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情怀:我的井冈山红色之旅

战剑如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从历史的烟尘中追寻井冈山,</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那是一块闪耀着传奇之光的红色宝石。</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从中国的版图上探视井冈山,</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那是一颗镶嵌在大自然中的绿色翡翠。</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许许多多红色的遗存、不朽的丰碑,</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缀满那绿色的中国革命的摇篮。</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i> 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部吉安市,湘东赣西边界,为罗霄山脉中段,总面积达1297.5平方公里,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i> 井冈山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范围213.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1779.4米。有11大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其中有22处革命人文景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i> 自然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属山岳型风景名胜,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被列入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i> 2021年3月18~21日,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周年纪念日之前,我们踏上这片红色沃土,在井冈山度过刻骨铭心、血脉贲张的时光。多少在教科书、党史军史、影视剧中了解的人物、事件、故事,都生动、鲜活、丰满了起来……</i></b></p> 3月18日 夜上井冈山 <p class="ql-block">我和好友阿兰妹妹对井冈山有着共同的向往之心、敬仰之情,这让我们下决心,再难也要去这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圣地,圆梦了愿。</p><p class="ql-block">虽然还不到旺季,可南昌到井冈山市的火车票却是一票难求,网上抢票也未果,幸好显示有两张软卧,立马拿下,哪管3小时40分车程价格贵3倍,还是晚8时25分到达。</p><p class="ql-block">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从火车站开往茨坪的公交晚7时就停运,两个女性夜晚打车走几十里山路又担心安全问题。幸得我们在南昌包车游的陈队长热心帮助,给井冈山同行打了招呼,经理派了一位小巧玲珑但爽快干练的女司机接站。</p><p class="ql-block">我们就在这茫茫夜色中,沿着盘旋的山路,穿过黑黝黝的山林,一路前行。与我们所见的第一位井冈山人交谈甚欢,不知不觉中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心情格外激动和兴奋。</p> <p class="ql-block">不到一个小时,我们顺利到达了在网上预订的位于茨坪红军北路的“江西长天生态苑”住宿。这里零散的客人不多,主要接待团体。气候的原因,大厅地面湿漉漉的,需走地毯以防摔倒。标准间面积35米,条件不错。</p> <p class="ql-block">早上出了门才看清周边环境,与网上介绍的基本相符,虽然位置离镇中心有点偏,但过了公路就是井冈山游客服务中心了。</p> 3月19日 茅坪、黄洋界、龙市 <p class="ql-block">大概是还不到旺季的原因吧,十几个导游小姐姐在服务中心大门处等客。感恩国家政策,我们再次享受景区门票全免的待遇,只需买观光车票就OK了。</p><p class="ql-block">在售票窗口,遇到一位五十岁左右、长得很壮实、普通话说得很好的出租车司机,他反复说明山上的情况,动员我们包他的车,司机兼导游。</p><p class="ql-block">考虑身体状况,又看景区通知确实有一段山路塌方,观光车去不了茅坪革命旧址群,只有小车走侧面小路才能上去,还是包车游吧。司机姓赖,我们称他赖师傅。</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去了最远的茅坪革命旧址群。这里距茨坪中心镇32公里、龙市镇15公里,不仅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自然景观非常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茅坪乡现保存的革命旧址20多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处。主要景点有八角楼毛泽东和朱德旧居,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红军医院)、湘赣边界党的“一大” 旧址、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陈毅旧居)等。</p> <p class="ql-block">对八角楼的认知,来源于那个年代大型歌舞剧《井冈山的道路》中,那首优美抒情、荡气回肠的红歌《八角楼的灯光》:“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p> <p class="ql-block">唱着这首中学时代就会唱的歌,沿着八角楼的标识寻寻觅觅,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井冈山斗爭时期……</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原为当地村民谢池香的住宅,建于清代,是一幢坐东朝西、倚山坡而建的砖木结构两层楼房。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领导和指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楼梯狭窄没有栏杆,两阶中间的距离又太大,我没敢上去。机敏灵巧的阿兰妹妹上楼拍下了八个角的天窗和上面所有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早年以为八角楼是八个角的楼,后来才知道,是因楼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而得名,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由于敌人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给养非常困难,物质生活十分艰苦,山上的战士们随时都面临着被饿死、冻死或者病死的危险。