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行中,总有些风景、总有发现、总有些感悟不能独立成篇与人分享,但它们却如同一颗颗散落珠子,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一串有趣故事……</p><p class="ql-block">在加德满都郊外遇到的这个女孩有一双漂亮大眼睛。</p> <p class="ql-block">从尼泊尔旅行归来,总忘不了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孩子,眼前总闪现他们的大眼睛,那么纯净、羞涩、朴实,未被世俗纤尘浸染。</p><p class="ql-block">在巴德岗杜巴广场遇到刚放学的兄妹。</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虽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非常重视教育,无论城乡6岁前要接受学前教育,之后有10年义务教育。让我惊艳的是,所有读书的孩子都穿着政府免费提供的学生制服,款式简单大方裁剪合体,比我们国内学校宽松肥大的运动服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去博卡拉途中遇到参加婚礼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在奇特旺,我给这个女孩一些糖果,她允许我参观她的家。土房简陋的几乎一无所有,只有土炕和做饭的家什,屋里非常干净,女孩一直羞涩地笑着。</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人是旅行中遇到最美的风景,孩子们尤其如此。旅行的目的就是换一个时间空间,去感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不同生活。</p> <p class="ql-block">到加德满都已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从机场开车进入市区一路漆黑一片,导游说尼泊尔晚上经常会停电,首都加德满都也如此,街上也没有照明的灯光。还好入住的五星级酒店有自己的发电设备。</p><p class="ql-block">转天是中国的除夕,导游建议先去参观印度教火葬,不要放在新年,担心不吉利。</p><p class="ql-block">这是加德满都城外的帕斯帕提纳神庙,也被人称为烧尸庙,是世界文化遗产,神庙谢绝异教徒进入。</p> <p class="ql-block">神庙前一条窄窄的河流就是尼泊尔印度教徒的圣河~巴格马蒂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巴格马蒂河是印度圣河恒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人生流转的渡口,暗灰色的河水将他们的骨灰带到恒河进入下一个轮回。</p> <p class="ql-block">巴格马蒂河在这段水流平缓水量很少,河水呈深灰色,河上漂浮着大量污物,河滩上有懒洋洋的牛,还有嬉戏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虽然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地,但有90%以上的国民信奉印度教,藏传佛教只占百分之五六,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印度教王国。</p> <p class="ql-block">巴格马蒂河的北岸沿河依次有六个石质火化台,上游两个是贵族专用,下边的四个是平民百姓使用。由于印度教徒笃信人的生命只是8400万次轮回中的一次,而每一次轮回都会向上提升一个层次,所以他们对待死亡非常平静,没有太大的悲伤。</p> <p class="ql-block">虽然提前戴好口罩,但是还没有看到巴格马蒂河,就闻到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同行的人说估计是尸油的味儿吧?</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的火葬允许游客参观、拍照,如果胆子大还可以在近处观看。</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距离烧尸台较远的对岸,主要怕味道太重让人翻心。火化的流程一般是男性亲人将逝者抬到河边,盖上明黄色单子,把逝者双脚放入河水里浸泡半小时,寓意是清洗这世的罪孽。然后男性亲属把逝者抬上岸,开始为其洁面、撒圣水、花瓣和米,亲人与逝者一一告别,逝者的儿子们赤裸着上身围着遗体转三圈后,意思是逝者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最后遗体被抬上码着原木的火化台,点火焚烧。</p> <p class="ql-block">火化一般需要四五个小时,女性亲属不允许靠近火化台,只能远远地看着,都由男性亲属操持。在火化过程中,看不到送葬的人哭哭啼啼,他们表情肃穆、平静。</p> <p class="ql-block">逝者的长子要剃光头发,意思是为父母尽孝。</p> <p class="ql-block">逝者的遗体与木材一起化作袅袅青烟,骨灰木灰和没有完全烧尽的木头一起被扫入巴格马蒂河,深灰色的河水缓缓流逝,把逝者带到印度教徒的圣河~恒河。</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上游火化的贵族还是下游火化的平民,他们的骨灰在河里融为一体,没有了现世的等级和贫富贵贱。</p> <p class="ql-block">逝者的家属会在河边围坐在一起吃饭。这家人刚好在我站的栏杆下边,食物都放在各种叶子上,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徒的洁净关与我们不同,他们更多是指精神层面的洁净。我目送一团灰烬随着缓缓流淌的河水逐渐远去,不经意看到一位妇人正在沐浴,我用长焦调过来,灰黑色的河水上漂浮着各种垃圾,而她怡然自得地洗涮着……</p> <p class="ql-block">我身后就是尼泊尔帕舒帕蒂神庙的湿婆塔,大大小小的湿婆塔就像少林寺的塔林一样。印度教是多神崇拜,各种神多如牛毛,毗湿奴、湿婆、梵天是三大主神。湿婆是毁灭之神,他的神庙也不允许异教徒进入。而塔林则随便进出,沿着山坡修建的塔林干净宁静,与黑烟滚滚的对岸形成强烈反差。</p> <p class="ql-block">塔林台阶上坐着很多苦行僧,游客付费可以合影。印度教崇尚苦行,希望通过把人的物质需求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净化灵魂、脱离生死轮回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苦行僧有极其严苛的要求,他们没有居所,以地为床天为被;他们不剃须剪发,终身不洗澡;他们经常断水断食,个个瘦骨嶙峋;他们把骨灰和颜料涂在脸上身上,他们个个是盘发高手……我给了他们几个美元拍了张合影,不过,我觉得这几个不像苦行僧,哪有这么胖还有大肚腩的苦行僧?</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经济非常落后,可是手工业却很发达,尤其是雕刻艺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行走在加德满都谷地,随处可以看到精美繁复的木雕石雕,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巴德岗古城的孔雀窗。</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的古代木雕前些年流失严重,很多游客以超低价格从当地收购。现在政府已经对木雕制品和佛像出口实行严格限制,古代的一律不得带出国境。据说,现在一个小孔雀窗的复制品的价格最便宜也要2000美元。</p><p class="ql-block">这是巴德岗杜巴广场一所房子的孔雀窗。</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宫门框上的木雕装饰。</p> <p class="ql-block">手工打造的尼泊尔弯刀据说是世界十大军刀之一,是最符合力学要求的刀具。四个工匠一天才能完成一把刀刃,可以说每把都是精品。</p> <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尼泊尔弯刀应该是廓尔克弯刀,是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廓尔克族使用的刀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廓尔克人成为雇佣军,这种一刀能砍下人头的冷兵器杀敌无数,成为军队的佩刀,尼泊尔弯刀也开始享誉世界。</p> <p class="ql-block">民间手工制作的陶器,游客可以参与制作。</p> <p class="ql-block">流连于加德满都谷地众多的古建筑中,在欣赏精美的木雕时,发现了很多性爱木雕,有同性之间、异性之间、人兽之间、兽兽之间……总之,有些让人瞠目。不过想想尼泊尔是印度教为国教的王国,而印度教是一个提倡生殖崇拜的宗教,印度还有《爱经》还有性庙呢!</p> <p class="ql-block">这些性爱雕塑应该是尼泊尔青少年的性启蒙教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