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兰露儿(王丽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不要失去最初的信任</p><p class="ql-block">晨读,读博尔赫斯的小说,我感觉我的头脑变成了好多碎片,放弃阅读。我开始仔细观察班里的男孩女孩们。还有一个月就中考,一个胖胖的男孩,白得要挤出牛奶的样子,他的眼睛迅速眨巴眨巴,粗黑的眉毛跟着跳跃,心思却一点都不在学习上。看着几个戴着大眼镜框子却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的女孩,我感慨眼镜已经和满腹学问没有丝毫关系。</p><p class="ql-block">路过花园。这个初夏的季节,三叶草疯狂的开着它们洁白的花儿,有一株品种独特的月季吸引了我。几头玫瑰色花朵,花瓣硕大紧密地包成团,那样结实而魅力四射,我伤心而遗憾地想,这些花儿也拯救不了那一个个被可怜的父亲或母亲殴打的灵魂,他们小丑一样游走在目标明确的人群。</p><p class="ql-block">家庭本应是实施因材施教法最好的地方,反而出现很多恶劣家庭教育的受害者,如何能适应这单调激烈的学校教育?如何在自己的成长路上独当一面?</p><p class="ql-block">最近,毕业班几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思考,更加觉得和孩子的沟通,要平静而充满信任。</p><p class="ql-block">有两个女孩一轮模拟测试后不来上学了;一个原本可以很优秀的男孩沉浸在情绪里,自暴自弃,彻底放弃了学习。</p><p class="ql-block">到底怎么和自己家的男孩女孩交流?尤其是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或者让我们恐慌焦虑他们的未来的时候。</p><p class="ql-block">男孩的爸爸应该是脾气暴躁,经常拳头相向,两个女孩的妈妈一个溺爱,一个对女儿超级不信任。</p><p class="ql-block">其实说到底,三位家长对孩子都是不信任的。男孩的家长不仅不信任孩子,他的焦虑也充分暴露了他的不自信;溺爱孩子的家长更是不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剥夺他们试错的权力;对老师明确表示自己女儿不能信任的家长,已然与孩子有了很深的隔阂。我也想知道,她的世界观里还有多少不需要怀疑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当然,他们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也了解不够,但是我相信,假如家长不失去最初的信任,一直坚定地相信孩子,应该不会导致现在这样恶劣的状况。</p><p class="ql-block">2.多观察,相信,帮助</p><p class="ql-block">在儿童乐园玩耍,丫丫爬镂空的编织绳索,边爬边自我鼓励,“我可以,我可以做到。”孬孬瞟了一眼,纯粹路过,然后滑滑梯去了。</p><p class="ql-block">我也看到有带一个孩子的妈妈,鼓励孩子去玩需要更多一点勇气才敢玩的器械。在以前,我也会引导大女儿去玩有难度的设施。现在我却也不是特别着急引导。</p><p class="ql-block">我继续观察儿子玩耍的轨迹,他在看到自己特别有兴致的设施时,即使有点难度,他也会努力攀爬。</p><p class="ql-block">后来,我问儿子,“你怎么不过绳索?”</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害怕啊”,儿子回答时非常坦然,并没有因为妹妹不怕却自己害怕而惭愧。</p><p class="ql-block">当他看到妹妹爬绳索并自我鼓励的视频时,他也受到一些鼓舞,我也顺势鼓励了一下下。</p><p class="ql-block">他说,“那你下次再带我去一次呗。”</p><p class="ql-block">在财富广场再次遇到那种设施时,他爬来爬去,自己体验了好多次。</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想到,当初看到妹妹爬绳索时,孬孬并没有勉强自己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我认为那种状态是对的。</p><p class="ql-block">这个简单的小事件其实也是充满了考题的。</p><p class="ql-block">家长对于龙凤胎很容易会产生比较的错误行为,并且我们也经常容易对男孩寄予更高的期望。当男孩表现出胆怯时更容易造成家长的焦虑。</p><p class="ql-block">近来,三岁多的龙凤胎经常会犯错误。比如把纸质钱拿到手里玩,然后撕碎;把细管状的玩具掰断;把爸爸好不容易安装好的蹦蹦床毁坏栏杆等等。</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孩子把人民币撕碎时,爸爸反应有些激动,孩子也有些害怕,为了不造成更坏的情况,我赶紧过去处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我把人民币拼好,平静地说,“钱是不能撕的,撕坏了就不能买好吃的了;书也不能撕;像手机等比较贵重的东西更不能摔,不能损坏(这句话对某些大人也是有启发的吧)。之前你们不知道,没关系。现在知道了就好。”</p><p class="ql-block">即使这样,龙凤胎还是沉默地躺在蹦蹦床上好一会儿。他们是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就是犯错误的过程吗?</p><p class="ql-block">非常庆幸,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些讲的比较好的绘本。像《犯错误,没关系》、《我害怕,我不敢说》这样的绘本很多,都是关照孩子们心灵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些绘本视频。</p><p class="ql-block">当然,遇到孩子任性固执等情况,家长还是要坚守底线的,绝对不能纵容溺爱。能做到温和而坚定更好,不能的话,发了脾气,事后也要有冷静的交谈、补救,让孩子知道自己会一直被爱。</p><p class="ql-block">3.多与孩子聊聊天</p><p class="ql-block">大女儿跟着我上下班,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会有大约半个小时的特殊时光。我会经常和她讲我刚刚阅读的书,尤其是阅读的收获。有些工作或者生活、学习的思考也会讲。各种话题也都会涉及,包括教育、人际交往、哲学、文学、心理学等等。甚至我还会和她聊,我应该怎样解决我面临的一些生活和情绪的困难,怎样权衡利弊。比如,我若是逼他爸爸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我们会吵很凶的架,这对我们家来说得不偿失。