连毛委员的住房都这么简陋,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按照当时的规定,毛泽东是红四军的党代表、红四军军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和中共井冈山前委书记,他晚上办公时用的油灯,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为了节省用油,率先垂范,每天都坚持点一根灯芯照明。当地群众看到八角楼上仅仅透出一线微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就在这盏只点着一根灯芯的青油灯下,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p> <p class="ql-block">油漆早已剝落的床架、桌椅,办公用的砚台、油灯等,可都是保存近百年的原物啊,“请勿触摸”也会感受到它们不凡的前世和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朱德住房。朱德上井冈山后,一直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毛红军的美名从此传遍天下。</p> <p class="ql-block">他们工作之余常在一起下棋,红军战士怀着对朱德、毛泽东的爱戴,征得群众的同意,给他们刻下此棋盘。这是复制品,原物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第一个女红军——贺子珍展。出身于红色家庭的贺子珍,16岁便投身革命,被誉为“永新一枝花”。她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与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一起,为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茅坪乡工农兵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原为“谢氏慎公祠”,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会后,边界各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题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根据地大发展,形成了井冈山斗争的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仿佛化身为大会党员代表,在这里倾听毛泽东分析中国革命的形势、性质和特点,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p> <p class="ql-block">据老同志回忆,这些标语是贺子珍带领红军宣传队员写下的。当时,贺子珍是中共井冈山前委的干部。</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也是陈毅旧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士兵委员会是由广大官兵民主推选代表组成的一种组织,它对于在军队内实行民主,提高广大干部战士的革命积极性起了重要的作用。兼任士兵委员会主任的陈毅,在茅坪期间大都在这里办公和居住,接待来访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军需处旧址。</p> <p class="ql-block">井冈英杰——袁文才生平陈列。当年,毛泽东带队伍上了井冈山,得到原绿林武装、后自卫军首领袁文才、王佐的帮助,彼此建立了兄弟般非常友好的关系,始终忘不了他们是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功臣。毛泽东率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得知他们因“左”倾错误含冤而死,悲痛万分,几天都没有吃好饭睡好觉。</p><p class="ql-block">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与群众合影时,见到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道一声“袁嫂子,难为你们了”。听到这与当年一模一样的称呼,谢梅香感动得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青青的草地上,这棵历经400年风雨的枫树,见证了毛泽东经常在这里与红军指战员和当地老百姓交谈,鼓舞军民士气的一幕幕。</p> <p class="ql-block">在这建党百年之际,更加怀念已化为灿烂群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他们带领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将井冈山写成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史诗。</p><p class="ql-block">开国将帅中,有五位元帅出自于井冈山,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还有三位大将,他们是谭政、粟裕、黄克诚。唯一的“井冈山籍”将军为赖春凤。</p> <p class="ql-block">这里群山环抱、树木茂密、繁花盛开,发源于黄洋界西麓的茅坪河流贯全境,充分体现了革命胜迹与田园风光、小桥流水、古朴民居相交融的意境,是“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仿佛来到了心中的世外桃源,来到了由革命理想和实践创造的神话仙境,深深的感受着“你从红色中走来,向绿色中走去”的井冈愿景。</p> <p class="ql-block">可喜的是,“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老区人民、红军后代都住上了漂亮而宜居的楼房,他们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满高。</p> <p class="ql-block">参观茅坪后,赖师傅说有一位游客想搭车。我原本是不同意的,但一看那是位同龄人的老先生,不忍心让他继续等下去,就答应了。这是一位来自成都的大学教授,身体素质好独自出行,对红色旅游一往情深,已去过延安、西柏坡、瑞金等多地,这让我们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路过位于茅坪乡境内的红四军军部旧址(后军部迁至茨坪镇),没有下车只是远观。在井冈山,每一座老房屋都会向你讲述可歌可泣、动人心魄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象山庵位于茅坪乡境内,因庵后的山称象山而得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扩建于清康熙年间。香火鼎盛时也曾有99个尼姑在此修行,是湘赣边界的名庵。</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后方留守处所在地,解放军总后勤部发祥地。留守处自1927年10月上旬建立以来,主要从事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方设施的筹建及管理工作。湘赣特委机关印刷厂也设在此。