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333333"><b>课程起源</b></font></h1> 在“参观盆景园”的活动中,有孩子拿装昆虫的瓶子装了一瓶子小石子回幼儿园,这些石头很宽吸引了其他孩子的目光。我们发现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我们曾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分散的利用过它。于是,我们以“石头”为主要的材料,以“玩转石头”为脉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h1><b>理论依据</b><br>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br>“生活即教育”,他强调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解放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让幼儿在充分感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br> 2.兴趣和好奇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br>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br> 3.科学领域目标<br> (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教育建议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br> (2)在活动中引导孩子接触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发孩子们的好奇收纳。和认知兴趣,并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合作的乐趣。</h1> <h1><b>预设目标:</b><br>1.关注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石头及其用途。<br> 2.初步感知石头的特性,了解石头与人类的关系。<br> 3.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想像力、认知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br> 4、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环保意识。<br> 5、让幼儿参与收集各种各样石头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主动保护良好环境的行为习惯。</h1> <h1><b>关于石头的问题</b><br> 对于石头孩子们都有哪些想知道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把!<div><br></div></h1> <h1><b>石头大调查</b></h1> 为了更好的开展主题,我们提前发放了关于石头的调查表,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说一说、画一画。 <h1><b>我带来的石头</b></h1>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利用假期,一起去小区、公园寻找了石头,并且把这些石头带来了班级,和好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小朋友们带来的石头,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又美丽的石头。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进入了石头的世界。 <h1><b>石头作用大</b></h1> 石头的作用非常的大。砖块可以造房子、玉石可以变成工艺品、大理石可以做桌面、花岗岩可以做地砖、鹅卵石可以铺路、翡翠可以做手镯。 <h1><b>玩转石头</b></h1> <h1><b>石头大变身</b></h1> <h1><b>石头路</b></h1> <h1><b>石头打击乐</b></h1> <h1><b>石头滚画</b></h1> <h1><b>石头叠叠乐</b></h1> <h1> <b>石头ing...</b><div> 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得的教育资源。“小石头,大宝藏”是追随着幼儿发现石头这一“宝藏”兴趣而生产的。本次活动我们本着以孩子为主体的理念开展,每个环节都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孩子,多看、多听、多思考。通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如何把石头放区角里玩,尊重并接受孩子们的意见,摆脱了以往老师掌控整个活动的模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真正实现了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br><h1> 我们必须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观察、探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点和兴趣点,支持和鼓励幼儿自然、主动的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不断丰富和完善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让幼儿的学习充满乐趣和挑战。</h1></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