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亮风采 集思广益共成长——恒信明德学校举行联盟校课例研讨活动

杨宁昕

<p class="ql-block">  为更好地加强联盟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推动高效课堂的深入实施,搭建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差异共融的教育平台,恒信明德学校语文组牵头联盟学校<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辰育英中学、高里街道中心学校</span>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沈玉姗老师和三所学校的二十余名教师全程参与。</p> <p class="ql-block">  恒信明德学校的孙晓靓老师和高里中心校的褚晶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两堂课都是基于学情、基于目标、基于评价任务,从学生学情出发,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与发现,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nbsp;</p> <p class="ql-block">  孙晓靓老师的课堂从登高诗的比较阅读入手,设置了富有梯度性的活动,读诗、品诗、用诗,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形式新颖。</p> <p class="ql-block">  褚晶晶老师的课堂则主抓一首诗歌,从读懂诗歌、知人论世、带入情境等多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听课,对这次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展示的机会倍感珍惜。</p> <p class="ql-block">  课后,老师们共同进行了评课交流。大家坦诚相待,既肯定课堂优点,也指出了努力方向,教研氛围浓厚热烈。</p> <p class="ql-block">  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沈玉姗老师对两节课发表了精到的见解,对于如何更好备课上课提出了恳切的建议。她指出,教师备课要经过裸备—做课后习题—查看教参—发现问题—制定目标—确定评价任务等必要流程,且评价任务的设计要精准、具有全局观,还要搭建明确的学习支架;诗歌鉴赏课堂中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与生活的链接缺一不可,还要注重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p> <p class="ql-block">  会后,老师们还难掩激动的心情,在微信上与沈老师交流,希望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回校实践,追踪教研,扑下身子认真干。</p> <p class="ql-block">  各联盟学校按照“整体推进、典型示范、分校施行、联动教研、综合评价”的思路,稳妥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的磁场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联盟的每一次研训都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让联盟中的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推动</span>我区联盟学校共生、共长、共发展。</p><p class="ql-block"> 教学因交流而精彩,思维因碰撞而清晰。联盟学校研训还将持续进行,为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构筑语文教学的春天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学校

老师

联盟

课堂

教研

语文

交流

恒信

教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