后,陈校请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把1立方厘米表示出来。然而学生发现这种方法不行。于是陈校追问:你有更好的方法把1立方厘米表示出来吗?学生发现可以用学具做一做。学生用准备好的橡皮泥和小棒等学具,四人一小组把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模型做出来。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把如何做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模型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并且感受了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大小。之后陈校再让学生说一说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概念,再在学具篮里把提前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模型找出来并观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 在做搭1立方米模型之前,陈校先请学生说一说需要提供什么工具?并思考需要多少把尺子?由此引导学生发现靠墙搭1立方米的空间只需要3把1米长的尺子搭长、宽和高,就可以知道1立方米有多大。紧接着请学生靠墙搭一搭,并说一说搭的过程。搭好之后,再请学生去站一站1立方米的空间,能站多少名学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随后请学生说一说1立方米的概念。最后请学生说一说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给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对比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陈校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紧密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本节课的尾声,陈校用微课帮助学生拓展了立方毫米的知识,之后给学生讲授了立方千米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拓展了国际计量大会会标,并解释了国际计量大会会标为什么没有体积单位。</p> <p class="ql-block"> 本次跟岗活动的第二环节是对陈校《体积单位》示范课进行课后评课。本环节用世界咖啡模式,分小组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和学得如何有目的地进行研讨。接着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整节课先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从而让学生推理出体积单位,由猜想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概念,通过多次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模型去验证它们的概念,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中,深刻感受了它们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小,并理解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这节课还非常值得让我们学习的地方是陈校对学生的态度很亲切,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表扬学生时很具体、到位,用表现好的学生去激励其他学生。听陈校这节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陈校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并寄语青年教师,通过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再到观摩示范课,最后课后评课整个活动,青年教师后续自己能生成出“好课”,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撰写人:叶丽兰</p><p class="ql-block">校对人:陈燕 谭海珍 黄玉华</p><p class="ql-block">审核人:邓莹源 陈海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