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了,在这五彩缤纷的假期,我要自由自在地在书海中遨游。 我参加了凤凰书城举办的21―365阅读成长活动,坚持每天读书,并在凤凰书城签到平台上签到打卡,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我给大家推荐几本我最近读的书,相信你们也会喜欢的。 第一本 我张开双臂拥抱快乐的暑假,在这个缤纷的假期,我要在书海中快乐地遨游,汲取更多的营养,哈哈,想一想就开心,赶紧把我放假前借的《这就是元史》这本书拿出来看吧。
我喜欢读历史,春秋时期的孔孟,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大汉之王刘邦,唐代的李世民……我都读过,但关于元史的书还是第一次看到,元史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感觉比春秋战国时期还要遥远。作者在这本书里全景式地展现元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画,叙述了一个朝代的兴亡成败,让我了解了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位领袖。 第二本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薪火相传,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联和诗词对声调、格律有严格要求,种种省律启蒙方面的著作便应运而生,《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种。
反复诵读《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不仅能受到良好的音韵格律熏陶,还能从中体验到传统中国的自然与人文世界,其中的地理、风物、鸟兽、花木、器具、人情,莫不亲切动人。 第三本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海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本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内容简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在北京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小英子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这部作品1983年还被拍成电影。 第四本 作者简介:
比尔·布莱森,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从1973年起,在英国居住20年之久,任职于《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 内容简介:
《万物简史》是一部有关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普名著,作者以超常的智慧、幽默风趣的笔法,结合有关现代科学的发现,勾勒了自然的演化史和人们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
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也能够读懂《万物简史》,作者满怀对少年儿童的爱心和对科学的敬畏,对原著进行了精心的改写,保留原著的精华,用简洁、流畅、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同时增加了400多幅与内容珠联璧合的图画,成就了这部《万物简史》 (少儿彩绘版)。
这里有许许多多老师讲不到却令人好奇的东西,比如:人是从地球上第一批动物演化而来的吗?一个人的DNA有多少个亿的密码字母?一个普通身材的成年人,躯体怎么可能包含着30颗氢弹爆炸的能量?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规律,是从北美洲的单人纸牌游戏中获得了灵感;达尔文为蚯蚓弹起了钢琴,是为了研究声音和震动对它们的影响;发现第一批陆地动物鱼甲龙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学家贾维克居然数错了手指、脚趾的数量,还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让别人看…… 第五本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1),原名元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最终写成《水浒转》。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第六本 作者简介:
斯·奥台尔(1898-1989),出生在西部开拓时代的洛杉矶,那时野兔比居民的数量多得多。童年时他的家庭几经搬迁,有时搬到小岛上,有时搬到与墨西哥交界的山里,那里曾经是西部印第安人聚居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奥台尔的大部分小说,都与拓荒者、印第安人有关。奥台尔还是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作家,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好莱坞最早的一批电影精英中的一员,他是一名电影摄像师兼技术编导。 内容简介:
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有野狗在决斗……以前,在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了捕猎海獭的阿留申人的杀害,后来离开这个岛到东方去居住。他们离开时,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她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援救的船只到来。她独立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鱼用具,与野狗斗争,历尽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最后获救。 第七本 作者简介:
曹文轩,男,1954年生,江苏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内容简介:
雪儿是坡娃从狼群里救回的一匹小马驹,它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过着宁静的、和谐的田园生活。战争爆发了,雪儿被抢征走,留下了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日本军官看中了雪儿,想驯服它。但雪儿不肯,它心中唯一的主人是坡娃。由于它的抗拒,它沦为了拉战炮的战马,不得不忍受母子分离,遭受种种凌辱。同时遭遇不幸的,还有处在日军炮火下的野狐峪村民。经历战火和苦难后,坡娃终于带雪儿回到了野狐峪,但雪儿身上的火印,却成了终身耻辱。 第八本 作者简介: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对台湾甚至大陆发生深远的影响。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儒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
内容简介:
龙应台“人生三书”,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目送》中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