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之不忘,防患于未然,——洛阳市第六中学举行防灾避险疏散演练

燕之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span></p> 关于防灾减灾日 <p class="ql-block">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紧紧围绕<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5月12日上午,</span>洛阳市第六中学举行了师生地震避险和应急疏散演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安全办和德育处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细致地制定了此次演练活动方案,提出严格要求: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遗失物件,防止踩踏事件;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演练前,班主任和工作人员动员会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王利峰副校长任演练总指挥。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熟悉地震避险和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的环境条件,阐述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层楼的楼道口、安全通道都有教师负责。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响彻校园,各楼层负责领导、老师提前到达指定岗位,指导各班学生弯着腰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从安全通道口疏散,有序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区域。队中有教师维持秩序和应急疏导,学生没有惊慌失措地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随即各班主任清点人数,并逐级向上汇报,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集合完毕,德育处李宝宝副主任对此次演练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他强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校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span>学校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希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学们能把演练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坚持下去并成为一种习惯,珍爱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次应急疏散演练,学生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观念经受了考验,班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升华,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全校师生基本了解了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掌握了应急疏散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大大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技能,夯实了安全基石,确保学校的平安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于立燕</p><p class="ql-block">图片:李 静</p><p class="ql-block">审核:韩世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