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一抹暖阳 静待一树花开

墨青羽

2021年5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清林小学德育处主办,青年班主任成长沙龙(二),本期主题为学生“问题行为”帮助策略。此次沙龙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介绍主题背景,第二两位大咖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提出策略,第三自由提问,嘉宾回答环节,第四是总结环节,用一句话总结感受。 首先第一位为我们分享经验的大咖是资深班主任林雪丽老师。 林老师分享 林老师首先引用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接着娓娓道来,犹如春风化雨,为我们展现了班级管理上的教学机智,用爱和关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集合众人之爱去帮助孩子成长,营造一种互帮互助的融洽的班级氛围。 胡老师分享 胡老师是心理学方面的大咖,将学生问题行为拆解开来,逻辑清晰,脉络分明。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认识和措施两个方面,在专业领域方面给予更多理性科学的支持。 胡老师强调认识明确我们工作的范围模块,能够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胡老师将学生的问题行为的成因,解剖到心理状态,并将之进行分类,分出不同的主体能够有能力帮助的模块,明确班主任老师的权责工作范围,这样能够更好的缓解班主任内心的重担,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局面。 胡老师在此处强调班主任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或者是有关学生的心理出现异常等心理健康工作,以班主任老师的能力只能做到三预,也就是预防、预警、干预,其余工作要与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走出一些心理的困境。 胡老师从不用于同龄孩子的表现中,总结出来了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维度进行阐述,也是班主任老师可以平常多留意,心中随时观察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做好预警工作,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胡老师提醒,同样的表现,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要多倾听孩子的描述,而不是拿着一个模板,武断的下一些判断,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只要我们让他们感觉到了安全感,积极配合一些心理上的干预和治疗,孩子是具有很大潜力的,也许会获得我们都无法估量的成就。 胡老师同我们分析认识问题学生的时候,引导我们将问题学生视为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问题。她引导我们思考把孩子视为问题的时候,我们情绪是崩溃且焦躁的,但是把孩子视为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去心疼和怜爱,想要关心或者走进她,了解她经历了什么,试图去了解她和理解她。 胡老师提出处理的原则,并且强调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要通过沟通共情的重要法宝,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力而为,凝聚众人之力去帮助孩子。需要重视的就是老师要学会放下自己的全能感,尽力而为,不要过分自责,因为有些是专业人员才能处理化解的,而老师还有其余50多位学生要引导和管理,尽自己所能就可以了。 胡老师接着向我们展现了,学生出现问题行为了以后我们的处理步骤和处理的流程。包括学校预警和尽可能详细地收集相关的症状和行为来辅助心理咨询师进行诊断,以便咨询师更好的进行心理干预。 更进一步展现出胡老师高超的专业素养的是,胡老师在分析完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和班主任能做的事情和处理步骤了以后,把目光又转回了班主任本身。她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从我们自身的情绪出发,挖掘什么让我们无法稳定,什么让我们无法平静,思考冰上下隐瞒的我们内心中的缺失感,然后进行自我关爱。如果要把爱散播出去,就要先给予自己关爱。关心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情绪,自身情绪稳定充盈,那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的时候,也能更加理智客观。<br> 胡老师最后用荣格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精彩纷呈的分享,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有的时候我们能改变控制的只有自己,不用想着去改变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可以不认可但是你不可以不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关爱自己,做自己的拯救者,充实自己的大脑,充盈自己的内心,为自己武装上知识和能力,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让自己被爱所包围着,关心自己的情绪,那我们就能实现对自己的生活乃至心灵的救赎。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知识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认为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主持人的点评和建议一直都是那么温暖和实在,其中强调的这几点建议,可以称得上是整场分享会中画龙点睛之笔,总结出了欣赏和理解学生,欣赏学生,营造包容团结的氛围。强调我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对孩子可能意味非常重,孩子们也许就会一辈子记住,甚至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抓住所有看似危机,却可以让我们迅速成长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