</p> <p class="ql-block">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党的组织联席会议和湘赣边界第一期党团训练班,均在此举办。</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和贺子珍,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最困苦的环境中,并肩作战、相濡以沫、患难与共。</p> <p class="ql-block">象山庵还是毛泽东、贺子珍结婚旧址。1928年5月25日,他们在袁文才夫妇的操持下正式成婚,最简单的婚宴就是在这里举行的,那红喜字、红蜡烛见证了这对红色恋人的井冈情缘。</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是井冈山人气最旺、排名第一、游客必须打卡之地。赖师傅先把我们带到景区外一处观景佳地,哇……一下车我们就被这云海奇观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只见那妖娆的迷雾和缥缈的白云,如同奔腾的大海,翻滚着变幻着。黛蓝色的山峰掩映在云雾之中,蔚为壮观,仙气飘飘,让你疑惑是否还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受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风大、雾多、云奇,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p> <p class="ql-block">赖师傅是地地道道的井冈山人,至今家里保存着祖辈留下来的梭标头。他的儿子在上海读大学,女儿上高中,经济负担很重,但他使终热爱家乡,乐观生活。他多年开车,拉过无数中外宾客,接待经验丰富,而且满肚子都是井冈山的故事,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当他对我们讲起当年红军凭借黄洋界天险之势与敌决战的场景时,眼中充满对红军的敬仰之情和身为井冈山人的自豪之意。从他口里,我了解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法宝——“竹钉阵”“竹篱笆障碍”“滚木礌石”“布满竹钉的壕沟”“石筑的射击掩体”五道防线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我没有生长在那个年代,没亲眼见过红军,但喜欢看有关党史军史的影视剧,那里边的红军形象一直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已经到了这红军的发源地,我多么想去红军战斗过的黄洋界,实地探寻、亲身体验一下保卫战的场景啊。在家乡是遥远的仰望,到眼前又怎么能擦肩而过呢。不到黄洋界就等于没到井冈山,决不能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朴实的赖师傅很感谢我们照顾他的生意,一路上总是为我们着想,见我为上不去黄洋界顶峰而遗憾,便安慰我说,大姐你先别急,会有好办法的。</p><p class="ql-block">原来,搭车的那位教授买了80元全价观光车票,出租车可以凭此开到黄洋界景区后门,也就是出口处,从那里登峰顶只有入口处三分之一的台阶。</p><p class="ql-block">果然,我和他一起与门卫说明情况,门卫看我身份证的年龄,直不起腰的困状,又从遥远的哈尔滨来此的情怀,破例同意我们从这里逆向登峰。</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1929年黄洋界哨口失守后被烧。1964年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井冈山斗争困难时期,毛泽东、朱德带领井冈山军民挑粮休息的地方。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我在小学时代就读过课本里《朱德的扁担》。岁月沧桑,那些刻着年轮更加粗壮的大树至今仍在默默地守望,仿佛在等待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炮台,那门立下赫赫战功的迫击炮,给人以无尽遐想的空间。此时此刻,虽不见战火硝烟,却似乎听到了隆隆炮声。</p><p class="ql-block">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红军不足一个营,与国民党军四个团的兵力展开了多次殊死的血战。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眼看就要守不住时,红军战士把在红军修械厂修理好的这门缴获敌军的迫击炮抬到黄洋界上。</p><p class="ql-block">一共三发炮弹,前两发都未响,第三发炮弹正好落在敌军的指挥所爆炸。敌军见有大炮轰击,便认定红军主力已返回井冈山,吓得魂飞胆丧。当夜,在云雾弥漫掩护之下,全部逃之夭夭。</p> <p class="ql-block">十几天后,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得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消息,毛泽东十分高兴,诗情汹湧,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一著名诗篇,以志庆贺:</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瞭望哨组成。这里是悬崖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坏。1960年哨口工事遗址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复。1961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五大哨口还有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八面山哨口海拔1484米,站在哨口上极目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峰尽收眼底,故得名曰:“八面山”。</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吧,这段台阶足有百八十级。本来腿就不好,腰病又犯了,登山太困难,阿兰妹妹和那位教授想帮我也得自己一阶一阶上去啊。</p><p class="ql-block">信念和意志支撑着我召唤着我,歇了三次终于上到顶峰,心情豁然开朗,他俩也都为我叫好。发朋友圈照片,有友问你是坐滑竿上去的吗,答井冈山还没有这种服务。了解我的老同学评论:“你太厉害啦!”“身体不给力,精神很强大!”</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居山口,地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指的就是这里。</p> <p class="ql-block">山顶平台的大理石碑上,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碑的背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题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多处都有这样燃烧的火炬雕塑景观,象征胜利之火,从井冈山燃遍全中国!</p> <p class="ql-block">龙市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位于井冈山北麓的莽莽丛林之中。