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港未来21

黄程阳

<p class="ql-block">  在横滨市中心临海一带,有一片叫做横滨港未来21地区(みなとみらい21)的地方,与东京的新宿副都心、埼玉的大宫新都心以及千叶的幕张新都心并列,是日本首都地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该地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设,历时近四十年,目前已经完成了约95%的建设,成为横滨市最受人瞩目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港未来21地区总面积约1.86平方公里,其中约40%是填海造地修建的。在构成上包括横滨地标大厦附近的中央地区、红砖仓库附近的新港地区,以及横滨火车站东侧的东口地区。区域中近一半为住房和办公楼等建筑区,公园绿地约占四分之一,剩下的是铁路、公路和码头。目前该地区拥有企事业单位近两千家,常住人口近万人,每年大约有六千万人来访。图为三十年前从横滨十合百货商场屋顶远眺港未来开发区,帆船酒店大楼刚刚建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中央地区⛵️</b></p> <p class="ql-block">  中央地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横滨地标大厦。地标大厦建成于1993年,70层,高296.33米,当时是日本最高的大楼(现在名列第二)。地标大厦包括办公楼、酒店、购物中心、高空展望大厅和多功能大厅。大厦外壁使用的是巴西产的花冈岩。看到过这座大厦的人都会对其独特的形状留下印象:不仅上小下大,而且四角突出,四面内凹,这样不仅增加了大厦的抗震抗风能力,而且增加了采光面积。大厦建成近三十年来,早已是横滨市名符其实的地标性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紧邻地标大厦的是皇后广场,包括三座办公大楼,以及购物中心、酒店和音乐厅等设施。建成于1997年,三座大楼依次高172米(36层)、138米(28层)和109米(21层),与地标大厦在高度上形成递减曲线。大楼底层是长达300米的皇后商业街,是中央地区主轴动线的核心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皇后大厦的底层有一个巨大的大厅直通地下四层,那里是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的港未来车站。下图左侧中上部可以看到停在车站里面的列车。港未来线开通于2004年,与东急东横线联运,是该地区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地标大厦脚下的大帆船日本丸也是该地区引人注目的景点。日本丸是1930年建成的一条航海实习船,四桅,主桅高46米。船身长97米,重2278吨,定员138名。该船全身洁白,有"太平洋天鹅"和"海上贵妇人"的美称。经过半个世纪的航海,总航程183万公里,于1984年退役,停泊于此供一般游客参观,并且于2017年被指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本丸一共有29张船帆,平时都是叠起来的,只是在主要的节假日才打开。打开时需要大约100人爬上桅杆,逐一将系船帆的绳索解开,再把帆拉展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日本丸遥遥相望的交叉门户(Cross Gate)是一个综合商业中心,包括25层的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楼。图为低层商业中心及屋顶花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央地区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横滨国际和平会议中心,建成于1991年。包括国际会议中心、展览大厅和酒店等配套设施,占地面积约5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7千多平方米。那个时代流行修建综合性国际展览及会议设施,但流行过后维持下去却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光"为主题的会议中心从一层到六层,包括容纳1千人的会议大厅和各种中小会议室约50个。阳光从高大的玻璃窗照进来,为会场增添了明亮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贝壳"为主题的国立大厅虽然不及悉尼歌剧院那么有特色,却也是曲面与平面交织,外表洁白内装温柔,大厅的三层坐席一共可容纳5000名观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波浪"为主题的展览大厅拥有2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屋顶距地面高达19米,无支柱,可分隔为四个大厅。四个巨大的白色尖顶仿佛是从海上翻滚过来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会议中心东侧是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临海公园,是港未来21地区最大的公园。公园面向大海,树木丛丛,绿草茵茵,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海岸,很多人在这里垂钓。海风轻轻,涛声阵阵,满目一片祥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以"帆船"为主题的酒店,正式名称为横滨洲际大酒店。人们远远地就能看到那宛若飘浮在海上白帆一般的主楼,高140米,31层,一共拥有594间客房,1991年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酒店大楼这一独具特色的造型,无疑成了横滨这个港口城市最好的名片,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大楼的顶端,有一座高达四米的女神铜像。我们知道,人们往往喜欢在船头装饰女神像,祈祷航海安全。