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美好的西遊梦想破灭记(二)续

f保安

<p class="ql-block">从成都川西埧子行进上川西康藏高原,海拔逐步升高,一路上一家两老两小,均不头疼头晕,也不心慌气短,不胸闷咳嗽,不腹脹厌食,不恶心呕吐,不口干舌燥,不胃寒腹疼,也不流鼻血等等,一切看似正常。然而很是意外,唯独75岁老伴过了海拔4298米高山,下到3600多米的新都桥镇住地,一下车就呕吐了。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5月9号)早起安然无恙,正常进食,继续前行。但隨着路程渐远,老伴呕吐频次增多加重。过了雅江县城约二十多公里许,她呕吐难耐只得停下车来,我陪她路边休息,媳妇陪儿子折反雅江县城购买药品。儿、媳俩返回后,我同他(她)俩商定:服药后有所缓解就继续前行,否则就返回。接着我和老伴调换坐位,她坐副驾位,我坐她后面。沿迂回往复的山道爬升到不知名的海拔4600多米高山又降到4000多米的理塘县大平坝。沿途的群山奇景我只能在后车门隔窗玻璃观拍,那种令我不解的奇特怪相,加上老伴的呕吐窘态,不禁心中升起一阵寒荒与凄凉……。穿过理塘县城继续前行到二三十公里处,见老伴呕吐症状恐难平息,儿子当机决断:“打道回府”!这时已是下午5点多钟,至此离成都已600多近700公里。若折返往回,原定夜宿川藏交界的金沙江附近的巴塘县是不可能了,也意味着西藏边境之旅落空。但事不迟疑,生命无价,健康第一,说返就返。儿子立即调转车头朝着回家的路前去。刚起步前行不远就天气大变,黑云压顶,天昏地暗,如入夜晚。雨夹杂着冰粒打得车身叭叭作响,瞬间路面湿滑起来,车速减慢。复达理塘城内,雨加雪变成大雪横飞,电闪雷鸣,令人心生恐惧。刹时车灯被飞雪封冻,大亍上被堵的车虽开启车灯也照不清路面,只能蜗牛爬行。好容易回转到4500多米高山顶时,已是厚厚积雪,白茫茫世界。上坡的车辆轮子打滑前进不了,堵成长龙。我们只能借前车之辙缓慢前行。山坡上可怜的牦牛捲缩在雪地上令人心疼。等返回山谷底部的雅江县城早已落下夜幕,时针指向20点20分。在极窄的城中亍道上穿梭找到县医院。医生说:呕吐是高原反应的症状之一,输点氧,吃点药(颠茄片,胃腹安片),休息休息,好些了再喝点热牛奶增加体力就可上路,但不可再进藏了。21点15分,老伴感觉好些了便离开县城打算去返程的山谷中找合适的住宿住下。苦于夜黑,难寻合心之所,一股脑儿向前走。当谷中螺旋盘绕之路再现眼前时,感觉住宿已无希望,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等到达昨夜住宿的新都桥镇,时针已指12零时,即刻找宿舍住下。天明(5月10号)早起,老伴无恙,住地停电无餐无食。索性上车前往折多山,翻过山口下康定,上雅康高速转成雅高速再入成温邛高速,于15时15分回到家。结束了三天的忘命之行。</p> <h3>西出雅江向理塘县去</h3> <h3>上到4500多米侧看群山,原本绿树复盖的山顶怎么成了黄色的光头?</h3> <h3>远近的群峰都成癞子,不知何来恶魔剃光了它们的头</h3> <h3>目光所及都是如此</h3> <h3>如此景象,在这里的丛山峻岭中还在延续扩大!</h3> <h3>这都是隔着深色车窗玻璃拍的,其实那群峰黄色的光光山嶺被复盖了一层厚厚的黄砂!山嶺上原有绿色的树木被埋没了,这悲剧还在延续,扩大。叫人看了心生寒荒与凄凉!</h3> <h3>一晃而过的去西藏旅游的骑游客,沿途众多,他们的吃苦耐劳,不惧艰险,舍身忘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精神令我敬佩!</h3> <h3>一晃而过,背着行李徒步去西藏的背包客。途中各式各样的去藏者有:走路的,骑车的(自行车或摩托车),推车的或拉车的(车上装行李等东西),开小车的,驾房车的,实在不行了就搭顺路车的。林林总总,各有特色。他们把西藏当作洗涤心灵的天堂圣地,无往而不休!</h3> <h3>放眼望去,就象是高原砂漠一般</h3> <h3>就象在山尖上行走,伸手就可摸到天。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h3> <p class="ql-block">从山顶海拔4500多米下到4000多米的理堂县大平埧。我1973年探亲期满返部,路过理塘进藏,除了少量藏式民居和牧民帳房以及藏庙式的县机关处所,还是一遍大草原平埧,以往的景象不见了。全变了!</p> <h3>穿过理塘长长的公路大亍</h3> <h3>穿西大门出,继续西去</h3> <h3>西出20多公里,因老伴病情不减,立即折返,打道回府。刚调头起步不久,天气大变:乌云压顶,雨雪冰雹变大雪横飞,还电闪雷鸣!一片恐怖景象,令人心惊胆颤!</h3> <h3>冒着风雪,防着路滑,跟着前车之辙奋力爬上山顶,放眼茫茫白雪,一片银色世界。</h3> <h3>被大雪围困的牦牛</h3> <h3>牦牛龟缩在雪地里令人心疼</h3> <p class="ql-block">镜头到此终止。稍后,夜幂降临,视野模糊,成象不清,故中止拍摄。(包括此后的昼夜行驶直到家门的归程都未拍摄)。此时车灯已被冻雪包裹,路面视觉模糊,儿子聚精会神谨慎驾驶。后来雪停风止,夜黑宁静,我们三人静心听着车下路面的嚓嚓声,看着车灯光影中的一切不断从两边退去。