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法、题字

李满堂

<p class="ql-block">满清政府从东北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是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皇帝。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书法很有造诣的一代宗师。可是,他把山东济南趵突泉的“突”字上面少写一个点儿。把西安碑林的“碑”字少写一撇。把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第”字写成草字头。</p> <p class="ql-block">清朝后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两江总督刘坤一,在扬州平山堂里面的一块匾额上题字是: 风流宛在,其中“流”字少写一个点儿,而“在”字又多写了一个点儿。</p> <p class="ql-block">更夸张、更奇葩的是代表中华文化地标,圣人故乡山东曲阜孔府的大门两边的门联上,竟然也出现两个错别字。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中的“富”字少写一个点儿;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中的“章”字下面一竖直通天上。</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为厦门大学题字中的“门”字少写一个点儿,而“学”字又少写了一个土宝盖儿。</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禁要问,难道说这皇帝、圣人、封疆大吏、书法名家、大文学家都没有文化,写的都是错别字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些所谓的错别字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通假字或异体字。所谓通假字,是指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所谓异体字,是指同规定的正体字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如上面康熙、鲁迅所写的字。二是具有特殊含义的造字。如上面刘坤一所写的“风流宛在”,为什么“流”字少写一点儿,而“在”字又多写一点儿。人家的意思是说,当官的要少一点风流,多一点实在。再如山东孔府大门联为什么“富”字少一点儿,而“章”字下竖直通上边,其意思是“富贵不出头,文章可通天”。三是真的写错了。但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因为一旦写错了,可以重新写,没必要非得写出来,再装表好,又挂出去,让别人贻笑大方。</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就算是同一个字,用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的书写方法写出来都不一样,再加上通假字、异体字、特殊含义字等,它们放在不同地方就代表不同意思,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切记,我们不知道的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更不能自以为是、轻易否定别人。如果这样,恰巧暴露出我们自己的无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片: 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3日于辽源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