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雨惊春清谷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满芒夏暑相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处露秋寒霜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雪雪冬小大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品读农耕节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聆听春来秋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悟四时之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经曲文化。</div>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翟慧老师 <p class="ql-block">四时田园杂兴(其二).mp3</p> <div> 我是一年级(3)班的张渃夕,今天请跟我一起来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范成大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子金黄杏子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麦花雪白菜花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长篱落无人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惟有蜻蜓蛱蝶飞。</div> 第一讲:知节气 <p class="ql-block">第一讲:知节气.mp3</p>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br> 立夏分为三候: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br> 农谚语:“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br>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中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br> 第二讲:明诗人 <p class="ql-block">第二讲:明诗人.mp3</p>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被历史低估的田园诗人——范成大】提起大宋王朝,历史学家调侃为:“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这就是说南宋时期,虽然军事上不给力,特别是“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上的败笔出现,使得大宋一片大好江山损失殆尽,大宋王朝走向末路。即便如此,在文化艺术领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文化的延伸仍然不容小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艺术无比繁荣鼎盛的时代,即使内忧外患,南宋时期在文坛仍然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名流。 <br> 【范成大何许人也?】<br> 范成大出生于平江府吴县,也就是现今苏州。他生时正逢宋金交战频繁的靖康年间,但是他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苏州在大后方,没有受到战火荼毒。苏州当时又是发达的地区,当地人生活相对富裕。他个人的家境也是十分了得,他父亲曾经官至秘书郎,母亲是大家闺秀,范成大人生的前十七年可谓是锦衣玉食。<br> 但是老天爷总是爱折腾人,不想让任何一个人舒服的过一辈子。他十八岁时,父母就接连亡故,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按说他爹又不是海瑞,家里应该多少有一点余粮。可是他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妹妹,嫁人就要有嫁妆,为了两个妹妹风光出嫁,他把家底掏空了去给妹妹们当嫁妆,自然他也就成了穷光蛋。<br>既然穷就吃不饱,吃不饱就要找饭吃。他出生官宦,自然瞧不起种地和做买卖的营生。他选了一条父亲走过的一条艰苦且光荣的道路:读书考科举。<br>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二十八岁的范成大果然一举中第。年少得志,前方是一片坦途,美好的未来在向着他招手。之后朝廷给它分配了一个司户参军的官,下放到了地方去锻炼,干的不错就被调回首都临安,历任药监局局长,组织宣传部领导,尚书吏部员外郎。但是人生不止有惊喜,还有惊吓。乾道六年,他又突然被提拔为大学士,同时拜爵为丹阳郡开国公。<br> 范成大经历了儿时的钟鸣鼎食,少年时的困顿苦读,成年时的科场得意,官场的起起浮浮后终于回到了阔别日久的家乡,终于不用再折腾了。绍熙十年,过了十年安稳日子的范成大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被追赠少师,谥号文穆。<br> 他一生游历各地,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所以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也比较广阔。其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他记录自己异国之旅的“金纪行诗”和后期大量具有归隐风格的“田园诗”。<br>前者描述了他出使金国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描述了山河破碎的悲痛和中原百姓渴望收复故土的心情,也表达了范成大愿意以死报国的决心;后者主要是他退隐田园十年间创作的,真实的反应了当时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情况,很接地气并极富有乡村气息。<br> 范成大的田园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后人影响深远,从南宋至清初经久不衰。后人有“家剑南而户石湖”之说。可谓“家家都有一本陆游的诗集,户户有珍藏石湖居士的文集”。他能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他的成就和影响。品读他的诗词,风格轻巧,且善用典故,佛典。范成大晚年所作六十多首《四时田园杂兴》,堪称其巅峰之作。近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称之“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词作家。他的词在南宋时期虽然不及辛弃疾那么出名,但其造诣也是可圈可点。<br> 由于早年游历金国的经历,并写下很多反映现实的绝句,某些角度来说,他也可以称作一位“地理学家”。 第三讲:感诗意 <p class="ql-block">第三讲:感诗意.mp3</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 意境。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宛如一幅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四季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这些诗,完全可以当成一幅幅画来欣赏。</p><p class="ql-block"> 诗人58岁退休后在石湖定居了十年,过着散淡悠闲的生活。这期间,他领略了乡村四季的美景,重温着久违的童年生活。钱钟书称他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元末明初时,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已然是公认的经典,其田园诗成就与陶渊明相比,堪称“后来居上”。