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我院北院内科在主任医师郭主任、裴主任专家团队指导,整个内科团队共同努力下,成功为一位65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完成了静脉溶栓的治疗。</p><p class="ql-block"> 患者李阿姨,既往患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病史,但平素不规律用药,血压、血糖控制不佳,此次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3小时”入院接受治疗。入院时老人右侧肢体肌力无力,言语含糊不清,监测血压高达“198/100mmHg”,查体可见言语不利,右侧肢体肌力1级,伸舌不居中,鼻唇沟不对称,双侧浅感觉不对称,双侧巴氏征阳性,急查头颅CT明确可见明确急性脑梗死,且结合患者影像学表现考虑基底动脉穿支动脉闭塞。</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脑梗死</spa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p><p class="ql-block">依据病因可分为: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p><p class="ql-block">依据梗死部位可分为: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和腔隙性梗死。</p><p class="ql-block">此外,围产期新生儿卒中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脑发育早期的局灶性神经损伤包括,新生儿动脉缺血性卒中、脑窦静脉血栓形成和新生儿出血性卒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确保老人得到及时医治,我科孙永刚主任等科室专家对李阿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李大娘合并多重心脑血管疾病,目前一般情况差,监测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溶栓耐受性差、风险大。针对李阿姨病情的特殊性,专家团队多次进行讨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不考虑上级医院进一步取栓等治疗,最终决定为李阿姨实施静脉溶栓术。。</span></p> <p class="ql-block"> 与患者沟通好相关事宜后积极给予微量泵泵入“乌拉地尔50ng”平稳降压治疗,血压较平稳后立即争分夺秒给予“注射用阿替音醉”溶栓(0.9ng/Mg,总剂量的1/10(约5ng)于1分钟静注,剩余1小时内泵入),同时积极护胃预防应激性溃扬等对症治疗,患者血压监测逐渐好转,溶栓治疗约26分钟左右患者右例肢体肌力较前逐渐有好转,言语不利亦好转,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有好转,考虑治疗有效,但溶栓结束时出现轻微右侧牙龈出血,无呼吸困难、咽部不适,未诉腹痛,无皮下出血等,给予局部按压止血处理,约20分钟左右局部出血好转,未再出现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精神较前逐好转,查体:言语较前流利,右侧牙龈处无新鲜出血,周身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皮肤破溃等,查体亦较前好转!</p> <p class="ql-block"> 其后经过孙主任的积极调整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终于在10日后好转出院,出院时患者已经可以独立行走,言语流利,面瘫症状亦明显好转,血压、血糖监测均控制在合理范围!</p> <p class="ql-block"> 技术介绍</p><p class="ql-block">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也更注重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与人文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治疗和动脉溶栓治疗。临床上一般首选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主要的适应症包括患者的年龄在80岁以下,有严重的躯体神经功能症状和体征。发病时间6小时以内,并且颅脑CT排除出血,而且无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的改变,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一般可以应用。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迅速恢复脑血流,可以改善脑组织代谢,能够保护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缺血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能够最大限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减少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p> <p class="ql-block"> 在孙永刚科主任的带领下,我院内科不断发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技术水平,均为同级医院中的佼佼者,若您有相关方面的困惑,可于我院内科门诊进一步诊治!</p> <p class="ql-block">内科门诊出诊时问:</p><p class="ql-block">周一上午:内科孙永刚科主任</p><p class="ql-block">周三上午:心血管肾内科樊晓霞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周四上午:神经内科裴旭东主任医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