这座女神像正是喻意横滨面向一个和平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酒店一楼大厅里有一个与楼顶同样缩小到四分之一的女神铜像,该铜像为吉野毅作,名为"引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帆船酒店大楼下面,最近新开通了一条行人专用道通往新港码头,跨海的桥梁就叫"女神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岸的拐角处有一个浮栈桥(ぷかりさんばし),正式名称为"港未来栈桥海上旅客大厅",环游横滨港湾的各种游船大都在此停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浮栈桥上的二层小楼是欧洲风格的建筑,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国际和平会议中心北侧,去年秋天新建成了一座凯海兰度假村酒店,整个大楼被玻璃覆盖,三个曲线形表现海浪,很有异国风情,只是其蓝色的基调与周围的白色缺乏统一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新港地区⚓️</b></p> <p class="ql-block">  新港地区是上个世纪初填海造地造出来的,作为货物码头和关税仓库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东京、横滨和川崎各港口的发展,这里作为货港的意义消失了。伴随着港未来21的开发规划,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这里终于成为横滨最有魅力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港地区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这个直径达一百米的摩天轮,它与地标大厦和帆船酒店一同成为港未来21地区的代表性元素。摩天轮的正式名称叫宇宙时钟21,最初是1989年横滨博览会上的一个游乐设施,博览会闭幕后依然受到好评,最终作为永久性设施建在了现在的地方,其脚下是宇宙世界游乐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砖仓库虽不像大摩天轮那么醒目,却是很受人欢迎的商业设施。这些红砖楼房始建于一百多年前,用于海运货物的储存。在港口结束了其历史使命之后,出于其历史价值,经过修复后重新开放,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砖仓库旁边的世界之窗(ワールドポーターズ)是于1999年建成开业的商业中心,目前大约有200多家商店和餐饮店,以及电影院等服务设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世界之窗旁边的交叉路口,有一座行人过街天桥。该桥与世界之窗同时完成,椭圆形的桁架钢梁桥身很有特色,环桥一周225.5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天桥再往前走,就到了前年建成的新港客运码头。该码头是为了缓解附近大栈桥国际客运码头的压力而建的,可以停泊11万吨级的远洋客轮。五层大楼里面除了客运设施外,还有商店和旅馆,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服务中心,名叫"横滨榔头"(ハンマーヘッ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述"横滨榔头"的名字出自这个起重机,是1914年英国建造的悬臂式50吨起重机,目前全世界仅存17台(3台在日本)。因其形状酷似榔头,故名。2007年登录为近代化工业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停泊在新港码头的日本最豪华的客轮"飞鸟2号"。飞鸟2号游轮本来是打算利用黄金周绕日本一周旅行,没想到乘客中查出了一个新冠阳性,只好中止返回,真是让人扫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港码头旁边是一个叫"滨海步道"的商业区,占地面积约7千平方米,于2016年建成开张。该区采用了美国西海岸的特色,突出了开放性的休闲空间,以中轻年人为主要目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滨海步道旁边有一个老车站,这里原来是横滨临港线的车站,后来于1920年正式成为横滨港站,时有高级列车从东京站出发,经横滨站后来此,乘客下车后直接登上泊于码头的客船。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当年的站台经过修复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述横滨临港线的正式名称为东海道本线货物支线(高岛线),其中樱木町至横滨港段于1986年废线。为了充分利用这片空间,经过修整后建成行人专用道于1997年开放,并命名为"火车道"。途中穿过三座铁桥,都是一百多年前修建的。图为其中的一号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从横滨车站经港未来地区到山下码头的长公交车,全长18米,定员113名。在日本,由于道路较窄,几乎没有这样的长公交车,见到了反而感到很新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港未来21这个地名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该工程正式决定后,横滨市政府面向社会公开征募地名。那时,为了表示时髦,往往喜欢用外语起名。于是,诸如Aqua cosmo、cosmo port、seaside town之类的名称倍受瞩目。由荒井真一郎应募的"横滨港未来21"在初选中就落选了,后来经评委柳原良平的推荐才死而复生,最终获得全部九名评委的一致认可,成为了这个地区的正式名称。该名字利用假名的拼接组合,还可以解释为"大家与未来",这样有趣的名称里渗透着东方文明。遗憾的是四十年之后外语名称有增无减,一些人甚至认为"港未来21"这个名字土里土气而避开不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横滨港未来21地区已经诞生了三十年了,而且还在不断地建设和发展之中。它不失为我们理解日本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〇二一年五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