</p><p class="ql-block">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描绘的是优美宁静的夏日风光,带着对丰收的希望,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p><p class="ql-block">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p><p class="ql-block">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p><p class="ql-block"> 首句写夏天来了,梅子金黄,杏子滚圆;第二句写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第三句写夏季的白天越来越长,在这漫长的夏日里,篱笆旁边的路上没有人经过;第四句写篱笆间只有悠闲的蝴蝶和蜻蜓在飞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梅子金黄杏子肥”,枝头上的梅子黄灿灿,杏子也一个个滚圆肥大。诗人一下笔就刺激我们的味蕾,瞧,他写树上那成熟的、诱人的水果,金黄肥大的梅子、滚圆肉多的杏子,已经高高地挂满了枝头,正等着你去摘呢!这里选了两个形容词,一个是表示颜色的“金黄”,另一个是表示形状的“肥”,看上去就让人流口水呀!</p><p class="ql-block"> 夏天到了,除了这些果实成熟,还有什么农作物发生了变化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望无际的荞麦花雪白,油莱花稀稀落落。麦花指的是荞麦花,菜花则是油菜花。夏天到了,田野的庄稼,田里的荞麦扬花了,白花花的一大片,而油菜花已过了春季的盛开场面,开始结出油菜籽了,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诗人用这些南方农作物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变化。这两句里,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鲜丽,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黄、肥、白、稀”四个字令江南夏日风光,十分形象、逼真地立现于我们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漫长的夏天,烈日高照,篱笆静静地遮挡风沙。夏天到了之后,白天越来越长,所以叫日长。篱落,指的是篱笆,在农村或庄园里常见的隔离栏,篱笆中间围着的一般都是老百姓居住的院子。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说明什么?这是地理知识,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如果在北回归线上,中午时分太阳光在头顶,那么影子会在脚下,就是最短的。诗人抓住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的特点,暗示了夏至的到来。这个时候人们去哪了呢?为什么说“无人过”呢?原来呀,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诗人放眼望去,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日头长,篱影短,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静到仿佛这个世界都睡着了吧……喂,等等,你瞧,是什么在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四句“唯有蜻蜓蛱蝶飞”,只有那蜻蜓展翅,蝴蝶翩翩自由地竟食戏耍。原来,是蜻蜓和蝴蝶在翩翩起舞呀!这一细节捕捉得特别到位,虽然写动,却更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无人打扰,这样的描写格外生动,而且别有意趣。静中有动,其实显得更静。在夏日的农村里,植物、动物都在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是多么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啊!</p> 第四讲:田园诗 <p class="ql-block">第四讲:田园诗.mp3</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再次走近诗人范成大。南宋,有四人雄踞诗坛,分别是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及尤袤,他们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中,范成大影响力巨大,他的田园诗及爱国诗闻名遐迩,尤其田园诗清新妩媚,温润委婉,情长意深,自成一派。</p><p class="ql-block">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陶渊明,到了唐朝时期,王维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南宋,田园诗成就最高的非范成大莫属。他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范围,还将农民的艰辛生活与诗融合在一起,对后世影响巨大,成为田园诗不可绕开的大诗人。钱钟书曾对范成大极为推崇,他认为范成大是“我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名臣,他幼年时期极为聪慧,十四岁便能写诗,晚年过着归隐的生活,长达十年之久。早期,范成大的诗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后又吸取中晚唐诗歌风格及写作技巧,尤其沿袭白居易、王建等人的诗风,加之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所见所闻,终成一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四处为官,熟悉四方水土人情,所以他的诗内容广泛,写法新颖,别具一格,诗歌色彩缤纷、朴素恬静。在他隐居的十年里,范成大写了许多田园诗,他描写春、夏、秋、冬,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生机盎然,秋季水天一色,冬季斜阳红艳。</p><p class="ql-block">他还写农民生活,让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应农村生活之诗,同时勾勒出安静祥和的田园世界,让自然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他写男女农耕,写采桑,写养蚕,还写农村孩子的生活状况,写乡间美妙的清晨,写乡间漂亮的晚霞,读完范成大的田园诗,你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一幕幕的农村生活,反映出农民的艰辛及所受的压迫,诗文中流露出他对农民的同情,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 可能你会说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写农耕。没错,但陶渊明所表达的是自己的内心理想,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王维也写农耕,但他描绘的是农民的闲适状态。反观范成大,他描绘的田园风光,有生活,有艺术,有思想境界,他与生活艰难的农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他们打抱不平,精神力量更加强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范成大与陶渊明、王维的田园诗对比还有另外的不同之处。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的是田园风光与官场的强烈对比,期盼远离世俗,向往田园。王维则是身居官场,偶遇田园,美化田园生活。而范成大则是由隐居成为真正的农民,没有官场的那种高高在上,也没有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而是真正的从事农民生活,书写真真正正的农民生活。</p><p class="ql-block"> 不仅仅在南宋时期影响力巨大,范成大的诗对明朝诸多诗人影响同样深厚,到了清朝,他的作品影响力更大。除了诗歌之外,范成大的书法造诣同样卓著,其书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润,同样被后辈人推崇。</p><p class="ql-block"><br></p> 同学们,本周我们一起学习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相信通过本期的学习,你对范成大以及他的田园诗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感受诗歌魅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