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呑土吐金”——月记窑,是陶土蜕变化“蝶”的港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假期中,我于5月3日,同仙游作协的同仁,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一脚踏入“中国陶瓷之乡”——德化县。葱茏的绿野舒怀,不知名的花儿养眼。虽已是初夏,然阵阵侵入鼻的淸新空气,却还带着春的气息。这一刻的我,就如一只放飞的蝴蝶,振奋地扑闪着五彩的翅膀,在这个闻名遐迩的窑乡自由飞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时候读过的悯农诗中,那个“脸向黄土背朝天,汗流一地”的农民,及父母冒着霜风暴雨下地的“农耕图”,让我对所有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及滋养万物的土地,一直心存敬意。是营养的五谷杂粮蔬果,让我们的生命得到保障。是香甜可口的饭菜,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是晨昏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让我们品尝到辛勤劳动后甜美的果实。是大地母亲的慷慨,让我们过的活色生香——让人陶醉的泥土芬香,来自无边的田野。怀着对泥土的深情,对劳动者的敬重,带着好奇之心,循着那一股若有若无又特别的泥土芬香,十步,八步……近了,近了,“月记窑”,我来了!——这“逛窑子”的新奇,怎就让我如此迫不及待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德化原始青瓷,于3800年的夏商时代,在三班镇辽田尖古窑熊熊的柴火中诞生。</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94, 93, 93);">德化瓷烧制技艺作为手工技艺类项目,也于2006年正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 25, 25);">柴烧是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烧窑技法。当我</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靠近三班镇蔡径村月记窑这座始于1619年,距今400多年历史——唯一持续用传统柴烧的龙窑,思绪仿佛早已穿越至明清时代,与历史对话。我相信,有一种美,能够与时光抗衡,不会让时光呑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或因是假日,已成为德化陶艺创作和陶瓷文化文流的月记窑,人满为患。目光穿过拥挤的人群,让我注目的是,窑头的窑目里,火红的柴火焰,把坐在炉前添火的烧窑师傅——那张朴实而又微黑的脸,映染的红彤彤的,还泛着淡淡的光。我盯着汗水淋淋的烧窑师傅,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那微驼的背影,有一种劳动者勤劳又朴素的美。炉前沉默的烧窑师傅,认真地往炉内投柴火控制火势注意炉温(炉温要达到1370℃)。烧窑师傅专注烧火的样子,让我想到怀惴美好愿望的少年。(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突然跃动着小学课文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的那束亮光)。热情的火,让人温暖,又给人带来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依山而建的月记窑由窑头、窑室、窑尾组成。进入窑室,顺着33个阶梯拾级而上,全长竟有46米。两侧阶梯还各分布33个窑目供添加柴火用。其间还有7个窑门供装窑、出窑。第一次亲近龙窑觉得很新奇,绕了2圈还兴致勃勃。尤其是正在燃烧的窑目,让我双目发痴,神思飘远。泥土,不止能让万物生长,还是动物、植物生命的根本。泥土,还能与灼灼的烈火共舞,“浴火重生”,如蛹化蝶,之后“飞”进千家万户,(甚至飘洋过海),与我们亲密相对,唇齿相亲,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此刻,陶土的芬香在窑室中洋溢。谁说,只有“真金不怕火炼”?从憨憨的土本尊,蜕变成各种姿态万千,形式多样精美的陶器,有大自然的恩赐,有设计者的智慧,有经营者的心血,也有烧窑师傅的用心。(那一簇簇的火苗,是让陶瓷新生的关键,火候的把握要恰到好处。)月记窑延续400多年的烧制历史,是无数人用智慧和汗水来谱写传承的——“作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我们德化的陶瓷品质好,畅销到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个当地的大叔,骄傲地对我们说。周围响起一片赞叹声,掌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见我们依依不舍地围着窑炉转,渴望又好奇的眼神一直粘着密封的窑炉不放,憨厚的烧窑师傅被逗笑了:“烧窑很讲究,这窑内所有的陶瓷制品,是用事先焙烧好的匣钵装好后再放进去的。这是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遭污染使瓷有瑕疵。