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夏” 共话成长——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工程”成员送课活动纪实

小华

<p class="ql-block">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p><p class="ql-block"> 伴着初夏的暖风,嗅着初夏的花香,5月10日上午,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工程”组成员一行8人,来到郾城区新店三小开展“立足当‘夏’ 共话成长”送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送教活动中,五位教师分别带来了两节习作课、两节数学课和一节群文阅读课。</p> <p class="ql-block">  魏文静老师的习作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通过“名著中的人物”“班级中的人物”“生活中的人物”三大板块,与学生一起交流这些人物的“外号”,在“为什么”“比如说”的追问中,发现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p> <p class="ql-block">  赵寒西老师的《听音乐写散文诗》是一节教学散文的作文课。老师用优美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富有诗情画意的文段,以及自身丰富而又颇具引导力的语言,把整节课上成了一首灵动的散文诗。</p> <p class="ql-block">  李一航老师的多文本阅读课《反复之美》,引领学生在“回顾课文了解反复、学习新知感受反复、拓展延伸掌握反复”阶梯教学中,领悟反复之美,最后在“唱响国歌”中升华情感。</p> <p class="ql-block">  李艳婷老师的《比万大的计数单位》这节课,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游戏互动中为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胡家豪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在暴露“邻边相乘”和“底乘高”两种典型学情的同时,引发学生碰撞思维,最后实现深刻建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课堂上,明亮的眼眸,灵动的语言,让思想与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间小小的教室在师生互动中被无限伸展。</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后,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就每节课的设计意图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新店中心校曹主任在总结中提出的“唤醒学生不用慌”“教师授课要有超前意识”,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教育机智的肯定,也是对教师教学意识的提醒。</p> <p class="ql-block">  在新店三小为二实小青年教师搭建的平台上,面对不同学生,年轻教师的课堂把控力、教学机智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在教后研讨互动中,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再次深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桃花散尽春已暮,不觉芳菲已入夏。活动虽然结束,但我们的教学研讨将和着夏花的脚步,一起走向更灿烂的明天。</span></p>

教师

教学

老师

学生

反复

新店

郾城

互动

送教

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