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庆祝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近日,省关工委、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办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件。灵宝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鸿远等4人获得“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我市关工委工作获得的又一项殊荣。</p> <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我市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崇高事业中,满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使命责任,满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热情关爱,把青少年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视为自已义不容辞的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于切实推动青少年成长成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赞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灵宝市人大原主任、市关工委主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冠慈为先进工作者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市委老干部局主任科员王玉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宣读表彰文件</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脱贫攻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涌现出了刘鸿远、彭军平、王治恩、王云高等一大批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 刘鸿远同志,现年67岁,2014年8月从灵宝市政协副主席任上退休后,持续奉献余热,任灵宝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干部咨询团成员、政协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与市委、市政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广大青年干部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退休以来,刘鸿远坚持读书阅报,关心时政,学习研究大政方针,积极参与老干部咨询团的各种调研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参与灵宝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统筹谋划和推进关工委日常工作。他和其他关工委领导积极建议、督导、筹划,先后建成了灵宝革命烈士纪念馆、灵宝抗日战争纪念馆、窄口水库纪念馆和灵宝朱阳革命历史纪念馆。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组织、策划、参与“老少共筑中国梦”、“清明祭英烈”、“讲述英模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国灵宝苹果花节、灵宝苹果采摘季等主题教育活动20余次。</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九大以来,刘鸿远组织关工委德育、法制报告团围绕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成立了20多个课题组,结合青少年的思想状态和当地实际,精选课题,集体备课,多次试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菜谱”,各中小学、社区、厂矿根据自身需求“点菜”,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累计举办报告27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近30万人次,并将报告团讲稿汇编为《托起明天的太阳》一书,免费赠送给基层关工委。刘鸿远同志还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动员各级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发动和联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搭建爱心平台,协调资金,扶贫助困,累计资助特困青少年612人,解决资金150余万元,帮助青年找工作或自谋职业398人,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53人。</p><p class="ql-block"> 刘鸿远坚持进机关、下基层、走乡村,先后为市委党校、妇联、川口乡、尹庄镇、非公经济企业等三十余家单位的青年干部巡回作报告,释疑解惑,探讨交流,助推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累计作报告60余场,听众15000余人次。刘鸿远心系家乡发展,为乡镇和市直单位的年轻干部当参谋、做智囊,建言献策、把脉定向,解决发展难题,激发了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刘鸿远主动作为,率队督导环境卫生、城市管理、舆论宣传等重点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增添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彭军平同志现年72岁,曾任灵宝市委党校总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市政协经科委主任,现任灵宝市关工委副主任、德育报告团团长。退休12年来,他四处奔波,笔耕不辍,搜集整理红色史料,筹办纪念馆,巡回作报告,编撰红色图书,弘扬先烈精神,持续传递社会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面对社会上少数人玩弄历史虚无主义、恶搞抹黑革命英烈的现象,彭军平投入大量精力,寻找烈士遗踪,记录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在寻访期间,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跑遍了全市15个乡镇的数百个村庄,还远赴洛阳、郑州、西安、太原、商洛、安徽金寨、湖南澧县等地,足迹遍布豫秦晋皖湘5省近百个县市,撰写出10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搜集整理出两千余幅图片,参与筹办灵宝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灵宝市抗日战争纪念馆、窄口水库纪念馆、灵宝朱阳革命历史纪念馆等4个纪念馆,为青少年和在职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00余场次。</p><p class="ql-block"> 在此基础上,他又到南京、西安、郑州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里寻找线索、复印资料,在四大纪念馆原有资料基础上,又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挖掘、整理、充实和提高,精心编撰出四卷本的《灵宝市红色记忆》系列画册,包括《灵宝英烈》、《灵阌抗战》、《红色朱阳》、《弘农丰碑》,厘清了灵宝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抢救挖掘出大量红色故事,有的甚至填补了文史记录上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彭军平同志的真情付出与不懈努力,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肯定。2016年,他被三门峡市关工委授予“突出贡献奖”;2018年重阳节,他被灵宝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树为“余热生辉”十大标兵;2019年1月,他被灵宝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灵宝乡贤”。其模范事迹不但被《老人春秋》《三门峡日报》《黄河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还被拍摄成微电影《历史的肩膀》,在社会上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王治恩同志,灵宝朱阳人,现年65岁,现任朱阳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四十多年来,王治恩不忘初心,情系山区,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朱阳的每一寸土地,遍访耄耋老人和专家学者,广泛收集史料,整理革命英烈的事迹,打捞革命历史的碎片,持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为朱阳镇补划革命老区做出突出贡献。同时远赴陕西洛南、河南卢氏、信阳罗山等革命老区走访,先后整理出《难忘的岁月》《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朱阳区域资料汇集》《朱阳镇革命历史文物简介》《朱阳镇第一支红色革命武装的形成和发展》《卢灵洛县委在灵宝朱阳的斗争》等十余部史料,为补划朱阳革命老区提供历史佐证。此后,他又参与筹建透山村和犁牛河两个青少年革命活动基地,提议修建朱阳镇“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朱阳纪念碑”以及犁牛河村和石坡湾村烈士纪念亭,带领普查组对全镇革命历史遗址进行拉网式普查,对53处革命遗址拍照登记。</p><p class="ql-block"> 2016年从朱阳镇政府退休之后,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基地,积极创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朱阳幸福小区建起“红色展览馆”、“红色文化广场”和“红色文化长廊”,在麻林河村扶贫基地建起“红色文化基地”,参与筹建“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烟火崖”,并在灵宝朱阳革命历史纪念馆做义务讲解员,累计讲解23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和党员干部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其先进事迹被《金城灵宝》《三门峡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并被人民网、大公网、大河网、河南新闻网等30余家网络媒体转载报道。其个人被灵宝市教育局命名为“百姓学习之星”,被三门峡革命老区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授予“民族脊梁——华夏功勋人物”,并被灵宝市社区学院聘为兼职导师,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p> <p class="ql-block"> 王云高同志,灵宝市教体局退休干部,现年67岁,任教体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王云高同志活到老学到老,思想上与时俱进。他坚持不断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深刻领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保持思想上不滑坡,政治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与党中央和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退休不褪色,保持共产党员的党性;随俗不流俗,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放下不放任,保持共产党员的纪律性;齐家不败家,保持共产党员的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王云高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十分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激励广大青少年追求真善美、树立崇高理想,为师生作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报告。</p><p class="ql-block"> 他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每天从网络和报刊上搜集相关内容,紧跟形势,明确重点。为了做好德育宣讲员,每次讲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查阅资料、反复修改,搜集了大量的具体事例、避免空洞无味,克服了种种困难,主动为基层学校青少年进行行为习惯教育。</p><p class="ql-block"> 王云高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优势,无私奉献爱心。从爱国教育、传统美德、尊老孝亲、感恩教育等方面撰写讲稿近十篇,给中小学生作报告二十余场次,教育师生20余万人。号召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塑造“四有”新人,号召同学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添殊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