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五重境界》宾县第一小学三学年读书汇报

我是琳琳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勤读!</span></p><p class="ql-block"> 5月12日,宾县第一小学三学年开展了《教室的五重境界》读书汇报活动。有9位教师围绕所读书目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读书的所思所感所悟,或叙说案例,或阐述观点,或畅谈体会,分享着读书的收获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刘广会老师介绍了《教师的五重境界》写作背景和书的基本框架</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阶段:教知识</p><p class="ql-block"> 李晓红和周国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第一阶段中的“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意义的”以及“裸分”做了具体讲解。</p><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阶段:教方法</p><p class="ql-block"> 温琳琳老师和孙楠楠老师分别介绍了第二阶段教方法中的“如何使学生个性不被误伤”和“”如何做个不累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阶段:教状态</p><p class="ql-block"> 贾天玉和王娜老师分别介绍了第三阶段中的“专注力”和“如何做一个懒惰的老师”其中贾老师说到如果教师在这种事情上很“勤奋”,很专注,而在交流与沟通上很懒惰,很急躁。那么,学生即便听话了,也是暂时的“恐惧”,达不到近乎彻底的“醒悟”。有一种努力,叫“假装很努力”;有一种勤奋,叫“看起来很勤奋”。</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阶段:教人生</p><p class="ql-block"> 刘玉英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书中所感对第四阶段进行介绍“你以为自己在教知识,其实是在教自己”</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完成这样一种顿悟并不容易,我经历了漫长的渐悟过程。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我作为老师,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当我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阶段:教自己</p><p class="ql-block"> 董雪讲解了第五阶段中的“破框思维”</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而我,也的确朝着育人的目标努力了好几年。然而,在做人这件事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学生的心灵更为单纯,品格更为高尚,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甚至会自惭形秽。有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去教学生做人?与其教学生,还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p> <p class="ql-block">  三学年老师将终身读书的信条作为结束语,大家认为教师不能只会教,更要会学,只有会学才会教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  刘广会老师做最后总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p>

学生

教师

老师

学习

哪些

自己

读书

阶段

勤奋

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