镇境四面群山起伏,中间为河谷盆地。</p><p class="ql-block">龙市也是井冈山的重点旅游景区。我们在这里简单用餐后,去了境内的龙江书院、红四军建军广场、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身为龙江人,看到以龙江命名的书院格外亲切。却原来是因书院位于江西省宁冈县城龙市西北的龙江河下游,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龙江书院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是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书院管理得法,治学严谨,并定期派出生员赴鹭州、豫章等书院学习,影响很大,培养了大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书院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中共宁冈县第一个党支部就是在龙江书院文星阁成立的。1928年4月底,毛泽东和朱德在龙江书院会面。1961年3月,国务院将龙江书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前线赶回井冈山的毛泽东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几名干部赶来,在书院前的“状元桥”上,与朱德会面了(电视剧画面)。接着大家一道登上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毛泽东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情况;朱德谈了湘南暴动和部队转移上山的经过。</p> <p class="ql-block">在亲切的气氛中,大家商谈了两军会师后的有关事项,并定下5月4日在龙江岸边的沙洲召开军民庆祝大会。为什么叫第四军,是考虑会师部队来自四个方面,北伐时期被称为“铁军”的叶挺独立团就属第四军,还有给敌人以迷惑等原因。</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龙江书院的中厅“明道堂”,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朱毛两军胜利会师后,为了加强对两支革命武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召开了这次大会,出席会议的有连以上干部100多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后,指示在龙江书院创办红军军官教导队,“龙江书院”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p><p class="ql-block">第一期学员100多人。毛泽东亲自担任兼职教员,为学员们上课。学员们回到各地后,积极投入了根据地的各项斗争,对发展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在书院前栋的墙上,还保留着当年学员们写的两幅标语。</p> <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龙市,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井冈山会师”,也是井冈山的高光时刻和最亮丽的红色风景线。(电视剧画面)</p> <p class="ql-block">会师广场位于龙市龙江河东侧。1928年5月4日,军号、锣鼓、鞭炮齐鸣交响,2万多人在此隆重召开军民大会,庆祝两军会师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当年,这里是一块平坦的沙洲,开会的会台是用禾桶、木头、门板搭成的,上面覆盖的是晒垫。</p><p class="ql-block">朱德题写的纪念碑,高19.28米,碑座长5米宽4米,取意于1928年5月4日,纪念朱毛两军会师的日子。碑身正面用红色大理石镶成,分别代表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部队的两面军旗。前面顶端是中国共产党党徽标志,表示两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会师。</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原貌修复,并在会台前方矗立了一尊毛泽东、朱德握手铜像,以纪念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两双改变中国命运的巨手握在了一起,两位伟人的姓氏也合在了一起。朱毛,这一时代凝成的词汇,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革命力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看我们乘坐的小车漂亮吧,连井冈山出租车的颜色都在突出“红”和“绿”的主题。赖师傅带我们去了上井的“红军造币厂”旧址,这个不寻常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这是当年井冈山群众流传的一首歌谣。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冈山上的五个村庄: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峰峦叠嶂的群山层层环抱着五个村庄,其形状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当年朱德、毛泽东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部队不断壮大。而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了频繁的军事“进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p><p class="ql-block">红四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首饰、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在上井村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成功的帮助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渡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它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p>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18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人全部烧毁,图片中的造币设备“冲压架”“滚边机”等,也被敌人破坏。因而,这个红军造币厂实际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就由井冈山的失守而结束。</p> <p class="ql-block">杜鹃山(笔架山)距茨坪西南面35公里,海拔1357米。主要由中峰(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故名笔架山。