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是新课程背景下,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的一种有效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在集体讨论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p><p class="ql-block"> 在集体备课前,安排了主备教师各备一个单元,其余教师熟悉整本教材。在集体备课时主备教师分别阐述自己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等,其余老师提出建议。主备教师经过精心备课,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认真分享自己的备课内容,并做了详细记录。。</p> <p class="ql-block">曹利云老师备的是第一单元,她从多角度和老师们分享第一单元的备课思路和教学建议,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建议在本单元的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来教学,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把习作写得更加生动形象。</p><p class="ql-block"> 第二单元的主备教师是孙超君老师,本单元主题是“寓言故事”,孙老师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以及蕴含的道理,接着阐述了自己的紧扣学生的学情的备课思路,其中,她讲述了由于要抓好生字教学,促进学习的教学建议。由于寓言故事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题材,所以,孙老师在她的教案设计中,也安排了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在理解寓言故事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 吴瑛老师备的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吴瑛老师也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吴老师也建议在教学本单元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还要重点指导好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第四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主备教师董铭老师指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他提议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时一些找关键句的认知经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在备好课文的同时又对习作常抓不懈,三年级学生接触习作时间不长,习作能力尚待提高,所以安排胡艳、陈静和付壮三位老师主备了单元习作,三位老师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找准训练点,有针对性的对单元习作做了详细的准备,让大家明白学生的习作难点,有的放矢,更好地解决习作中将会遇到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集体备课,就是教师间的思想碰撞,每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