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随想

法盲

<p class="ql-block"> 办案随想</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代理词应当庭前写就</p><p class="ql-block"> 张伟</p><p class="ql-block"> 一个正常的办案流程应当是:和当事人交流以熟悉基本案情和诉求→审阅案件材料以全面掌握案情→列出案件提纲以提炼案情→审查对方证据以寻找攻击和防守要点→撰写证据目录以理清作战思路→发表质证意见以判断案件基本走向→撰写并提交答辩状以发表基本观点→参与庭审以在交锋中检验案件准备质量→撰写并发表代理词,这样的路线大体是正确的,但是是否应当在开庭前就准备好代理词呢?</p><p class="ql-block"> 笔者以为,开庭前写好代理词不仅理论上可行,实践中也非常必要。</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前述种种代理的阶段,其实最终是围绕一个目的--撰写代理词,因为只有代理词才是一个律师对案件的全面分析和判断,并藉以引导法官认同你的观点,从而达到追求的诉讼效果。</p><p class="ql-block"> 但是,按部就班地以固有顺序进行,是不会得到一份十分成功的代理词的。最后阶段才完成代理词,说明你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了,你只是把自己当成了己方当事人的代理律师,而没有站在对方当事人和代理律师的角度以及法官的角度来全面审视案情,因而,总结出来的观点难免流于片面和主观。同时,寄希望于最后阶段完成代理词,还可能对庭审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你对庭审的走向没有把握,才不敢在庭前写好代理词,一旦庭审中遇到你没有预想到的问题,很可能就会乱了方寸。</p><p class="ql-block"> 相反,我们主张庭前写好代理词,正是要求代理律师应当在开庭前从战略到战术都有充分的准备,力图把庭审纳入自己的轨道,才能做到成竹在胸,临危不乱。</p><p class="ql-block"> 检验你的代理意见是否正确的标准就看你庭后是否需要对代理词加以修改,不需要修改直接提交法官的➬上品;略作调整后就能提交的➩中品;彻底修改后才敢提交的➪下品。</p><p class="ql-block"> 此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君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