离家越来越近,老伴越来越好的喜悦愈发安慰着我们。按照预期行程安排,我们去错那勤布沟停留后,打算再去肖和浪坡看看。因在勒和肖的前沿阵地,我曾参加过1965年10月和1971年12月的针对印军侵略东巴基斯坦(今天的孟加拉国)的边境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行动。浪坡的阵地工事是1964年我在三连参加修筑的。1970年我曾在那里任过副指导员,对那里的山水和满山遍野硕大美艳的杜鹃花心存留恋。5月16日离开错那返回山南住宿。第二天(5月17日)上午去烈士陵园拜祭英烈们。我将肃立在高明成烈士墓前,看着他,和他聊聊天,叙叙旧。我喊他:“老高,高明成!团长同志!起床啦”!“今天,2021年,5月17日,和你同年代当兵的,你的战友,老兵,方保安,从四川攀枝花市去错那返回山南,看你来啦”!“老高呀,想当年为了守卫祖国边疆,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你来自甘肃,我来自四川。你任职在司令部,我工作在政治处。早起一同出操,一同走齐步,一同迈正步,齐声唱军歌。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苑。朝夕相处,如兄弟一般。后来,我到一连任指导员,78年外出接兵,不幸一场大病长达一年不愈,我只好要求转业回了四川。而你仍留在错那坚守岗位,后来当了团长。你用大爱卫国戍边,贡献了全部心血,倒下了,牺牲了。你孝忠国家,舍弃了亲人,可你却说是应该的!是啊,身为边防军人,祖国一旦需要,总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冲向最前沿,哪怕赴汤蹈火,甚至献出生命也再所不惜”。“老高啊,团长同志,你就是这种视死如归的人,你做到了。难怪战友们敬仰你,称你是英雄。是的,你就是战友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仅管你离开战友们已35年了,而你的精神和事迹还常在战友群中传颂,令我们为之感动。你是真正的英雄!是错那边防二团的骄傲,也是山南军分区的骄傲!我向你致敬!向安睡于此陪伴你的所有英烈们致敬”!我举起右手,向高团长和墓园的英烈们敬上久违的庄严的军礼。礼毕,我问老高,“你可知道,熟悉你的战友是多么怀念你吗?有多少战友想来拜祭你,可出于各自多种原因,不一定能到达这里。今天,就让我代表他们看看你,敬敬你吧”!我从衣包里掏出隨身携带的一小白瓷瓶四川特产——泸州老窖,对老高说:“老高,今天我们两兄弟就此干一杯,没有酒杯,就将就瓶子喝,没有下酒菜,就喝寡酒!来!我先敬你”!我拧开瓶盖,把酒缓缓斟到墓碑前的平台上,我怕斟急了醉了他,留下一小口我仰天干了。此时我已泪涌眼眶,止不住流了下来。等了一会,我伸手拍了拍碑肩,对老高说:“老高,团长同志,不打扰你了,就此告别吧!愿你九泉之下安息,愿你在天之灵护佑你的家人和亲人们”!我转身,向高明成的墓挥手告别。离开墓园,心中有种莫名的沉重:老高为何就不能早早回家与亲人们团聚呢?其实答案,战友们都知道。读了以上文字,有人会说:你这是想象记叙,不是真实情景。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心路记录,虽然我身没能去到墓园面对他们,但心已去到墓前。当写到“我仰天干了”几个字时,我真控制不住流泪了。要真到了墓园,想想他们的家人久久昐亲归而迟迟不见人的那种心情,更难控制我那柔弱的悲泪。如果不是老伴严重晕车呕吐中断了这趟西行,儿子为我拍摄的祭拜英烈的全程视频将呈现在战友们的眼前。遗憾的是,我的美梦破灭了,这或将成为我永久的遗憾。说到去西藏,无论西藏全境还是途经的川藏、青藏两线,其景观的壮美婉如人间天堂,被人们尊为洗涤心灵的圣地,勾人魂魄,让人神往以至欲罢不能。要不,沿途那么多徒步的,推车的,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驾小车的,开房车的,太多太多,不顾生死,昼夜兼程,费尽千辛万苦也要朝那里奔去。为了什么?——“梦想”!结束语:每做一件事无论成功与失败总有收获。此次我的第二故乡游虽半途而止,但短暂的三天往返之旅虽显艰辛,但却有感悟:只要身体健康,心肺功能正常,就可应对和克服高反大胆进藏。原因很简单,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压低;植被少,空气含氧量少。两者结合,容易造成身体内外压力不平衡;吸入的空气氧气不足,使血氧饱和度减少,从而影响脏器功能失调,加上因人而异就会出现各种症状的高反现象。如今我已78迈79之程,一路无明显不适,感觉很爽。感谢儿子儿媳为实现我的愿望和照顾我两个老人付出的辛苦和劳累,祝福他们开心快乐,健康幸福!但愿我的这次游历能对大家有所启示。如有想重回第二故乡者,不防趁早行动。但须提醒:务必量力而行,不可草率,要谨慎而为,不可莽行。愿前往者健康,平安,如愿!</p><p class="ql-block">全文完。2021年5月12日于郫都红光。——哨兵</p> <h3>这是我专为拜祭高团长准备的一小瓶泸州老窖。遗憾没有和他干杯。揣在包里,往返跟随我走了差不多1400多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