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张宏绪老先生

师贤徒良

<p class="ql-block">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们农村人头疼脑热有病找乡村医生、提起乡村医生,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张宏绪老先生,和蔼待人,精医助人的医德,使我难已忘怀。</p> <p class="ql-block">张宏绪(又名张述之)生于1922年5月,于1997年12月去逝,享年75周岁</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在兰州国立初中毕业。在解放前夕当地唯一初中毕业生。初中毕业后在榆中县甘草乡果园小学当教师历时三年。解放后先在定西县称钩释小学任教5年;调入巉口小学任教2年,后又调到定西县玉风小学任教近2年。:随着1958年反右斗争的开始,一、由于家庭成份划为地主,二、由于在当时是有文化知识的人被错划右派,下放回家务农。</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老先生博古通今、文学造意很深,在乡间民俗事情中根据具体事迹随口编写对联,祭文等。他讲过一个关于上初中老师出的对联故事。上联〝莺鸽的猫色鹿“、让同学们对出下联。自己对出下联蛤蟆兔子鰲。老师给他很高的评价。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副对联记忆犹新。老先生在巉口小学在当地较有影响的学生吕守和、麻润荣、朱连级等都很崇拜老师的知识渊博和谦和待人的师道。由于被回家务农,再也没有施展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先生的书法很有功夫,我见到的有隶.楷行.草.从老家墙上拍到一点墨迹:隶书对联。</p> <p class="ql-block">书法结构端庄严谨,用笔刚劲有力,笔墨饱满,笔画伸展遵循古人的规矩,宛转流美,劲健多姿。</p> <p class="ql-block">到1960年由于甘肃出现大灾荒被饿死病死的人较多,特别是在农村更是缺医少药,有病无处看。张宏绪先生的祖辈几代都是医生。下放回家后由于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跟随父亲看过医学书籍,在父亲的口授心传,耳提面命下为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懂得不少医学技能。在当地人的推荐下,政府组织在定西县集中培训。成为定西县巉口公社联星大队十三个生产队近2000多人口的唯一乡村医生(当地人称医生为先生),擅长中医内科学,以望闻问切诊断,多运用汤剂调理各类病症。结合西医,针炙。用现在讲就是全科大夫。到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报导“赤脚医生”后,联星大队增至三名赤脚医生。</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母亲有病腹疼不至,到晚上九点不见好转,我手拿一条棍子出门打探老先生在那里,折腾一小时才听到下午己去堡子湾看病。我在黑夜里走了一小时听说老先生下午八点从堡子湾去庄过坪,我在漆的夜里追赶到庄过坪己晚上十一点多。老先生休息不到一个小时,听到我斯哑的声音,看着我紧张神态,问了病情。哎了一声,翻身起坑,拿上药箱又上路程,到家己临晨四时。通过吃药,针炙母亲疼痛减緩,慢慢病愈。这件事己过40多年,使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那年代不管刮风下雨、还里大雪纷飞,路途多难走,只要有人找老先生看病。从不推辞,立刻出发。每天至少五六人找老先生步行去农家看病。一天走六七公里的路是正常情况。是人间真正的赤脚大仙。精医德高,敬业助人,救死扶伤,医术深受联星及周边广大群众好评!</p><p class="ql-block"> 张宏绪老先生儿子张显珑子承父业,他还在家乡从医路上奔忙着。</p><p class="ql-block"> 用我曾经学生刘龙的赞美诗作为本文的结尾:</p><p class="ql-block">白衣天使赤脚医,特殊时期光荣职。</p><p class="ql-block">医疗药器一箱提,奔走乡间医病急。</p><p class="ql-block">急人所急半夜起,天阴下雨两腿泥。</p><p class="ql-block">不用监管不图利,救死扶伤烙心里。</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德不易,仁心医者赤脚医。</p><p class="ql-block"> 张品贤 写于2021.5.10</p><p class="ql-block"><br></p>