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这是在说谁呢?恐怕你想不到,这是张飞。</p> <p class="ql-block"> 张飞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大致就是鲁莽冲动、暴躁易怒、有勇无谋。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张飞。</p><p class="ql-block"> 请欣赏第六十三回张翼德义释严颜的片段: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经入城。张飞下令不许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来到官厅坐定,命刀斧手将严颜推上大堂。张飞坐在厅上,严颜不肯下跪,张飞怒目咬牙大喝道:“大将到此,为什么不降,胆敢拒敌?”严颜毫无惧色,反过来呵斥张飞:“你们不义,侵我州郡!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命令左右推出去斩首。严颜呵斥道:“贼匹夫,砍头就砍头,生气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以张飞的暴脾气,这严颜死定了,但是——</p><p class="ql-block"> 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十分敬佩,亲自为严颜松绑,把他扶到堂上正中位子坐下,然后低头拜倒说:“我刚才言语多有冒犯,请不要见怪,我早知道老将军是个英雄豪杰,十分敬仰。”严颜被张飞的诚意所打动,终于答应归降。</p><p class="ql-block"> 张飞在这里,似乎发生了变化,他知道了要用仁义才能打动眼前这位老将军的心。可以说张飞这次变聪明了,他不再全凭情绪行事了,他学会了思考。</p> <p class="ql-block"> 后来再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他又用计打败了张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张郃亲自到山顶观望,看见张飞坐在帐前大吃大喝,还让两个小兵表演摔跤。张郃非常生气,决定夜袭蜀营,令蒙头、荡石二寨都出兵左右支援,。当夜张郃乘着月色微明,领兵下山,来到寨前,远远看见大帐中烛火通明,张飞还在饮酒。张郃大喊一声,山头擂鼓相助,率先杀入中军,只见张飞端坐不动,就骑马一枪刺过来,原来是个草人。张郃知道中计了,勒马要退,就听到战后连珠炮响,只见张飞杀了过来。张和连忙招架,两将在火光中斗了三五十回合。张郃一心盼着蒙头,荡石两寨的人马来救,谁知这两寨已经被魏延、雷铜杀退,乘胜占领两寨。张郃等不到救兵,又看见山上火起,知道大寨已被张飞的伏兵占领,只得逃奔瓦口关。张飞大获全胜,报入成都。玄德大喜,才知道翼德饮酒是计,诱惑张郃下山是真。</p><p class="ql-block"> 怪不得诸葛亮都说张飞“粗中有细,已经不止是个勇夫”。张飞虽不如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把敌人耍的团团转,经常被卖了还在帮诸葛亮数钱。但用智慧打败张郃这样一名智勇双全的猛将,对张飞来说,很大的弥补了他性格上的缺陷,让他真正的有资格成为一代名将。</p> <p class="ql-block"> 那么,张飞是怎么学会思考的呢?</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他是在无数场战役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长期跟在诸葛亮这样的谋士身边,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凡事要果断,但也要用脑子思考,做到有勇有谋。</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否颠覆了你对张飞的印象呢?由此可见作者罗贯中对人物的刻画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绝非浪得虚名。用心读《三国演义》说不定你也能发现那些人物的另一面,非常希望也能听到你对这本书的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