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新老师执教组内教研课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p class="ql-block"> 5月13日,张军新老师在机器人教室执教《变速的风扇》。综合组全体老师参与听课评课。</p> <p class="ql-block">  课上,张老师带着同学们复习了运用VJC软件用编程语言控制电机驱动风扇转动的知识。运用教室的风扇控制面板讲解风扇变速的流程,同学们分组谈论,编程并运行。</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讲解了通过添加按钮检测传感器的程序设计及运行。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编程运行。</p> <p class="ql-block">  张碧莹老师认为:这节课以掌握技术为目的,任务驱动为主要方式,学生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方式表现出了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良好的使用和操作习惯,整节课通过设计程序,添加设备,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激发了创新思维,了解了每个模块的作用,通过实现风扇变速的改变,体会到人工智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邓荔老师表示: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通过课件的清晰展示,让学生们了解程序控制风扇的流程,进一步掌握变速风扇的设计和运行方法。学生们全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体现了课堂交还给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巡视课堂,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按钮检测传感器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张曼罗老师说:“这节机器人课,马达控制风扇,让学生的头脑、眼睛、双手一起飞速运转。程序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三档控制变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探究中自然提升。”</p> <p class="ql-block"> 陈杰庚副主任表示:张老师课堂教学层次条理,以生为本。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小组合作学习得当,掌握了变速编程的知识,只是个别小组在制作“风扇”装置时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 张靖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寻解决方法,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通过了解设计程序、添加设备,从而掌握变速风扇的设计和运行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尹莎老师说:“张老师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有利于学生完成。师生互动多,交流反馈及时。教学内容上难易适当,由浅入深,条理清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在动手实践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切实地将学生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p> <p class="ql-block">文字:景纯</p><p class="ql-block">图片:李根</p><p class="ql-block">审核:任安丽</p>

风扇

学生

变速

小组

老师

张老师

学习

合作

这节

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