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我们淄博一中<div>二十级二班旅游团一行20人</div><div>乘车经过汶川县映秀镇</div> 大家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div>不由自主的想起</div><div>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div><div>眼前的映秀就是地震的中心。</div> 光阴似箭<br><br>时间慢慢愈合了灾难的创伤<br><br>但灾难本身永远铭刻在我们记忆之中<br><br>无法抹去,更不能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br><br>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br><br>此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br><br>374643人受伤<br><br>17923人失踪 望汶川<br>遥望西南万里愁,汶川一震波九州。<br>平地翻起千重浪,废墟一片不见楼。<br>公路阻断桥梁毁,庄随泥沙江中游。<br>砖石之下众生哀,日月同悲泪自流。 人民总理爱人民<br>一身泥土一身雨,一份焦急一份犹。<br>调十万大军来救,三更不眠五更后。<br>他,心急如焚奋不顾身。<br>他,流着泪亲吻着孤儿。<br>他,走遍汶川四地三川。<br>他,拒绝递上来的饼干。<br>他,猛推开包扎的人员。<br> 人民子弟兵<br>解放军意志坚,蹬峻岭攀石岩,<br>山塌地陷滚石乱,更不怕河水拦。<br>解放军英雄胆,生死状立在先,<br>乌云密布看不见,千米高空降落伞。<br> 解放军来救援,抬巨石顶泥板,<br>争分夺秒抢时间,冒余震樑下钻。<br>解放军钢铁汉,用手挖土皮磨烂,<br>一块一块石头搬,防止伤人有危险。 解放军泪满面,救同胞急了眼,<br>就再让我救一个,绝不放弃大声喊。<br>解放军好儿男,抬伤员翻大山,<br>跨险桥越山涧,留下美名天下传。<br> 风在叹,山川震啸万魂断。<br>雨在泣,汽笛哀鸣,喇叭声咽。<br>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同心干。<br>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我们经过了西羌大禹城<div>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的美称,</div><div>据西汉至唐代的文献记载</div><div>大禹的出生地就是在</div><div>汶川石纽山刳儿坪,</div><div>在汶川境内留有大量的大禹遗迹。</div>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缔造者、<div>唐虞王朝盟主的和夏朝的近祖。</div><div>大禹的一生和嵩山脚下的登封的关系十分密切,</div><div>他出生于嵩山,家居于登封,</div><div>他治水于嵩山,建都于登封。</div> 大禹继任崇伯,子承父业,<div>外出治水,十三年间,</div><div>三过家门而不入,</div><div>最后才回到家乡嵩山治水,</div><div>留下了化熊凿轩辕、启母化石、</div><div>照爷石、火烧蛟河、五指岭等神话传说。</div> 当被大地震摧毁的汶川<div>以崭新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时,</div><div>目睹废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迹,</div><div>老同学们无比激动万分!</div> <div>这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奋斗力量。</div><div>地震崩山毁屋,</div><div>却摧不垮灾区人民的斗志。</div><div>这是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div><div>血浓于水,心连着心。</div> 汶川的重生与崛起,<br>彰显了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和制度优势。<br>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脆弱渺小。<br>但基于制度优势形成的“再生能力”,<br>常常迸发出惊人伟力。<br>这种力量,<br>不仅体现在危难前的众志成城、<br>攻坚克难,<br>也体现在危难后的快速恢复、<br>高效运转。 看这汶川博物馆,<div>看这新汶川大酒店,</div><div>看这高高架起的桥梁,</div><div>看这坚固的水坝,这是奇迹!</div><div><br></div> 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div>以不屈的精神,汇聚磅礴力量,</div><div>正向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div><div>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行。</div> 山东淄博一中二十级二班旅游故事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