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镇:家门口对标交流,共同学习办实事

魅力姚店

<p class="ql-block">  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轰轰烈烈展开时,南泥湾镇有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主动为镇域内百姓搭建乡村振兴桥梁。5月12日,镇党委按照片区划分组织各片区内行政村支部书记进行相互交流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南泥湾镇南泥湾村的党员活动室,九龙泉村支部书记艾克瑞,听取了南泥湾村支部书记李海平全面流利的述职报告后,赞叹不已,同时表示对南泥湾村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和其它各项党建重点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亮点表示肯定并准备进行主动学习。鉴于南泥湾村将要打造成为的“党建红色村”的实情,三台庄村年轻的支部书记高新成表示极度羡慕。在座谈上的发言中,他谈到三台庄及九龙泉村作为同类型典型的拐沟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短标和不足,希望村组发展能受到镇党委更高程度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在看到南泥湾村热火朝天的金银花种植场面后,支部书记们都感慨不已。党建红色村的建设,不仅是党史红色资源的挖掘,同时也是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南泥湾村作为359旅当年垦荒发展的核心区域,不仅有“第一块稻地”的红色资源,同时也有刘宝斋红色家风馆建成后教育资源便捷分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泥湾村摒弃原种植玉米的传统,去年主动试种葡萄,今年试种金银花是其迈出乡村振兴步伐的勇敢尝试及主动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举措,也是抓住南泥湾大开发建设机遇,为村民们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同富裕的蓝图描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南泥湾稻地故事</i></b></p><p class="ql-block"> 1942年春,延安发大水。罗章时任359旅政委,见水大,他萌生出种稻想法,并报告旅领导。副旅长苏进和旅供给部主任何维忠商议后,提议由罗章带领359旅供给部战士们治地打坝修渠改水田试种水稻,同时带领小分队从江西老家带入稻种开始耕作。没想到种植当年水稻喜获丰收。于是1943年南泥湾将广袤的沼泽地改良成水稻田,开始大面积耕种水稻。曾有种植7000余亩的最高纪录。 1943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罗章同志题写了“以身作则”的奖状,他的事迹和奖状一并刊载于当时的《解放日报》上。359旅在南泥湾种植水稻成功的奇迹为南泥湾成为“陕北好江南”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为重要内容的南泥湾精神现实说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刘宝斋红色家风馆</i></b></p><p class="ql-block"> 刘宝斋红色红色家风馆是侯秀珍老人及家人自费修建的,馆内主要以359旅九团九连副连长刘宝斋及战友们当年生产生活的历史照片布展,同时陈列部分当时的战士们使用过的实物。刘宝斋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要求留守在南泥湾讲述大生产时期的故事,从1949年开始为国内外记者游客讲述直到1984年去世,她去世后,儿媳侯秀珍接过公公的接力棒继续讲述南泥湾故事,时至今日。刘宝斋红色家风馆建设是南泥湾镇将红色文化传统和革命基因的天然优势结合,是扎实推进家风馆阵地建设,打造红色家风培育示范基地,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p><p class="ql-block"><br></p>

南泥湾

红色

刘宝斋

家风

建设

党史

种植

试种

办实事

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