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接渡镇前屋小学】“营造一个家 温暖一所校”———记接渡镇前屋小学再次接待来自景德镇的客人掠影

洪林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渡镇前屋小学地处接渡镇的最南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便利。可是景德镇建筑设计院的余献荣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周利辉一行人等,今天又来到了前屋小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他这个学期第二次来走亲街往。在余书记他们心里,前屋小学俨然是该单位的一个远亲,自从该单位2019年开始到前屋村委会扶贫以来,已多次来看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而且每次绝不空手,不是空调就是电脑,今天又带了一批贵重的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都说礼尚往来,而这些客人从来不吃一顿饭,甚至不喝一口水,这绝不是前屋小学的老师不通人情,而是这些客人把这家亲戚看作至亲,不分高低贵贱,更不讲繁缛的礼节。今天张校长作为东道主,又一次经历了待客之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余书记今天专程送来了一批价值不菲的厨具,有吸油烟机,有消毒柜,还有两套餐桌椅。前屋小学有300名学生,近20名老师,可谓是个大家,都说家大业大,无奈家底贫薄。余书记他们通过村委会干部对前屋小学这个远亲的家庭状况也是了如指掌,他们就想尽其所能的帮助前屋小学营造好一个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见到远方来的客人,而且是备了厚礼而来的客人,张校长赶紧邀请客人们去办公室坐坐,谁知被客人婉拒:“不行打扰孩子们上课。”这些客人直接去了厨房,张校长说消毒柜大了,客人说不大。看到厨房还是烧蜂窝煤,客人说,要换煤气,吸油烟机要注意安装的位置,避免对着教学楼方向排放油烟。发现厨房没有灶台,只摆了一个老式蜂窝炉,客人说要打个灶台,铺个地面,钱他们来出。旧餐桌撤出,小小的食堂摆上两张新餐桌,家的感觉一下子浓了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客人们不厌其烦的为这个家出点子,张校长内心里又感受到一份浓浓的亲情,他无以回报,只能请客人喝水,谁知客人伸出有力的手按住了张校长的手,说他们都自备了水。张校长东道主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把客人领到学校的文化墙前,面对“一块怀表”、“一根扁担”、“一点灯光”、“一张车票”,客人们极为欣赏。引起了心灵的共鸣———东道主在努力的为下一代植入红色基因,客人致力于把党的温暖传递给辛勤耕耘的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乡土”文化是前屋小学竭力打造的校园文化,在“田园风、乡土情”文化墙前,客人们对自己的乡土回味,溢于言表,主人和客人心灵间距又拉近了一大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