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走进八中校长薛元华的哲科思维课</h3> <h3> 父母是孩子漫漫人生路上最初接触的人,也是第一位导师,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br> 但是为人父母都是第一次,没有去学习,也没有考试认证,直接就上岗了。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相信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途中问题也是接踵而至,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更是让家长们头疼。<br> 有幸今天薛元华校长就给701班的家长们送来了及时雨,主题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哲科思维,围绕着三个问题开始了家校共勉的生动一课:<br> 我们为什么焦虑?<br> 如何做好家长?<br> 怎样提升孩子的成绩?<br><br> </h3> <h3> 一、我们为什么焦虑?<br> 开讲伊始薛校长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班上大部分家长都举起了手,可见焦虑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由此从五个方面为我们深透剖析:<br> 1、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们都是寄予厚望输不起。<br> 2、随着如今网络的加速发展,微信、QQ、朋友圈甚至微博等平台,无一不在传播着各种关于升学、金榜题名的优秀学子、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班以及各种新鲜的教育理念等等,看花了各位家长的眼,在各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中也生怕自家孩子落后于人,输在了起跑线,于是就有了虎妈牛爸们绞尽脑汁地为孩子们选择各种特长班。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圆自己小时候没能实现的梦,强加于孩子身上,俗话说得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被逼迫着学怎能成才,心理上更是备受折磨,导致新闻上经常出现孩子抑郁、自残甚至结束生命的惨剧</h3> <h3>3、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冲突:<br> 父母经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更觉得父母吵架就是自己造成的,让孩子压力过大导致影响孩子身心健康<br>4、期望值过高:<br>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各方面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涉及的领域不一样,作为家长不能过高要求,别人家孩子名列前茅也要求自家孩子要考第一,别人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也一定要孩子达到那个标准,殊不知十个手指还分长短,岂能都一样呢。<br>5、来源于身边朋友同事间的攀比心:<br> 只看见别家孩子的优秀,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薛校长给家长们推荐了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小舍得》,这部剧所反映的问题都是值得父母们反思的<br> </h3> <h3>二、如何做好家长?<br>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薛校长邀请了两位家长,认真倾听了他们的心声:<br> 一位妈妈说培养和教导孩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她将来能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快乐且幸福地生活;另一位爸爸说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好大学,能有好工作……<br> 薛校长非常赞同家长的理念,一句话总结了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就是教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h3> <h3>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常笑、陪伴、交流、尊重、倾听和适度施加影响力:<br> 在孩子面前要常带微笑,不能给他们传播负面情绪,多些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孩子失落沮丧时及时给予安慰和开导,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经常在一起阅读交流沟通,可以相互辩论表达不同的观点,互相学习和进步;青春期的孩子很希望得到尊重,把孩子当朋友一样相处,平起平坐;每晚睡前和孩子聊聊一天的学校生活,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h3> <h3>三、怎样提升孩子成绩?<br> 首先要客观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合理制定目标,以防目标过高打击孩子自信心,从而不断否定自己;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反复抓,着重培养好习惯;合理选择培训班,要看重实效;睡前反思一天的得与失,好的继续坏的丢掉;课堂笔记要认真记录,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不过夜;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经常被表扬的孩子大脑分泌的快乐多巴胺能让孩子产生幸福感;最后一点尤为重要,要与老师达成共识,充分相信老师相互多沟通,相信家校合力的力量!</h3> <h3>讲堂的最后,薛校长给扬帆1班的家长们奉上了一段经典的“台词”😄 <br> 健全的体魄与人格,思辨的头脑与远见;<br> 审美的雅量与情趣,豁达的心胸与态度;<br> 社会的责任与担当!<br> 三个重要:<br>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br>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br> 健康比学习更重要<br>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教会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每一个孩子从此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