</p><p class="ql-block">笔架山是井冈山杜鹃花的最佳观赏点。每年四五月间,各色杜鹃花沿着笔架山山脊两侧竞相开放,在高峻的山崖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十里杜鹃长廊”。</p><p class="ql-block">可惜没能一饱眼福。赖师傅说,这个景区已对游人关闭,可能是出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的关系,井冈山的自然景观龙潭和五指峰也都没有去上。这是我收藏的100元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即是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山,故有中国最值钱的山峰之称。</p><p class="ql-block">五指峰海拔1586米,位于茨坪西南面6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落差约200米,如同千尺素绢半空悬挂,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由于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杳无人迹,游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那里已列为自然保护区。</p> 3月20日 茨坪革命旧址群、博物馆 <p class="ql-block">茨坪海拔841米,是一座美丽、整洁的公园式山城,原井冈山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景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革命遗址最为集中之地。主要参观场所围绕在小镇中心挹翠湖周边,有毛泽东旧居(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等景点。</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游客吃住行的大本营,来井冈山的第一站,所有景区道路都四通八达。在镇内环城参观,游客乘坐全民免费的公交车,非常便利。</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井冈山风景区整体是一个巨型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那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座宏伟壮丽、设计别致、格外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span>就是馆中之馆了。</p><p class="ql-block">它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专门建立的。馆内共收藏各类珍贵文物3万余件,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构思别致的雕塑:一团耀眼的火焰,定格在八角楼的老式油灯上面;油灯的下方刻有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p class="ql-block">雕塑的背后是一幅巨型半景画,雄伟壮丽的井冈山主峰风光一览无余。画外音在耳边响起,油灯后面两块缓缓移动后靠拢的电子屏幕,把人们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做到了“让文物说话”,普通观众能轻松看懂听懂展陈中的文物语言。所有的文物、照片、油画、雕塑、沙盘、蜡像、井冈歌谣、文摘与复原场景等,运用幻影成像、声控音响、多媒体等高科技新技术,全方位真实再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展示了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的光辉历史,介绍了井冈山道路与井冈山精神的发展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节奏有张有弛,场景生动逼真,光影变幻莫测,音效震撼动人。观众如同穿越时空的隧道,置身在革命年代,亲眼见证了这些历史事件,随朱毛会师的热烈场面而欢呼,闻黄洋界的炮声而激动,观朱毛挑粮上山的场景而感悟。</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保卫战珍影与实物。右上为1928年夏,红四军在黄洋界哨口修建的营房。下为战斗中使用的竹钉。</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毛泽东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住永新县塘边村时,为房东挑水用的水桶。下图是毛泽东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和马蹬。</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龙源口战斗中用过的花机关枪。在战士们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住的紧急关头,朱德就用这把花机关枪组织战斗,取得了井冈山根据地创立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沉着勇敢,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井冈山军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p> <p class="ql-block">茨坪革命旧址群,位于翠竹婆娑的东山脚下,面临风景如画的挹翠湖。</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斗争后期,茨坪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的最高指挥中心所在地。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部、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军官教导队、军械处、公卖处等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湘赣国民党军一度占领井冈山,对纯朴善良、支持帮助红军的群众实行疯狂的报复,连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不放过。“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政策,使井冈山上的大部分房屋被烧,茨坪革命旧址也同时被烧毁。</p> <p class="ql-block">1961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按原貌修复了该旧址,同年,国务院公布此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已成为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院校现场教学点。