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赶往肇兴游览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寨,我们离开凯里市,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下午5时到达黎平县城,可此时早已没有发往肇兴的客车了,眼看已是黄昏,让我们一筹莫展。</p><p class="ql-block"> 正好,客运站前还停着一辆小面包车,便试着向坐在车内的司机询问,黎平县城附近有没有侗寨。他说,离这40多公里有个地扪侗寨,也是很不错的,不比肇兴侗寨差。“地扪?”这名字感觉有些特别,问他如何写?他说:“地是土地的地,扪是踢手旁加一个门字。”我说“那是扪心自问的‘扪’”。这侗寨的名字让我们充满好奇,于是问他可否送我们去。他说要150元。我们说你还得送我们回来,今晚我们要住在黎平县城的。结果他表示200元即可。为了能亲眼看到侗寨,于是我们坐上了他的小面包车,前往地扪侗寨。</p> <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小面包车飞奔在起伏的公路上,我们也急切地想快点赶到地扪侗寨。终于在茅贡乡的公路边,看到一块书写着“地扪侗寨”的指示牌。离开公路,开始转入崎岖狭窄的盘山小道,沙石路面的乡村小道,坑凹不平,大约颠簸了四五公里,忽然一座像风雨桥廊的牌楼出现在眼前,司机说,进去就是地扪侗寨了。</p><p class="ql-block"> 这里一面临山,视野开阔,周围青山逶迤,到处是碧绿的水稻田,这时虽已是黄昏了,原本阴翳朦胧的天空竟忽然云开一线,豁然开朗,露出灿烂的夕阳,四处被辉映得一片金光。山坡下,好大一片瓦屋相连,檐甍相接的村寨,在密集的吊脚楼间,一座侗族特有的鼓楼鹤立鸡群般挺立在夕阳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侗寨了。夕暮中,只见淡青色的炊烟,从瓦缝间袅袅升起,融入岚气中,散发着萦氲的气息。苍翠蔟拥的凤尾竹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依山环护着村寨,像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地扪侗寨,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鼓楼和廊桥的尖顶,映出鲜明的侧影,水稻田里也不时闪烁着霞光。沿坡道下行,峰回路转,不觉中已走进寨中。一下子身临这古老的村寨,还有点恍惚,没想到,没能去肇兴看侗寨,却意外走进这座隐藏于大山深处,尘封了千百年而很少为外界所知的侗寨。</p><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有着鲜明侗族特色的鼓楼,这是所有侗族村寨的标志,重檐自下而上累迭而起,高高耸立。鼓楼周围错列着密集的木屋,均显褐灰色,许多板壁已经龟裂,早已褪去木材的本色,一根根粗壮的木柱,支撑起这些吊脚楼,留着风雨侵蚀的痕迹。寨内街道曲折,巷陌纵横,溪流遍布,随处可见身着侗族服饰的老人和妇女,还有四处玩耍的孩子,让人感到地扪侗寨的生气。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都露出好奇的神色,不知是何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 路边,竖有一块地扪侗寨游览示意图,看了示意图,才知道“地扪”的含意。地扪,在侗语中为“原生地”之意,象征为泉水源头,村寨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元末明初,一支侗族的祖先看中了这块依山傍水,溪河穿流,远离尘嚣的地方,便定居于此,安居乐业。几百年来,逐渐繁衍生息,发展成拥有五个自然寨,1300户的庞大侗寨,他们习惯称着“千三地扪”。地扪侗寨有如此悠久的历史,难怪目击之处,到处留着沧桑的印记。寨中共有三座鼓楼,最大的模寨鼓楼,气势宏伟,在寨民心中为“千三”之根,建寨之源。鼓楼呈宝塔型结构,逐层收缩,飞檐翅角,并彩绘有花鸟图案,精美华丽,是侗族人聚会议事和文化活动中心,如逢侗家节日,寨民会聚集于鼓楼前,成为歌舞欢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寨中还有好几座风雨桥,原来,在五个自然寨前都建有这样的桥,横跨于溪河之上,为寨中的居民接龙脉,配风水,同时为路人遮风避雨休憩歇息,也是年轻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种全木结构的桥建有廊和亭,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和飞檐翅起的角楼亭,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雕刻有人物、山水、花卉或兽类等绘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我们走进一座题有“双龙桥”的风雨桥,桥柱两旁书有对联,彩绘着英武披挂手握长剑的男子和同样执剑的盛装女子,虽不知何意,但感觉一定是有故事的,他们斩妖驱魔,护佑村寨平安。尽管彩绘已斑驳褪色,但那传神的人物形象和流畅的服饰线条,仍不失遗韵。