点一次火,要烧一昼夜。现在不是开窑时间,你们今天是看不到这窑里的新瓷”。很温馨的解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你们错过昨天的精彩,如果昨天来就好了”,怕我们失望的月记窑窑主,忙打开手机中的视频让我们看。原来,5月2日,已有403年历史的月记窑,举行点火烧窑仪式。今年还是首次点燃窑火。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先是德化瓷古法烧制传承人冯淸芳祭拜窑神林炳,祈愿窑烧顺利,瓷成品率高。接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蕴玉瓷庄第三代传人苏玉峰朗诵祭文,完成祭典。随着,90岁的邱双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与苏玉峰大师、月记窑品牌主理人苏瑞厚等人手执火把,把火投进窑口的窑膛内,点火仪式就此完成。之后,由烧窑师傅两班倒,隔半小时点燃一个窑目,直至33个窑目点满,瓷器烧成品为止。虽然我们不能现场感受这种传统、隆重的点火仪式,但看了视频,还是大开眼界长见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望着历经百年沧桑,外形平淡无奇却又经久不衰的月记窑,心潮澎湃:月记窑,你400多年的持续燃烧,不知道让多少陶土经受火的考验,从这里蜕变成“蝶”,华丽转身?你为本土创造了多少财富让“靠土吃土”的乡人得到辛勤劳动的报酬过上好日子?——能让陶土涅槃重生“呑土吐金”为当地民众造福的月记窑龙窑,你,真不愧是德化千年柴烧窑炉的活化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顺美陶瓷生活馆,陶瓷的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月记窑神秘的面纱,终于在顺美陶瓷生活馆轻轻地揭开。我们身上浓浓的仙游红木香,被瓷器散发的“泥土香”冲淡。宽阔的陶瓷馆楼上楼下都是陶瓷精品。实用的生活用品如餐具、碗、杯、碟、缸、坛、盆、碗、茶具等。用于装饰的艺术风格瓷器有花瓶、花斗、仕女等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瓷画等。工业陶瓷如建筑(卫生)陶瓷,如砖瓦、排水馆、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儿童玩瓷,动漫的、神话的、动物、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所有的人,都沉醉在顺美陶瓷馆这个精美、多姿多彩的陶瓷用品世界里。硬瓷、软瓷、骨瓷,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瓷器精品,让我们迈不开腿。每个人都被自己喜欢的瓷品吸引,我们十几人的队伍,在不知不觉中被“美瓷”击散。冲向美瓷区,我怀抱精致瓷瓶,痴望瓷“美人”。对面,闺蜜窝进茶具堆,手棒瓷碟,还在东寻西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亿加瓷板画创作中心,让陶瓷成为艺术品,在艺术的殿堂上发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来到亿加瓷画创作中心,我们的感官立即被浓厚的艺术气氛包围。墙上挂着一幅幅用木框固定的瓷画,人物、花鸟、山水,内容丰富,色彩相宜,线条流畅。不细看,或者你只当是艺术精湛的国画。展示台上,更是精彩叠现。各种精伦绝美的瓷品,有的价值不菲,适合收藏。有价值的瓷画,是在烧制一半的瓷器上,请名画家绘画,画好之后再放入窑内烧制成品。同行的吟长一直鼓动我去拿个碟,在碟内画几只虾去烧制。其实,那时的我,是很心动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致月记窑/灼热的火花/是你澎湃的热情/浪漫的邂逅/是你我注定的缘份/月记窑/你四百多年的静待/换我临别的一次次回眸/无须约定/我踌躇的身影/与你怀惴的美丽/合个影/历史已更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附点火祭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感谢德化县作家协会主席范云英、副主席连江水盛情款待)</span></p> <p class="ql-block">图文作者:余美云,网名虞美人,美术教师。2020年中国纪检监察报莆田通联站特约撰稿人、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莆田市诗词学会理事、莆田市楹联学会会员、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莆田市杂文学会会员、莆田市公益人物研究会理事、莆田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莆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莆田市摄影协会会员、莆田市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仙游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仙游飞山诗社社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