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在线】教学有法,品味诗意

ZKKZ

<h3>  5月12日上午第三节课,我校举行语文教研课活动,各年级的语文老师都积极参加了此次教研。本次为我们执教的是四(1)班的黄硕慧老师,执教课文为《芙蓉楼送辛渐》。<br></h3> <h3>  上课之始,黄老师用带领学生先品读单元导语,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引出单元主题——“感受人物的品质”。<br></h3> <h3>  黄老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解读诗题环节,黄老师真心倾听每一位发言同学的不同见解,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语言亲切,很有亲和力。为了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创作背景,黄老师从作者王昌龄的人生经历入手,再讲述诗人当时被贬官的凄凉处境,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内在意蕴。<br></h3> <h3></h3><h3></h3><h3></h3><h3>  教学时,黄老师通过导入图片,先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雨夜”“芙蓉楼”等具体的意象,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本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间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黄老师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和情景营造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诗眼“孤”所营造的意境,感悟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在指导学生咀嚼、体会、感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试着自学自悟,感知诗歌音乐美。</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  课后,语文组老师进行了评课,师傅团成员们以其他语文教师,对黄老师的课赞许有加,并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 刘旭升老师指出:教学要勇于调整和尝试,在不同的教法之间进行整合,以达到效果最大化的目的。朗读诗是为了更好地悟诗情,品诗蕴。<br></h3><h3></h3><h3></h3> <h3>  师傅吴小军指出:诗词教学的秘妙在于“读”,教师是学生教学的“引路人”,要做好范读,引领学生入诗,让学生“身临其境”,对诗的感情品悟,也就水到渠成。<br></h3> <h3>  一课一得,相信荣光语文组将继续求索,齐力奋进,绽放更多光彩。<br></h3>

学生

老师

语文

教学

芙蓉楼

教研

送辛渐

诗歌

荣光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