</p> <p class="ql-block">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建造了“党指挥枪主题雕塑”,立有青年毛泽东的坐姿雕像。</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房屋坐东朝西,悬山式土木结构,土黄色墙壁,小青瓦屋面,两层,还有一个凉亭,建筑面积687.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茨坪早年的男性均为李姓。房东李利昌曾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担任过茨坪乡工农兵政府主席。毛泽东抵达茨坪后,李利昌将房子底层的一半腾让给前委机关和毛泽东居住。</p> <p class="ql-block">令人感动的是,李家后生李国和28岁牺牲于八面山战役,井冈山失守后,烈士遗孀背着孩子和仅有的财产一头小猪去逃难,房子被烧。国民党军离开后,她将小猪卖了5块钱,修缮了房子,解放后献给国家作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还听说了另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年敌军焚烧了大井的毛泽东旧居,只剩了一堵弹痕累累的残墙。敌人走后,当地的老乡用蓑衣、斗笠将这堵断墙小心翼翼地遮起来,他们说,毛委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毛泽东和红军战士的餐室,朱德、陈毅有时也在这里用餐。那时候,毛泽东与普通战士一样,经常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缺少油盐的南瓜汤,有时甚至要靠野菜充饥。“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当年井冈山流传的这首歌谣,正是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朱德刚到这里时,井冈山上的“主人”王佐怀着对军长的热爱和尊敬之情,做了几个好菜招待他,朱德就把这几个菜和战士们吃的南瓜汤合在一起,和大家一起吃,还幽默地说,这叫“团结菜”。</p> <p class="ql-block">这个厅堂是红四军军部领导召开干部会议、军事会议,研究和部署作战计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茨坪的住屋。房内陈设简朴,桌上除批阅文稿的笔墨外,就只有晚间照明用的一盏一根灯芯的青油灯。床上垫的是稻草,铺上土布床单,盖的也只是一床旧的军用线毯。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里,红军中实行政治、军事、经济民主,红军官兵上下一致,穿衣、吃饭一律平等,没有任何人搞特殊。</p> <p class="ql-block">从龙江书院迁此的红四军军官教导队队部旧址,也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此不由想到王佐烈士。他在任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期间,领导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后方机关和五大哨口。在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龙源口、黄洋界战斗中,率部英勇杀敌,出奇制胜。</p><p class="ql-block">在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后,王佐率32团协同彭德怀的红五军担任留守任务。井冈山失守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游击斗争,又重新夺回了井冈山。这样的英雄却被诬陷死于非命。</p> <p class="ql-block">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团体,在井冈山学习、培训、拓展训练,举行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成员们统一穿红军服、戴红军帽、背红军包,走红军路。还有一些大的旅游团也如此,他们的领队或导游都用这样的语言:“报告毛委员,红军战士列队完毕,请求出发!”“49军全体集合!”</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学习革命历史、感受革命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红色旅游蔚然成风,热度不断攀升。许多红色景点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挹翠湖为茨坪主要景点公园,湖四周被林荫大道所环绕,环境十分幽雅,是人们憩息玩赏的极好场所,也是当年伟人曾经读书、散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该景点占地面积129亩,因著名书法家为之题写“挹翠映波”,而命名“挹翠湖”。</p> <p class="ql-block">那一簇簇一团团的杜鹃花随风摇曳,翠者欲滴、红者欲燃、白者如玉、粉者如霞,美不胜收,引得爱花痴花的我们来此一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杜鹃花是井冈山的市花。每年的春天就是杜鹃花的花期,正如唐代诗人所描述的,“不似花丛似火堆”“花中此物是西施”“露红凝艳数千枝”。</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杜鹃花种类繁多,有云锦杜鹃、江西杜鹃、鹿角杜鹃、红毛杜鹃、猴头杜鹃等约30个名贵品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这里独有的珍稀树种“井冈山杜鹃”,它不仅有清新扑鼻的花香,而且还拥有独具一格的“渐变”色:初开时为粉红色,然后逐渐变成紫红色,色泽绚丽、妩媚多姿,非常独特。</p> <p class="ql-block">在这美丽、静谧的公园触景生情,耳边响起非常喜欢的电视连续剧《井冈山》插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歌声。歌中唱道:“哎呀来嗨,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哎,走到天边哟记心头。老妹跟你哟长相守,老妹跟你哟到白头。”</p><p class="ql-block">这首江西经典民歌取自凄美的红色爱情素材,用哀婉的歌声唱出了离别的深情与缠绵,唱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青涩、纯真又悲壮的爱情,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许多恋人、夫妻永不相见,或是阿哥牺牲在战场,或是老妹被敌人杀害,真是让人黯然泪下、扼腕长叹。回忆起那个许多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心爱的人期盼和歌声中消失的年代,会让更多的人记住红色的井冈山,记住许许多多为革命献身的红军先烈。</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享受岁月静好,但深知每一朵绽放的鲜花,都是烈士的滴滴鲜血浇灌染红,红得就像阿哥萌动的心,就像老妹羞涩的脸。</p><p class="ql-block">每一寸土地都有那个年代久远且仍有温度的故事,红军阿哥义无反顾、毅然决然选择烈火与热血交织的人生,有着不变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有着坚强与柔情,有着使命与凝重。