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12全国防震减灾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国防震减灾日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时间为每年5.12,从2009年开始,它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相握之手构成一个“众”字,寓意人民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震减灾。</p> <p class="ql-block">节日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8年5.12,四川发生里氏8.0特级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重大灾难,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会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国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记念,弘扬团结抗灾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们迎来第十三个全国防震减灾日,善应镇中心幼儿园全体师生进行课堂讲解和疏散演练,主题是“警钟长鸣,重在坚持,贵在行动”。旨在唤起幼儿防震减灾意识,增强防震减灾能力。</p> <p class="ql-block"> “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老师得讲解中,小朋友知道了如果发生地震了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不要害怕,不要慌,找到身边能够承重的地方躲避,比如,桌子底下,三角墙边,卫生间等狭小的地方抱头等待救援或者不震时安全撤离。</p> <p class="ql-block">课堂讲解地震来临时要沉着冷静,不慌乱有序撤离不拥堵通口处不拥挤。</p> <p class="ql-block"> 警报响起,听从老师指挥,弯腰双手抱头、有序、快速到达集合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到3分钟全体师幼安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快速、有序、安全</p> <p class="ql-block">对本次演练做总结</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防震疏散演习,幼儿园全体师生及时地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园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反应力,并将此类安全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