那副对联也因年久剥落漫漶,无法辩读,一定是祈求五谷丰登和丰衣足食之意。</p> <p class="ql-block"> 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每一座桥,都在讲述侗族人走过的历程。我们走近时,看到两个村民们正悠闲地坐在桥拦的长椅上,抽烟聊天,小狗在旁相伴,时有村民从廊桥来来往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这桥上走过。风雨桥是侗寨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个只有侗族人才能切身感受,而外人体会不到的温馨。地扪侗寨山水相依,吊脚楼前就是水稻田,门前绕阡陌,满目稻禾青,行走其间,能闻到秧苗的青涩之气。随处可见汩汩清泉,流淌于房前屋后,这是地扪人取之不尽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时分,寨中的孩子们都已放学,许多孩子赤脚在溪水中玩耍,其中还有不少女孩子,有的玩筑坝堵水,有的在水中摸石头嘻闹,乐此不疲。还有几个男孩走在稻田埂上,不时弯腰在水稻田中掏挖,看样子是在摸鱼或捉黄鳝。原来地扪人还在沿袭侗族农耕文化的传统,学会了稻田养鱼,也让孩子们有一手捉鱼的本领。这情景,多像稼轩笔下“大儿锄豆溪东,二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低头卧剥莲蓬”的村居画面让人喜欢。</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乡村孩子在溪水中无忧无虑地玩耍,让我们好一阵感慨,虽然他们没有城市孩子那种优越的生活和物质条件,但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回忆故乡时,一定会骄傲说,我生长在一个美丽的侗乡,那里有青山环绕,有晶亮的溪水,有许多小伙伴,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快乐童年。可我们城市里的孩子,除了蜗在家里无休止地做作业,玩电脑,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他们会有多少快乐童年的记忆呢?</p> <p class="ql-block"> 寨中很少见到青壮年,大概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不时可见侗族妇女身背孩子,或牵着孩子在田边地头走动的身影,也时有一些妇女身背柴禾,挑着刚采摘的蔬菜与我们擦肩而过,她们毫无怨言地扶老携幼,挑起生活的重担,这也成为许多边远地区乡村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原来我们想,如果游览时间太紧,来不及游遍地扪,就找一家旅馆住下,感受一下侗寨生活也好,可没见有一家旅馆,连商店也很少见,可见这儿除了居住于此的人外,基本是与外界隔绝的,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大山的深处还藏有如此历史悠久的侗寨。</p><p class="ql-block"> 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态,不停地拍摄街道、水稻田、古老的吊脚楼、溪河上的风雨桥、华丽的鼓楼、山坡上的凤尾竹,那些开心玩耍的孩子和侗族妇女、老人也都进了我们的镜头,除此之外,我们没再见到一个游人。</p> <p class="ql-block"> 地扪是侗戏的发源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侗族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唱山歌,吹芦笙,跳芦笙舞,他们没有受到过多世俗的侵扰,延续着前人淡泊的生活,简单、舒缓、宁静,构筑了地扪的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访时,不逢节日,整个村寨平静如初,尽管我们没能听到悠扬的侗戏和大歌,没看到优美的侗族歌舞,但脑海中也能想象出,节日期间,在鼓楼下,盛装的侗寨人围在一起欢乐的热闹情景。现在,这座侗寨正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不少人慕名而来一探究竟和采风,就连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听说了这美丽的侗寨后,前些年也到这里来体验生活,后来她以《时光边缘的村落》为题,向世界介绍了这座原生态的侗寨。她写道:“地扪,一个尘封千百年的贵州山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淳厚、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子骥难寻避世地,渔人偶入桃花源。”走进地扪侗寨,如置身于一幅古朴的画图,仿佛空间在转移,时光在倒流,重新回到陶渊明笔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年代,让人记住在黎平的大山深处,有这么一个古老的地扪侗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