是红军阿哥让山冈永远翠绿,让旗帜永远鲜红!</p> <p class="ql-block">每次外出旅游,只要有机会都会去烈士陵园祭拜。这次因井冈山烈士陵园修建在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深为登山难去不上而感遗憾。</p><p class="ql-block">得知赖师傅的姐姐在茨坪镇开民宿,那位搭车的教授也正巧住那里说不错,我们决定井冈山的最后一宿搬他姐姐那儿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多么的正确!</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红色名村,正如迎面墙上巨幅壁画题写的:“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村庄,但没有哪一个村庄像茨坪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联系得如此紧密。摘自《茨坪纪行》”</p><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建了“天街”,一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span>旅游商业文化步行街,是井冈山茨坪中心景区唯一最具规模的商业旺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了游客休闲、购物、娱乐的好去处</span>。其建筑设计采用现代理念,吸收徽派建筑和庐陵建筑的经典元素,颜值不逊于我曾去过的泰山“天街、婺源篁岭“天街”。</p><p class="ql-block">雨下大了也降温了,赖师傅到生态苑接我们。这里虽不是步行街的核心区域,但车也是不能开进去的,他和来街口接客人的姐姐,冒着雨一人拉一个我们的行李箱。几天里,我已经多次感受到老区人的热情和温暖了。</p> <p class="ql-block">“妇女姐妹做鞋忙,多做布鞋送红军”。步道板上铺有多块反映人民群众支持并参与革命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得知我还有心愿未了,赖师傅姐姐指点我,从这儿登上这些个台阶,就是烈士陵园的大门。这真是意外的收获,我们竟住到了烈士陵园的附近,即使不能瞻仰全部,也多多少少会减轻我井冈之行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在一家土特产店问帅哥店主,哪里可租借到红军服,摇头。他媳妇听到了,忙从里面房间出来说姨家有一套。等了十几分钟,她冒雨取回。穿上一试大一号不合体,还缺绑腿、背包等,但也只能穿这套了。一再感谢。</p> <p class="ql-block">事情都解决了,安心在这家酒楼用餐,吃到了当年红军的主食红米饭,用竹筒蒸的,清香扑鼻。井冈红米为水稻品种之一,因米皮呈酱红色而得名,米粒长,口感好,且营养丰富。菜品是当地产的黄骨鱼、当归菜。在井冈山最后一夜的晚餐,吃得格外香甜。</p> 3月21日 井冈山烈士陵园 <p class="ql-block">凌晨,天刚蒙蒙亮,又下起了小雨。不能再等了,9时整我们还要包赖师傅的车赶往飞机场。阿兰妹妹深知我心,冒雨也要同我一起前往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登这四五十级台阶也很艰难,想起在朝鲜平壤也是登上这么高的中朝友谊塔,为抗美援朝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献花的场景。烈士们连生命都献出去了,我这点病痛不算什么。</p> <p class="ql-block">陵园于1987年始建,依山体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p><p class="ql-block">庄严肃穆的吊唁大厅,墙上镌刻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15744位烈士的英名。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周边的7个县共有烈士4.8万名,还有3万多无名烈士,特为他们立了一块汉白玉的无名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陵园大门,是块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所题写。</p><p class="ql-block">情深深雨濛濛,想想烈士们牺牲时都是青春吐芳华的年龄,有的还是娃娃,多么令人心痛,脚步也沉重起来。</p><p class="ql-block">就在这烈士长眠、庄严肃穆的地方,寄托我的哀思,祭拜革命的先驱,缅怀井冈山的英魂,致敬共和国的奠基人吧!</p> <p class="ql-block">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烈士用血肉之躯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和平勿忘先烈,幸福莫忘英雄!他们生、死都是为了可爱的中国。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那是共和国的颜色!传承红色基因、精神血脉,我们应继续奋进新征程!</p><p class="ql-block">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走的再远,也要记得为什么出发,永志不忘烈士们的遗愿,前仆后继,去实现他们曾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p> <p class="ql-block">从茨坪镇到井冈山机场距离有88公里,是我所去过的最远也是最小的飞机场。虽然开通了多条航线,但是没有直飞哈尔滨的,东航这趟航班要经上海浦东机场转乘回哈。</p><p class="ql-block">2019年新建成的航站楼,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正面形似“八一”二字,侧边仰视如“鲲鹏展翅”,成为井冈山新的窗口和名片。由于是军民两用机场,起飞时不准打开遮光板拍照,没能从空中俯瞰老区大地,有些遗憾。</p><p class="ql-block">别了,井冈山!也许此生不会再来,但你给予我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凈化、思想的升华、信念的坚定、传承的力量,会永远激励我指引我——一名具有48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将初心和使命坚持到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字:战剑如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摄影:阿兰 战剑如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制作:战剑如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音乐:《英雄的黎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请您关注欣赏我的江西游系列美篇:《越过千山万水,赴一场春天的花事》《美丽的江西,我为你而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