不过总体来说我们讨论的更多的话题还是开阔而开心的,会有很多的收获。</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会边开车边和大女儿谈论陈美玲的教育法,陈美玲说,美国是一个注重个体意见的国家。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别人,不会表达自我见解的人不为他人所信任。仅仅是迎合他人的话,通常会被认为是个“什么都不会思考的无能者” 。我还告诉她,美国的很多大学录取学生时,不仅要看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还要看他们体育、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情况,鼓励大女儿全面发展自己。</p><p class="ql-block">大女儿也和我分享她可以参加合唱的喜悦。她说,想要参加合唱,要举手起来唱首歌,由音乐老师来裁定是不是被录取 ,她很开心,还没有唱完就已经被录取了 。 她还为自己的好朋友声音条件很好,却不积极参与活动而感到惋惜。她会谈她的老师,她的同学,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p><p class="ql-block">她放学路上,也是我下班路上,这个时刻本来就轻松愉快,所以我们很享受这个交流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大女儿九岁,我感受到她长大很多。前段时间有个讲红色故事的作业,需要录视频上传。当我看到那个作业时,说实话有点犯愁。因为以前有过类似作业,虽然她也兴致勃勃,但是录得次数多了,她也会不耐烦,这时候我也会失去耐心。</p><p class="ql-block">令我惊奇的是,这一次我一点也没有操心。她只是借用我的手机,然后就自己躲到卧室里。后来我发现她已经把视频按要求发到班级群里,并且我的相册里多了一张拼图。是删除相册里的十几张视频图片的拼图,并且插入了文字,“为了能录一篇好点的作业,得付出多少?”后面加了一个可爱的小表情。</p><p class="ql-block">另外一件事,是上周末她第一次主动地把衣橱里的所有衣服都拿出来,分类整理了一遍。而这以前也是换季时我的工作之一。</p><p class="ql-block">孩子是我们所生,难道孩子不应该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吗?我也要感谢我的大女儿,我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4.生活的大船</p><p class="ql-block">我感觉,家庭教育,归根结底是考查家长自己是否自信、是否信任孩子。家里一摊烂事,家庭关系一地鸡毛的时候,家长身心俱疲,三观大厦都有动摇,如何做到从从容容?与孩子的沟通很容易变得单一而粗鲁。</p><p class="ql-block">地球一直在转动,为什么地球上的人跳起来还会回到原处?伽利略做的“萨尔维亚蒂的大船”实验。他假定一艘大船的船舱内有人,船舱关闭,船在平稳地行驶。这时,人们在跳动后也不会掉落,而是会回到原来的位置。我们所处的地球实际上与这艘船相似,人类与机舱中的人们也相似。</p><p class="ql-block">地球几乎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因此地球上的人们由于惯性而绕地球运动,人们无法感觉到地球在移动。所以一个家庭也应当像这艘大船一样,匀速转动,左右两边也不歪不斜。如此,家长才容易情绪恒定,孩子们才能获得更高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事实上,生活充满了变数,“萨尔维亚蒂的大船”只是一个为了做实验而进行的一个假设,真正的生活大船都是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甚至还会遭遇风暴海啸。</p><p class="ql-block">有的人会问,既然家庭都糟糕透顶了,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那就破罐子破摔吧,还怎么做到从从容容?</p><p class="ql-block">其实仔细思考一下,大多数家庭陷入危机,源自不够从容;而不是出现危机才导致不从容。大家把顺序搞颠倒了。</p><p class="ql-block">而当家庭出现危机之时,也正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时。家长作为生活大船的船长首先展示自己的力量,不管是经济危机,还是情感危机,即使被打击得一败涂地,也要给孩子展现一个不屈不挠的你,或者能屈能伸的你,或者一个智慧宛转的你。甚至可以向孩子示弱,与孩子一起同舟共济。不放生活,不放弃自己,不放弃配偶,不放弃孩子。</p><p class="ql-block">其实,很多家庭并不是因为大风大浪才“放弃”了孩子,我说的“放弃”不是肉体上的抛弃,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很多家长都是在育儿的漫长细节中,在无数次的亲子“战斗”中,失去了对孩子的信任。他们不再相信孩子是聪明的、勤奋的、明事理的,是充满希望的。他们忘了,家庭号的这艘大船,自己才是船长,不论孩子有多“呼风唤雨”,都应该记住自己的角色,坚定的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从容不迫。</p><p class="ql-block">乔希.西普在《解码青春期》中说,适应力强的孩子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孩子与给予他们支持的父母、看护人或其他成年人之间保持着至少一种稳定、忠诚的关系,身边至少有一位支持鼓励他们的父母、看护人,或其他成人。这种关系能针对孩子的个人需要做出及时响应、给予支持、提供保护,从而减少孩子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干扰。这种关系同样会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关键的能力——比如计划能力、监督能力和调控能力——这些能力能够让孩子对逆境或顺境做出适当的回应。</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感觉做到相信孩子,也应该算从容了。不论发生什么,亲子关系仍然健康发展,孩子的心灵也反而因为经历了些事情,更快地成长,未来还是阳光灿烂。即使自己的事业发展得很好,孩子的心灵崩溃了,家庭的大船也如同支离破碎。</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从容,很难,但很重要。惊涛骇浪中,我们一起前进,相信孩子,相信自己。</p><p class="ql-block">——2021.5.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