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父亲总是这样告诫我和妹妹。在那个年代,只有读书才能跳出农门。当别人的孩子在拼命插秧“双抢”的时候,当同龄的孩子都在池塘里打打水仗,玩得浑身是泥的时候,杨家的姐妹都在写毛笔字。当别人都在看《三朵花》,《六个梦》的时候,杨家的女儿都不准看电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山村,同龄的丫头都南下打工,父亲仍用两把斧头将两个女儿赶出了大山,上了大学。当别人家的女孩子都穿裙子,绑发带的时候,我们家没有,父亲从不准我们穿裙子。但是,他会从城里用他的凤凰牌自行车运来小图书,《西游记》《红楼梦》……这些书在我和妹妹只有5岁的时候全部看完了。虽然他一生只有两个女儿,但他把我们当男儿来培养。在那个时候的乡下,有辆自行车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父亲带着我们走亲戚,串门,妹妹坐前面,后面坐着老实的姐姐。家里只有两个女儿的很少,谁家都有个弟弟,父亲的心里或许总有些遗憾的吧!</p><p class="ql-block">昨日打电话给父亲,要他熏点腊肉,明天春节带回学校,父亲说:我去找别人家吃草的猪。在他的心里,不吃草吃饲料的都不好。认真如我父,严格如我父啊!</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房间里,有妹妹写的毛笔“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读书从小的训诫。</p><p class="ql-block">如今我自己当了母亲,也把这句话送给自己的儿子。洗澡之前一定要把袜子洗干净,周末吃完饭,将碗洗干净,这些习惯儿子坚持的很好。</p><p class="ql-block">父亲年迈,仍然是位老帅哥,他有他的骄傲,。年轻时的骄傲是每年开学季,学校的老师都会到家里一趟,“杨师傅的女儿教的好,成绩好”“杨师傅的女儿比赛又拿第一名”。考上大学是父亲的骄傲,方圆百里都知道杨师傅教女有方。小时候是多么的怨恨父亲,考试第五名都不敢回家,就是回家了也自觉的跪在墙角,等待发落。因为父亲的要求就是考试只能第一,没有第二。再大一点有男孩子到家串门,不敢和男孩子说话。而今想来,父亲用他前瞻性的教育眼光成就了我和远在上海的妹妹。在那个年代,他的教育观点走在了前面。</p><p class="ql-block">如今,父亲已是古稀之年,对孙辈的教育满怀期待:如果有一天杨杨能考上清华,北大就好啰,我应该会等到那一天吧!</p><p class="ql-block">我的老父亲,您老当益壮,一定会有这一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